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5510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过滤器,包括壳体、上盖、下盖,在上盖的上部设置减速机,壳体包括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之间由环形隔板隔开。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排污管,在壳体的内部设置单滤管过滤芯,在壳体下部一侧设置污水入口管,在污水入口管上设置污水压力传感器。在壳体上部另一侧设置净水出口管,在净水出口管上设置净水压力传感器,在壳体的中间部位设置差压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输入压差信号控制电动阀门以达到对过滤器进行自动清洗的目的,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应用广泛,可实现对任何水质的水源进行预过滤处理。(*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过滤器,具体涉及一种单滤管的具有自动清洗 功能的过滤器。技术背景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年占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4,全国每年缺水近400亿立方米,耕地每年因旱减产粮食280多亿 公斤,全国660多座城市中大约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城市、工业年缺 水近60亿立方米,因此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已经是当务之急。目前国内外废水的再生利用普遍采用过滤与分离设备。传统的过滤 设备在其过滤滤芯堵塞后必须拆掉滤芯进行清洗或者更换新滤芯,造成 整个系统停机、停产。这样既浪费人力、物力、又影响后续工作的正常 进行,不能满足工业生产连续性的要求,而且排污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清洗的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过滤器。本技术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过滤器,包括壳 体、上盖、下盖,在上盖的上部设置减速机,壳体包括上腔和下腔,上 腔和下腔之间由环形隔板隔开。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排污管,排污管与减 速机连接,在壳体的内部设置单滤管过滤芯,上腔与单滤管过滤芯的外 壁连通,下腔与单滤管过滤芯的内壁连通。在壳体下部一侧设置污水入口管,在污水入口管上设置污水压力传 感器。在壳体上部另一侧设置净水出口管,在净水出口管上设置净水压 力传感器,在壳体的中间部位设置差压控制器。排污管包括芯轴、圆管和吸汲扁管,芯轴和减速机的轴连接,芯轴 的下端和圆管的上端连接,圆管和吸汲扁管连通。在圆管上分别设置多个互相之间具有一定间隔的对称的吸汲扁管。 在吸汲扁管端部形成多个吸觜,在吸汲扁管的一侧设置调整座, 在调整座上设置刷子,在吸汲扁管和调整座之间设置垫板和螺栓。本技术的优点是应用输入压差信号控制电动阀门以达到对过 滤器进行自动清洗的目的,可实现对过滤器的自动、彻底清洗,操作简3单、维护方便,应用广泛,可实现对任何水质的水源进行预过滤处理。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过滤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技术排污管的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排污管的结构俯视图。^中1壳体2 上盖3下盖4 减速机5排污管6上腔7下腔8环形隔板9差压控制器10单滤管过滤芯11污水入口管12污水压力传感器13净水出口管14净水压力传感器15电动蝶阀16污水出口弯管17支撑腿18芯轴19圆管20吸汲扁管21固定环22吸觜23调整座24刷子25垫板2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过滤器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过滤器,包括壳 体1,在壳体1上端连接上盖2,在壳体1下端连接下盖3,在上盖2 的上部设置减速机4,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排污管5,减速机4与排污 管5连接。壳体1包括上腔6和下腔7,上腔6和下腔7之间由环形隔 板8隔开。环形隔板8的外圆和壳体1的内壁连接,环形隔板8的内圆 和单滤管过滤芯10的外圆紧密接触。在壳体1的中间部位设置差压控 制器9。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单滤管过滤芯10,在壳体1下部一侧设置污 水入口管11,在污水入口 11管上设置污水压力传感器12。在壳体1上 部另一侧设置净水出口管13,在净水出口管13上设置净水压力传感器 14。上腔6与单滤管过滤芯10的外壁连通,下腔7与单滤管过滤芯10 的内壁连通。