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57835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如下:(1)在有机溶剂1中,式(Ⅳ)所示的甲酸(酯)与式(Ⅴ)所示的乙酸(酯),在碱金属或碱金属氢化物存在下,进行羟醛缩合反应生成式(Ⅱ)所示的碱金属盐;(2)步骤(1)所得碱金属盐与铵盐在有机溶剂2中,进行胺取代及消除反应得到式(Ⅰ)所示的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反应简单,操作方便;采用廉价易得的甲酸(酯)与乙酸(酯)作为原料,避免使用昂贵的丙炔酸(酯),降低了成本;避免使用重金属铬,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是合成加替沙星、环丙沙星、斯帕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关键中间体。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临床效果好,已成为第一大抗菌用药。现有的报道合成喹诺酮主环化合物最经济、环保的方法是将关键中间体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与邻卤芳酰氯进行偶联,再经环合而得。而目前文献报道合成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的方法是以丙炔酸(酯)和环丙胺进行加成反应制得,反应式如下 该方法中丙炔酸(酯)一般都采用丙炔醇氧化而后酯化得到,不仅成本高而且使用了重金属铬造成大量的氧化废料,因此上述方法至今没有广泛应用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即是为了提供一种成本低、工艺合理、安全稳定、三废排放量少的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为达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式(I)所示的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1)在有机溶剂1中,式(IV)所示的甲酸(酯)与式(V)所示的乙酸(酯),在碱金属或碱金属氢化物存在下,进行羟醛缩合反应生成式(II)所示的碱金属盐;(2)步骤(1)所得碱金属盐与式(III)所示的铵盐在有机溶剂2中,进行胺取代及消除反应得到式(I)所示的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 式(I)、(II)、(III)、(IV)中R1、R2各自独立为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H;X为无机酸或有机酸的阴离子,所述无机酸或有机酸为下列之一HF,HCl,HBr,H2SO4,HNO3,H3PO4,H2CO3,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氟乙酸,甲磺酸,苯磺酸,甲苯磺酸;Me为下列之一Li,Na,K,Rb,Cs;所述有机溶剂1为常见的适用于羟醛缩合反应的有机溶剂,可为下列之一1)苯,2)烷基苯,3)脂环烃,4)烃,5)醚;所述有机溶剂2为常见的适用于胺取代及消除反应的有机溶剂,可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1)苯,2)烷基苯,3)卤代苯,4)烷基卤代苯,5)脂环烃,6)卤代烃,7)烷烃,8)醇;9)酯;10)醚;11)酮;12)羧酸衍生物类极性溶剂,如酰胺(如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腈(如乙腈)等;13)含硫化合物类极性溶剂,如二甲基亚砜等。具体的,所述有机溶剂1为下列之一1)苯,2)苯环上有1~3个的1~4个碳原子取代基的烷基苯,3)环上有0~2个1~4个碳原子、开环的、饱和或不饱和烃取代基的五~七元环脂环烃,4)C5~C18的烷烃,5)C3~C18的醚。具体的,所述有机溶剂2为下列之一1)苯,2)苯环上有1~3个的1~4个碳原子取代基的烷基苯,3)苯环上有1~2个卤原子取代基的卤代苯,4)苯环上有1~2个的1~4个碳原子取代基和1~2个卤原子取代基的烷基卤代苯,5)环上有0~2个1~4个碳原子、开环的、饱和或不饱和烃取代基的五~七元环脂环烃,6)C1~C10的卤代烃,7)C5~C18的烷烃;8)C1~C12的醇;9)C2~C8的酯;10)C3~C18的醚;11)C3~C8的酮。优选的,有机溶剂2为下列之一CH2Cl2、CHCl3、CCl4,戊烷、己烷、庚烷,甲醇、乙醇、异丙醇、环己醇、丁二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异丙醚、四氢呋喃、乙醚,丙酮、丁酮、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腈。所述步骤(1)中碱金属或碱金属氢化物、甲酸(酯)、乙酸(酯)、有机溶剂1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0.8~1.6∶2~8,优选为1∶1.2~1.8∶1~1.3∶3~6。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10~50℃,优选为20~30℃.所述步骤(2)中碱金属盐、铵盐、有机溶剂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7~1.5∶3~10,优选为1∶1~1.3∶4~8。