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美善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8177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剂,其处方:大黄6-20g、蒲黄6-18g、丹皮7-15g、王不留行7-20g、香附10-25g、生地黄7-25g、白芍10-15g、麦冬10-25g、黄芪20-40g、陈皮15-30g、白蔹10-25g、白及8-25g、赤小豆15-30g、蒲公英15-50g、皂角刺6-10g、甘草6-15g,浸泡、煎煮、浓缩、制成颗粒。其制方原理,以内经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宗旨,即以恢复“生理功能”为治疗机理,所以见效快,疗程短;对多种疮疡、炎症、外伤有明显疗效,更适应感染类诸症,尤其善治溃疡症及脓性炎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外伤感染及脏器、组织溃疡的中 药制剂,尤其是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传统中医药中有许多方剂用于医治外伤感染及脏器、组织渍疡,这 些方剂一般为验方。已公开的专利申请也有多项涉及相关
,如 中国专利申请97100244.4 , 一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药物,以鲜猪肾、 生地黄、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牛膝、车前子、木通、瞿麦、滑 石、栀子、甘草稍、大黄、白茅根、血余炭、蒲黄、石苇、海金砂、金 钱草、芒硝制备而成的口服药物,可用于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 胱结石、尿路结石及前列腺肥大、炎症引起的尿闭尿痛等病症。 93118845. 8 —种妇科用于调经止血消炎的药物,公开一种以大黄、阿胶、 丹皮、生蒲黄、黄芪、仙鹤草和以大黄、阿胶、丹参、补骨脂、淫羊藿, 山萸肉或五味子、枸杞子等中草药配制而成的在妇科临床中用于止血、 调经、消炎,特别是用于治疗宫腔中置节育器后引起的月经紊乱疾病的 内服药物,以及这种药物的制做方法。02131478.0 —种治疗胃溃疡、胃 炎中药粉末结合西药及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治疗胃溃疡、胃炎中药粉 末结合西药及制备方法抗胃溃疡、胃炎中药粉末原料由炒白术、炒蒺 藜、元胡、枳实构成。制备方法半上药共同粉碎细末备用即可。抗溃疡出血药原料由生大黄、三七、白及、生地黄构成。制备方法将上药 共同粉碎细末备用即可。西药由庆大霉素、维丁胶性转、链霉素、痢特 灵组成。本专利技术抗胃溃疡、胃炎、溃疡出血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治疗, 它具有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胃动力,助消化,采用中西药结合,标本兼施,主要治疗胃溃汤、胃炎、溃疡出血的有效良药。01121398.1治疗十 二指肠胃溃疡的药物,涉及一种治疗十二指肠胃溃疡的药物,主要含有 以下成份的药物当归6 12份,白芍药6 12份,党参15 20份,白 术6 15份,茯苓6 12份,半下5 10份,陈皮5 10份,枳石4 7 份,元胡5 14份,大黄6 12份,白芨3 6份,三七3 9份,乌贼6 12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加工配制方法简单、原料易得、见效快、 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02153097. 1溃疡膏,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的 溃疡膏,选用大黄、牛黄、冰片、细辛、甘草、乌梅、生石膏、金银花 共9种中药原料按一定比例采用中药煎膏制作工艺制成。01139739. X胃 十二指肠溃疡治疗药物,涉及一种胃十二指肠溃疡药物的配比及相关的 制作工艺。该配方中由两类药物混合物组成。A类是由三七、吴茱萸、白 术、炙大黄、大贝母、山药配比组成的混合物经粉碎成80-100目粒度的 药物;B类是由黄芪、黄连、乌药、白芍、海螵蛸、砂仁配比成的药物用 水煎煮萃取有效成分,经浓縮烘干制成80-100目固留物细粉,混合后药 物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明显疗效和治愈率。02138008.2治疗胃炎、胃、 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功能全、疗效好、治愈率 高、持效长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胃炎、胃、十二指肠渍疡的药物及其 制备方法。该药物以三七参、黄连、白芨、延胡索、大黄、瓦楞子、海螵蛸为原料按比例混合制成散剂,经ll(TC高温30分钟灭菌消毒后制成 各种剂型。