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滑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36341 阅读:4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薄滑轨,包括:一强化板,其上、下缘呈向一侧折 弯具有折弯面;一后支架,套入强化板折弯面内缘,固定在强化板一端;一前 支架,套入强化板折弯面内缘,固定在强化板另一端;一主本体,套入后支架 以及前支架的折弯面以及内缘,隔着后支架与前支架固定在强化板上,其使后 支架可沿强化板滑动伸展或收缩;一第一延伸板,由主本体一侧滑入其U型折 弯面内,使其可在主本体范围内滑动;一第二延伸板,可供主机固定,所述的 第二延伸板由第一延伸板一侧滑入其U型折弯面内,使其可在第一延伸板范围 内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成三段式超薄滑轨机构,并利用可套设在每一滑轨两端 折弯段螺孔的辅助可切换式插销,达成快速组装以及拆卸滑轨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供电脑、电器或医疗设备机箱安装实施使用的滑轨, 其特殊结构使其达成三段式超薄滑轨机构,凭借辅助插销以及弹扣片,使所述 的滑轨达到快速拆装目的。
技术介绍
诸多设备中例如工业电脑与伺服机、电器控制设备等常设置有抽拉式滑轨, 使其使用具有操作机动性、节省空间、便于扩充或维修等特性,运用滑轨的装 置,通常是在机箱中设有对称的机箱滑轨柱,以供固定有工业电脑等主机的复 数组对称的滑轨跨设在所述的滑轨柱上,经由滑轨抽拉伸展以及叠合收缩特性, 使横向或纵向堆叠并列的主机,凭借所述的二段式或三段式滑轨将各主机推入 机箱内,或可选择性将主机由机箱内向外抽拉出供进行扩充、更换或检视维修。现有抽拉滑轨,其是利用一组前、后可调整长度的内、外滑轨本体组成抽 拉滑轨,由于考虑其延展长度以及支撑强度,因而无论是二段式或三段式滑轨,其总厚度大约在12.7至13毫米左右,本技术中内轨组合厚度在5.2-5.8 毫米,乃可全抽拔,实务而言,滑轨厚度愈薄其可运用空间愈大,其对制造储 存或运送等都较有利。再者, 一般抽拉滑轨固定在机箱滑轨柱的方式,是运用滑轨两端所设的折 弯段,经由螺钉将折弯段螺固在机箱滑轨柱上,或经由卡扣块将其卡扣在机箱 滑轨柱的固定孔上,据使固定在滑轨上的主机达成上述前、后抽拉动作。鉴于传统抽拉滑轨厚度以及固定方式欠缺理想,据以研发完成本技术 r超薄快速拆装滑轨J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滑轨,是将 所述的滑轨以特殊结构手段使其达成三段式超薄滑轨机构,利用可套设在每一滑轨两端折弯段螺孔的辅助可切换式插销,可配合机构架上不同的固定孔型式, 作不同插销切换,使滑轨可快速组装定位于机箱滑轨柱的定位孔,并经螺钉螺 固,实施时并可在滑轨两端折弯段处设有一弹扣片取代螺钉,凭借弹扣片配合 辅助插销而可达成快速组装以及拆卸滑轨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薄滑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强化板,其上、下缘呈向一侧折弯具有折弯面,强化板腹侧处设有数组 穿孔;一后支架,其上、下缘呈向一侧折弯具有折弯面,后支架一端设有折弯段, 折弯段上有数个螺紋孔,后支架内侧一个角落设有一组螺紋柱,后支架腹侧处 开有两个长槽,且所述的两个长槽对应于上述强化板的两组穿孔的位置,组装 时将后支架套入强化板折弯面内缘,并以螺钉或铆钉穿经对应穿孔以及将后支 架固定在强化板一端;一前支架,其上、下缘同样呈向一侧折弯具有折弯面,前支架一端设有折 