在下盖3下分别设置污水出口弯管16和支撑腿17,在污 水出口弯管16上设置电动蝶阀15。排污管5包括芯轴18、圆管19和吸汲扁管20。芯轴18和减速机 4的轴连接,芯轴18的下端和圆管19的上端连接,在圆管19上分别 设置多个上下之间具有一定间隔的、并且以圆管19为轴、互相对称的 吸汲扁管20,本技术的吸汲扁管20为四个,吸汲扁管20与圆管 19连通。在圆管19的下部设置固定环21。在吸汲扁管20上形成多个吸觜22,本技术为四个,在吸汲扁 管20的一侧设置调整座23,在调整座23上设置刷子24,在吸汲扁管 20和调整座23之间设置垫板25和螺栓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正常工作状态为了方便排污的顺利进行,在设计上采用了所处理污水介质相对单滤管过滤芯10 "内进外出"的流向,即污水从滤芯的内部流入,通过滤芯的过滤,净水从滤芯的外部流出。壳体内部用隔板 分成上下两腔,上腔与单滤管过滤芯的外壁连通,下腔与单滤管过滤芯的内壁连通;含杂质的污水经下腔的污水入口流入壳体的下腔,经单滤 管过滤芯的入口穿过滤芯迸行过滤,过滤后的净水流入上腔,经净水出 口流出。排污工作状态在污水入口设置污水压力传感器(设污水入口的压力为Pl),在净水出口设置净水压力传感器(设净水处口的压力为P2)。当污水中的杂质阻塞在单滤管过滤芯内壁上时将导致污水入口与净水出口压差上升,当压差AP二P1-P2达到设定值时,压力传感器向差压控 制器发出电信号启动排污过程,差压控制器输出信号打开电动蝶阀、并 启动减速机,排污管在减速机带动下旋转;由于排污管与大气连通, P2(净水腔压力)〉P0(大气压),在排污管上的吸嘴附近产生了一个低压 区,由于低压内吸作用,过滤后的净水在P2压力作用下,穿过单滤管 过滤芯并夹带被它冲下的滤芯缝隙中的渣滓,进入排污管流出罐外。过滤前的水在压力Pl作用下通过排污管上的吸嘴与滤芯的内壁之 间的径向间隙被吸入排污管内,靠水流的内吸冲刷作用将被阻滞在滤芯 内壁上的固体颗粒滤饼冲垮并被水流带入排污管流出罐外。随着清洗的 进行压差会下降,当压差降低至设定值以下时,电动蝶阀关闭,减速机 同时停止旋转,排污过程结束。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过滤器,包括壳体(1)、上盖(2)、下盖(3),在上盖(2)的上部设置减速机(4),壳体(1)包括上腔(6)和下腔(7),上腔(6)和下腔(7)之间由环形隔板(8)隔开,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排污管(5),排污管(5)与减速机(4)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单滤管过滤芯(10),上腔(6)与单滤管过滤芯(10)的外壁连通,下腔(7)与单滤管过滤芯(10)的内壁连通,在壳体(1)下部一侧设置污水入口管(11),在污水入口(11)管上设置污水压力传感器(12),在壳体(1)上部另一侧设置净水出口管(13),在净水出口管(13)上设置净水压力传感器(14),在壳体(1)的中间部位设置差压控制器(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过滤器,其特征在 于排污管(5)包拮芯轴(18)、圆管(19)和吸汲扁管(20),芯 轴(18)和减速机(4)的轴连接,芯轴(18)的下端和圆管(19)的 上端连接,圆管(19)和吸汲扁管(20)连通。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过滤器,其特征在 于在圆管(19)上分别设置多个互相之间具有一定间隔的对称的吸汲 扁管(20)。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过滤器,其特征在 于在吸汲扁管(20)端部形成多个吸觜(22),在吸汲扁管(20)的 一侧设置调整座(23),在调整座(23)上设置刷子(24),在吸汲扁 管(20)和调整座(23)之间设置垫板(25)和螺栓(2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过滤器,包括壳体、上盖、下盖,在上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过滤器,包括壳体(1)、上盖(2)、下盖(3),在上盖(2)的上部设置减速机(4),壳体(1)包括上腔(6)和下腔(7),上腔(6)和下腔(7)之间由环形隔板(8)隔开,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排污管(5),排污管(5)与减速机(4)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单滤管过滤芯(10),上腔(6)与单滤管过滤芯(10)的外壁连通,下腔(7)与单滤管过滤芯(10)的内壁连通,在壳体(1)下部一侧设置污水入口管(11),在污水入口(11)管上设置污水压力传感器(12),在壳体(1)上部另一侧设置净水出口管(13),在净水出口管(13)上设置净水压力传感器(14),在壳体(1)的中间部位设置差压控制器(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立津何美悦胡晓娟凌文张凯刘明亚孟宪雄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华核新技术开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