200710019449.2 —种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结肠溶胶 囊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中药结肠溶胶囊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 该胶囊由二组药物组成,第一组是临床上合理用量的珍珠、青黛、血竭、 冰片、赤石脂、枯矾、马勃、硼砂、人工牛黄、朴硝、禹余粮其中的一 种或几种直接粉碎后所得到的药粉A;第二组是临床上合理用量的黄柏、 黄连、地榆、白头翁、五倍子、生甘草、干姜、木香、浙贝母、紫草、 大黄、乌梅、诃子、苦参、白及、赤芍、侧柏叶、秦皮、马齿苋其中的 一种或几种经提取、浓縮、干燥、粉碎后所得到的药粉B。将以上A和B 两部分合并,加适量辅料,混合均匀,装入结肠溶胶囊中。随着现代医药科技的发展,现实需要参考传通中医药理论,对传统 方剂进行筛选,进行多种配伍正交试验,以先进的提取及制备技术加工 处理,并经过药理、病理和毒性试验,经过一系列严格科学试验、检测 后对方剂定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经过药理、病理和毒性试验,能够治 疗多种疮疡、疡肿、炎症、外伤的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以处方大黄6-20g、蒲黄6-18g、丹皮7-15g、 王不留行7-20g、香附10-25g、生地黄7-25g、白芍10-15g、麦冬10-25g、 黄芪20-40g、陈皮15-30g、白蔹10-25g、白及8-25g、赤小豆15-30g、蒲 公英15-50g、皂角刺6-10g、甘草6-15g,浸泡、煎煮、浓縮、烘干制成 颗粒。本专利技术以恢复失常的生理功能为治疗机理,所以病愈而正气即恢复,不须再行调养身体或祛余邪;见效快,疗程短;对多种疮疡、炎症、外伤有明确疗效。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以处方大黄6-20g、 蒲黄6-18g、 丹皮7-15g、王不 留行7-20g、香附10-25g、生地黄7-25g、白芍10-15g、麦冬10-25g、黄 芪20-40g、陈皮15-30g、白蔹10-25g、白及8-25g、赤小豆15-30g、蒲 公英15-50g、皂角刺6-10g、甘草6-15g。 其中,王不留行炒制,香附醋炙。将生药饮片洗净、浸泡1小时,用隔层蒸气罐煎煮水提三次,每次1 小时,共3小时;大黄煎煮1小时;其中麦冬、蒲黄、陈皮为醇提,两 次,每次1.5小时,共3小时;之后将两种药液混合用蒸气将其浓縮至膏 状剂。将上述膏状剂再用蒸气烘干箱烘干后粉碎过120目筛,制成药粉。 再将上述药粉拌入150%的辅料,制成颗粒装袋。 上述辅料为乳糖。颗粒每袋6g装袋。本实施例应用于成人每日3次,每次l-2袋,儿童酌减,孕妇忌服。 本实施例为通治多种疮疡、炎症、外伤之剂。本药立方宗旨法 于《内经》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经义即充沛的正气能防诸 病而复能祛诸邪,此即奠定了本药多病通治的理论基础。盖正气乃 生命赖以生存的生理功能,故疾病为生理功能失常的现象。所以本 方药以恢复失常的生理功能为治疗之大法。隨之以是否已促成气血相辅周流为生理功能是否已恢复的验证,因为气血相辅周流是生 理功能健运的现象,即是病痊的象征。治疗大法既已成立,即随大法之所需而行治疗之诸法。疱疡等三症, 皆因气血相滞而致,而气血相滞同时导致脏腑郁而功能紊乱。治疗首施 活血化瘀及平冲降逆之法,以解气血相滞之生理功能失常。即借活 血化瘀之势,以行消炎、排脓、生肌、敛疮之法。再用强心之法, 以启发五行相生相克(制)之规律一一心强能制肺而肺行宣降,肺宣降则能制肝而肝行疏泄……以此类推而重振诸脏腑功能;同时用滋阴稀释 血液之法,以助活血化瘀走捷径;再用化浊行气之法,以助活血化瘀之 势更加活跃;同时辅以清热解毒杀菌,开结、溃坚以治疮疡之标。诸法 并行,皆为恢复生理功能之用,即促使气血相辅周流之法,因为气 血相辅周流是生理功能健运的现象,亦病痊的象征。经过药理、药效实验研究,本实施例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 用,其稀释度为1:64时菌落计数为4. 40X 105CFU/ml, MIC为3. 25mg/ml; 其稀释度为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处方:大黄6-20g、蒲黄6-18g、丹皮7-15g、王不留行7-20g、香附10-25g、生地黄7-25g、白芍10-15g、麦冬10-25g、黄芪20-40g、陈皮15-30g、白蔹10-25g、白及8-25g、赤小豆15-30g、蒲公英15-50g、皂角刺6-10g、甘草6-15g,浸泡、煎煮、浓缩、烘干制成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处方大黄6-20g、蒲黄6-18g、丹皮7-15g、王不留行7-20g、香附10-25g、生地黄7-25g、白芍10-15g、麦冬10-25g、黄芪20-40g、陈皮15-30g、白蔹10-25g、白及8-25g、赤小豆15-30g、蒲公英15-50g、皂角刺6-10g、甘草6-15g,浸泡、煎煮、浓缩、烘干制成颗粒。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 剂,其特征在于,王不留行炒制,香附醋炙。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多种疮疡、炎症、外伤的中药制 剂,其特征在于,将制成颗粒洗净、浸泡1小时,用隔层蒸气罐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美善
申请(专利权)人:徐美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