弯段,折弯段上有数个螺紋孔,前支架内侧一个角落设有一组螺紋柱,前支架 腹侧设有对应的穿孔,且所述的穿孔对应于上述强化板的两组穿孔的位置,组 装时将前支架套入强化板折弯面内缘,并以螺钉或铆钉穿经对应穿孔以及将前 支架固定在强化板另一端;一主本体,其上、下缘呈向一侧折弯具有U型折弯面,其对应上述强化板 的四组穿孔处设有穿孔,主本体U型折弯面内缘固定一滚珠承板,滚珠承板每 一间隔设置的滚珠孔内植入一滚珠,将主本体套入后支架以及前支架的折弯面 以及内缘,并以螺钉或铆钉穿经对应穿孔两个长槽以及穿孔将主本体隔着后支 架与前支架固定在强化板上,其使后支架可沿强化板滑动伸展或收缩,因此后 支架与前支架可依不同规格间距的两个机箱滑轨柱调整宽度横跨其上;一第一延伸板,其上、下缘呈向一侧折弯具有U型折弯面,所述的第一延 伸板由主本体一侧滑入其U型折弯面内,使其可在主本体范围内滑动;一第二延伸板,可供主机固定其上,其上、下缘呈强化凸缘,其腹侧设有 螺孔或卡扣孔,可供主机经由所述的螺孔或卡扣孔将其固定在第二延伸板上, 所述的第二延伸板由第一延伸板一侧滑入其U型折弯面内,使其可在第一延伸 板范围内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51. 本技术达成具有足够强度的三段式超薄滑轨目的,是将一后支架以及 一前支架套在一强化板内,后支架与前支架同时固定在强化板两端上,强化板 隔着后支架与前支架并与主本体结合固定,主本体一侧内设有滚珠承板,另将 第一延伸板套入主本体与滚珠承板间,再将第二延伸板套入第一延伸板内。如 上结构据以获得后支架与前支架可依机箱滑轨架的宽度调整伸展横跨其上,而整体滑轨依上述结构设置,使其获得大约5.2 ~ 5.8毫米左右的超薄厚度。2. 本技术可使滑轨达成快速组装以及拆卸效能,其利用后支架与前支架 一端的折弯片上设有复数个螺紋孔,并以特别设计的辅助可切换式插销,以其 一端的凸柱置入折弯片的螺紋孔,再以另一端的凸柱得以快速置机箱滑轨柱的 定位孔,使滑轨可快速组装定位于机箱滑轨柱的定位孔,并经螺钉螺固,其实 施并可在滑轨两端折弯段处设有一弹扣片取代所述的螺钉,凭借弹扣片配合辅 助插销而可达成快速组装以及拆卸滑轨目的。3. 本技术利用机柱之间的"空间"补强超薄滑轨承重的强度使乃具有一 般滑轨的强度以及滑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背面反转立体图; 图3为本技术横向剖面图; 图4为本技术分解立体图5为本技术辅助可切换式插销与主本体分解立体图; 图6为本技术辅助可切换式插销与主本体以及机箱滑轨柱分解立体图; 图7为本技术辅助可切换式插销与主本体以及机箱滑轨柱组合立体图; 图8为本技术弹扣片与主本体分解立体图; 图9为本技术弹扣片与主本体以及机箱滑轨柱分解立体图; 图IO为本技术弹扣片与主本体以及机箱滑轨柱组合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强化板l;折弯面11、 12;穿孔13、 14、 15、 16;后支架2; 折弯面21、 22;折弯段23;数个螺紋孔231;螺紋柱24;长槽25、 26;前支架 3;折弯面31、 32;折弯段33;有数个螺紋孔331;螺紋柱34;穿孔35、 36; 主本体4; U型折弯面41、 42;穿孔43、 44、 43A、 44A;滚珠承板45;滚珠 孔451;滚珠452;第一延伸板5; U型折弯面51、 52;第二延伸板6;强化凸缘61、 62;螺孔63;卡扣孔64;辅助可切换式插销7;隔4反71;凸柱72、 73; 机箱滑轨柱8;穿孔81;螺钉82;弹扣片9;穿孔91;卡扣端92。具体实施方式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超薄快速拆装滑轨,其主要包括一强化板1、 一后支架2以及一前支架3、 一主本体4、 一第一延伸板5、 一第二延伸板6以 及数枚辅助可切换式插销7所组成。