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10~180℃,优选为60~180℃。反应可在回流或回流分水条件下进行,也可以不回流。所述方法如下(1)在有机溶剂1中,式(IV)所示的甲酸(酯)与式(V)所示的乙酸(酯),在碱金属或碱金属氢化物存在下,于20~30℃下进行羟醛缩合反应生成式(II)所示的碱金属盐;所述碱金属或碱金属氢化物、甲酸(酯)、乙酸(酯)、有机溶剂1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1.8∶1~1.3∶3~6;(2)步骤(1)所得碱金属盐与式(III)所示的铵盐在有机溶剂2中,于60~180℃下反应1~8小时,得到式(I)所示的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所述碱金属盐、铵盐、有机溶剂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3∶4~8; 式(I)、(II)、(III)、(IV)中R1、R2各自独立为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H;X为无机酸的阴离子,所述无机酸为H2SO4,Me为Na或K;有机溶剂1为下列之一①乙醚、②异丙醚;有机溶剂2为下列之一①石油醚、②异丙醚、③乙酸乙酯、④苯。以β-环丙胺基丙烯酸乙酯为例,所述方法如下(1)25~30℃下,在无水乙醚中加入金属钠,再将甲酸乙酯与乙酸乙酯混匀后缓慢滴加到乙醚中静置反应,直至金属钠完全消失,反应结束,过滤得甲酰基乙酸乙酯钠盐;所述金属钠、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与乙醚的物质的量之为1∶1.6∶1.1∶5;(2)将环丙胺硫酸盐投入到装有异丙醚的反应瓶中,升温搅拌至回流,再将步骤(1)所得甲酰基乙酸乙酯钠盐溶于异丙醚制得的悬浊液滴加到反应液中,回流反应5小时,停止反应,冷却,滤除固体盐,母液常压蒸除溶剂,再减压蒸馏得β-环丙胺基丙烯酸乙酯;所述甲酰基乙酸乙酯钠盐、环丙胺硫酸盐与异丙醚物质的量之比为1∶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的可能的原理如下 本专利技术所述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反应简单,操作方便;2)、采用廉价易得的甲酸(酯)与乙酸(酯)作为原料,避免使用昂贵的丙炔酸(酯),降低了成本;3)、避免使用重金属铬,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将2.30g金属钠压成钠丝置于反应瓶中,加入50ml无水乙醚,控制反应液温度为25℃左右,将11.8g甲酸乙酯与8.2g乙酸甲酯的混合液从恒压滴液漏斗中缓慢滴加到反应瓶中,静置反应,开始反应速度较慢,当反应一段时间后开始加速,同时有大量气泡放出,当金属钠完全消失,反应结束,过滤得11.6g甲酰基乙酸甲酯钠盐,收率93.5%。实施例2将2.30g金属钠压成钠丝置于反应瓶中,加入45ml异丙醚,再将11.8g甲酸乙酯与9.7g乙酸乙酯混匀后,从恒压滴液漏斗中缓慢滴加到反应瓶中,控制反应液温度在30℃左右,开始反应速度较慢,当反应一段时间后开始加速,同时有大量气泡放出,当金属钠完全消失,反应结束,过滤制得甲酰基乙酸乙酯钠盐12.7g,收率92.0%。实施例3将15.5g环丙胺硫酸盐投入到装有30ml石油醚(60~90℃)(杭州盛利化工有限公司产品)的反应瓶中,升温搅拌至回流,再把13.8g甲酰基乙酸乙酯钠盐和50ml石油醚(60~90℃)混合的悬浊液缓慢滴加到反应液中,约1.5小时滴加完,反应4.5小时后反应完,停止反应,冷却,滤除固体盐,母液常压蒸馏除低沸物和大部分溶剂,再减压蒸馏,收集到64~6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式(Ⅰ)所示的β-环丙胺基丙烯酸或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1)在有机溶剂1中,式(Ⅳ)所示的甲酸或甲酸酯与式(Ⅴ)所示的乙酸或乙酸酯,在碱金属或碱金属氢化物存在下,进行羟醛缩合反应生成式(Ⅱ)所示的碱金属盐;(2)步骤(1)所得碱金属盐与式(Ⅲ)所示的铵盐在有机溶剂2中,进行胺取代及消除反应得到式(Ⅰ)所示的β-环丙胺基丙烯酸或β-环丙胺基丙烯酸酯;***式(Ⅰ)、(Ⅱ)、(Ⅲ)、(Ⅳ)中:R↓[1]、R↓[2]各自独立为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H;X为无机酸或有机酸的阴离子,所述无机酸或有机酸为下列之一:HF,HCl,HBr,H↓[2]SO↓[4],HNO↓[3],H↓[3]PO↓[4],H↓[2]CO↓[3],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氟乙酸,甲磺酸,苯磺酸,甲苯磺酸;Me为下列之一:Li,Na,K,Rb,Cs;所述有机溶剂1为下列之一:1)苯,2)烷基苯,3)脂环烃,4)烃,5)醚;所述有机溶剂2为下列之一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1)苯,2)烷基苯,3)卤代苯,4)烷基卤代苯,5)脂环烃,6)卤代烃,7)烷烃,8)醇;9)酯;10)醚;11)酮;12)羧酸衍生物类极性溶剂;13)含硫化合物类极性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鹏飞顾海宁张习坤汪劲松李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学院浙江大学杭州广林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