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尚平专利>正文

压水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41453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压水发动机,涉及一种发动机。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水受热膨胀产生的压力来产生动力的压水发动机。技术方案为:水平设置于船体尾部的下端,且位于船体空载时吃水线之下,包括加热装置、绝热层、喷水孔、烟囱和至少一根压水管,其中绝热层形成一个下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压水管平行分布于中空结构中且压水管靠近船体尾部的一端与绝热层的侧壁固定连接,喷水孔贯穿压水管靠近船体尾部的一端壁和绝热层将压水管内部和外部水流连通,喷水孔至少为两个,且在竖直方向上排列,对称分布于压水管中心轴线的上下,烟囱贯穿绝热层上部将绝热层的内部与外部空气连通,绝热层的中空结构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主要应用于为船舶提供动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上用的压水发动机
技术介绍
现有船舶中的发动机大都是应用活塞驱动机构发动,或者是利用电力 驱动,这样的驱动方式需要大量的动力,而且需要大量的其他设备进行搭 配方能起到作用,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将水的受热膨胀应用于动力驱动的技 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水受热膨胀产生的压力来产生动力 的压水发动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压水发动机,水平设 置于船体尾部的下端,且位于船体空载时吃水线之下,包括加热装置、绝 热层、喷水孔、烟囱和至少一根压水管,其中绝热层形成一个下部开口的 中空结构,压水管平行分布于中空结构中且压水管靠近船体尾部的一端与 绝热层的侧壁固定连接,喷水孔贯穿压水管靠近船体尾部的一端壁和绝热 层将压水管内部和外部水流连通,喷水孔至少为两个,且在竖直方向上排 列,对称分布于压水管中心轴线的上下,烟囱贯穿绝热层上部将绝热层的 内部与外部空气连通,绝热层的中空结构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喷水孔上连接有一段喷水管且喷水管垂直于压水管端壁。所述每个喷水孔的面积为压水管端壁面积的1/60——1/120。绝热层形成的中空结构为圆柱体结构,且喷水孔为圆形。 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水面以下且与外部的水流连通, 所以不存在水源不够的情况出现,充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当水进入压水 管后,压水管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快速加热,使压水管内的压力增高,从 而将热水从尾部的喷水孔剧烈喷出,在水喷出的同时将会对船体产生一个 向前的推动力从而推动船体前进,当压水管内的水喷射完后,压水管内将 形成一部分真空,于是外部的水又快速的回流到压水管内,加热后继续喷 出,以此推动船体不断的向前,喷水管的设置更是使得在水喷出的时候形 成的动力能最大化的得到利用,喷水孔的大小的设置则直接关系到水喷射3的力度大小和喷射的频率;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压水管, 为船体的前进提供不间断的动力。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了 水的受热膨胀产生压力提供动力驱动,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将本技术 与外部的水流连通,使得资源的利用非常充足,且本技术只需要提供 加热装置,其内部根本不需要进行维修,所需人力大大减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l是船体2是加热装置3是绝热层 4是喷水孔 5是烟囱6是压水管7是喷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压水发动机,水平设置于船体1尾部的下端,且位于船 体l空载时吃水线之下,包括加热装置2、绝热层3、喷水孔4、烟囱5和 至少一根压水管6,其中绝热层3形成一个下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压水管6 平行分布于中空结构中且压水管6靠近船体1尾部的一端与绝热层3的侧 壁固定连接,喷水孔4贯穿压水管6靠近船体1尾部的一端壁和绝热层3 且将压水管6内部和外部水流连通,喷水孔4至少为两个,且在竖直方向 上排列,对称分布于压水管6中心轴线的上下,烟囱5贯穿绝热层3上部 将绝热层3的内部与外部空气连通,绝热层3的中空结构的下方设置有加 热装置2。所述喷水孔4上连接有一段喷水管7且喷水管7垂直于压水管6端壁。 所述每个喷水孔4的面积为压水管6端壁面积的1/60——1/120。 绝热层3形成的中空结构为圆柱体结构,且喷水孔4为圆形。权利要求1、压水发动机,水平设置于船体(1)尾部的下端,且位于船体(1)空载时吃水线之下,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2)、绝热层(3)、喷水孔(4)、烟囱(5)和至少一根压水管(6),其中绝热层(3)形成一个下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压水管(6)平行分布于中空结构中且压水管(6)靠近船体(1)尾部的一端与绝热层(3)的侧壁固定连接,喷水孔(4)贯穿压水管(6)靠近船体(1)尾部的一端壁和绝热层(3)且将压水管(6)内部和外部水流连通,喷水孔(4)至少为两个,且在竖直方向上排列,对称分布于压水管(6)中心轴线的上下,烟囱(5)贯穿绝热层(3)上部将绝热层(3)的内部与外部空气连通,绝热层(3)的中空结构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水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4)上连 接有一段喷水管(7)且喷水管(7)垂直于压水管(6)端壁。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水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喷水孔(4)的面积为压水管(6)端壁面积的1/60——1/120。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水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绝热层(3)形成的中 空结构为圆柱体结构,且喷水孔(4)为圆形。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压水发动机,涉及一种发动机。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水受热膨胀产生的压力来产生动力的压水发动机。技术方案为水平设置于船体尾部的下端,且位于船体空载时吃水线之下,包括加热装置、绝热层、喷水孔、烟囱和至少一根压水管,其中绝热层形成一个下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压水管平行分布于中空结构中且压水管靠近船体尾部的一端与绝热层的侧壁固定连接,喷水孔贯穿压水管靠近船体尾部的一端壁和绝热层将压水管内部和外部水流连通,喷水孔至少为两个,且在竖直方向上排列,对称分布于压水管中心轴线的上下,烟囱贯穿绝热层上部将绝热层的内部与外部空气连通,绝热层的中空结构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主要应用于为船舶提供动力。文档编号B63H21/32GK201325593SQ20082014136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黄尚平 申请人:黄尚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压水发动机,水平设置于船体(1)尾部的下端,且位于船体(1)空载时吃水线之下,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2)、绝热层(3)、喷水孔(4)、烟囱(5)和至少一根压水管(6),其中绝热层(3)形成一个下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压水管(6)平行分布于中空结构中且压水管(6)靠近船体(1)尾部的一端与绝热层(3)的侧壁固定连接,喷水孔(4)贯穿压水管(6)靠近船体(1)尾部的一端壁和绝热层(3)且将压水管(6)内部和外部水流连通,喷水孔(4)至少为两个,且在竖直方向上排列,对称分布于压水管(6)中心轴线的上下,烟囱(5)贯穿绝热层(3)上部将绝热层(3)的内部与外部空气连通,绝热层(3)的中空结构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尚平
申请(专利权)人:黄尚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