上述强化板l,其上、下缘呈向一侧折弯具有折弯面11、 12,强化板l腹 侧处设有数组穿孔13、 14、 15、 16。所述的后支架2,其上、下缘呈向一侧折弯具有折弯面21、 22,后支架2 一端设有折弯段23,折弯段23上有数个螺紋孔231,后支架2内侧一个角落设 有一组螺紋柱24,后支架2腹侧处开有两个长槽25、 26、且其对应上述强化板 1的两组穿孔15、 16,组装时将后支架2套入强化板1折弯面11、 12内缘,并 以螺钉或铆钉穿经对应穿孔15、 16以及25、 26将后支架2固定在强化板1 一 端。所述的前支架3,其上、下缘同样呈向一侧折弯具有折弯面31、 32,前支 架3—端设有折弯段33,折弯段33上有数个螺紋孔331,前支架3内侧一个角 落设有一组螺紋柱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滑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强化板(1),其上、下缘呈向一侧折弯具有折弯面(11、12),强化板(1)腹侧处设有数组穿孔(13、14、15、16); 一后支架(2),其上、下缘呈向一侧折弯具有折弯面(21、22),后支架 (2)一端设有折弯段(23),折弯段(23)上有数个螺纹孔(231),后支架(2)内侧一个角落设有一组螺纹柱(24),后支架(2)腹侧处开有两个长槽(25、26),且所述的两个长槽(25、26)对应于上述强化板(1)的两组穿孔(15、16)的位置,组装时将后支架(2)套入强化板(1)折弯面(11、12)内缘,并以螺钉或铆钉穿经对应穿孔(15、16)以及(25、26)将后支架(2)固定在强化板(1)一端; 一前支架(3),其上、下缘同样呈向一侧折弯具有折弯面(31、32) ,前支架(3)一端设有折弯段(33),折弯段(33)上有数个螺纹孔(331),前支架(3)内侧一个角落设有一组螺纹柱(34),前支架(3)腹侧设有对应的穿孔(35、36),且所述的穿孔(35、36)对应于上述强化板(1)的两组穿孔(13、14)的位置,组装时将前支架(3)套入强化板(1)折弯面(11、12)内缘,并以螺钉或铆钉穿经对应穿孔(13、14)以及(35、36)将前支架(3)固定在强化板(1)另一端; 一主本体(4),其上、下缘呈向一侧折弯具有U型折弯面(41、 42),其对应上述强化板(1)的四组穿孔(13、14、15、16)处设有穿孔(43A、44A、43、44),主本体(4)U型折弯面(41、42)内缘固定一滚珠承板(45),滚珠承板(45)每一间隔设置的滚珠孔(451)内植入一滚珠,将主本体(4)套入后支架(2)以及前支架(3)的折弯面(21、22)以及(31、32)内缘,并以螺钉或铆钉穿经对应穿孔(13、14、15、16)、两个长槽(25、26)以及穿孔(35、36、43A、44A、43、44)将主本体(4)隔着后支架(2)与前支架(3)固定在强化板(1)上,其使后支架(2)可沿强化板(1)滑动伸展或收缩,因此后支架(2)与前支架(3)可依不同规格间距的两个机箱滑轨柱(8)调整宽度横跨其上; 一第一延伸板(5),其上、下缘呈向一侧折弯具有U型折弯面(51 、52),所述的第一延伸板(5)由主本体(4)一侧滑入其U型折弯面(41、42)内,使其可在主本体(4)范围内滑动; 一第二延伸板(6),可供主机固定其上,其上、下缘呈强化凸缘(61、62),其腹侧设有螺孔(63)或卡扣孔(64),可 供主机经由所述的螺孔或卡扣孔(64)将其固定在第二延伸板(6)上,所述的第二延伸板(6)由第一延伸板(5)一侧滑入其U型折弯面(51、52)内,使其可在第一延伸板(5)范围内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见发
申请(专利权)人:大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