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外伤出血的外用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808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外伤出血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12-15、延胡索5-7、制乳香2-4、续断5-8、藕节3-4、合欢皮10-12、虎杖3-4、羌活2-4、石菖蒲5-6、徐长卿3-5、桑寄生1-2、元胡5-8、茺蔚子3-4、雪上一枝蒿2-4、白芷1-3、丁公藤4-5、穿山龙6-8、炙甘草10-15、蒲葵叶2-3、三尖杉根1-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托毒生肌、散瘀止痛、止血散血、消肿止痛的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外伤出血具有很好的疗效,其见效快、疗效显著、使用方便、治愈率高,且无副作用,能及时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外伤出血的外用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外伤出血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外科门诊经常会遇到感染性外伤,如流脓的伤口、慢性感染性窦道、缝合切口感染裂开、褥疮、外伤未及时清创缝合伤口感染等等;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用于治疗跌打肿痛的药品为跌打损伤胶囊和跌打损伤片,这两种药物都是内服,不能直达病灶,见效缓慢;这两种药物的功效都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对于外伤出血没有止血及促进愈合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外伤出血的外用中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外伤出血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12-15、延胡索5-7、制乳香2-4、续断5-8、藕节3-4、合欢皮10-12、虎杖3_4、羌活2_4、石菖蒲5_6、徐长卿3_5、桑寄生1-2、元胡5-8、茺蔚子3-4、雪上一枝蒿2-4、白芷1_3、丁公藤4_5、穿山龙6_8、炙甘草10-15、蒲葵叶2-3、三尖杉根1-2。治疗外伤出血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14、延胡索6、制乳香3、续断6、藕节3.5、合欢皮11、虎杖3.5、羌活3、石菖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外伤出血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黄芪12‑15、延胡索5‑7、制乳香2‑4、续断5‑8、藕节3‑4、合欢皮10‑12、虎杖3‑4、羌活2‑4、石菖蒲5‑6、徐长卿3‑5、桑寄生1‑2、元胡5‑8、茺蔚子3‑4、雪上一枝蒿2‑4、白芷1‑3、丁公藤4‑5、穿山龙6‑8、炙甘草10‑15、蒲葵叶2‑3、三尖杉根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良清
申请(专利权)人: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