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宜玲专利>正文

刹车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24395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刹车把手,其主设有一结合座、一转动装置及一按把,该结合座设有一结合部及一枢接部,该转动装置可枢转地与结合座相结合且设有一纵向转动组及一横向转动组,该纵向转动组与结合座的枢接部相结合且设有一定位板、一转动块及一定位组,而该横向转动组可枢转地与纵向转动组结合,该按把呈单向枢转地与转动装置相结合,而藉此将刹车把手构成一种可转动的结构形态,当自行车或机车或机车发生倾倒或受到碰撞时,可有效避免刹车把手按把产生变形或毁坏,进而达到节省使用成本的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刹车把手,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碰撞时可避免损坏 的刹车把手。
技术介绍
既有自行车或机车或机车主要是利用一刹车装置来控制自行车或机车 或机车的刹车,既有刹车装置主要设有一刹车把手及一刹车器,其中该刹 车把手设置于自行车或机车或机车握把上供使用者按压,而刹车器设置于 自行车或机车或机车轮体的两侧并藉由 一刹车线而与刹车把手相连接,在 刹车时主要是通过按压刹车把手拉动刹车线的方式,使刹车器夹制并摩擦该轮体,进而提供自行车或机车或机车 一刹车减速的效果;然而,既有刹车把手虽可提供操作者按压使用,但当自行车或机车或 机车发生倾倒或受到碰撞时,容易使刹车把手的按把因碰撞而产生变形或 毁坏,进而需对于变形或毁坏的按把进行维修或更换,相对增加使用者的 成本及负担,诚有加以改进之处。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刹车把手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 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 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 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 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刹车把手,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 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刹车把手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 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 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刹车把手,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剎车把手,使 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it^t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 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刹车把手存在的缺陷,而提 供一种新型的刹车把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在自行车或机车或 机车发生倾倒或受到碰撞时,使刹车把手构成一可转动的结构形态,而避 免刹车把手按把产生变形或毁坏的情形,以达到节省刹车把手使用成本的目的,非常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刹车把手,其包含有一结合座、 一转动装置及一按把,其中该结合座的一端延伸形成有一结合部,而另一端形成 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由两平行相对的枢接片所组成,其中各枢接片各贯 穿设置有一彼此相对的枢孔;该转动装置枢转地与结合座相结合且设有一 纵向转动组及一横向转动组,该纵向转动组与结合座的枢接部相结合且设有一定位板、 一转动块及一定位组,该定位板设置于枢接部内且与一枢接 片相贴靠结合,该定位板贯穿设有一与两枢孔相对应的穿孔,且在异于枢 接片的内表面凹设有多个环绕于穿孔周缘的定位孔,而该转动块枢转地与 定位板相结合而设置于结合座的枢接部内,且设有一与定位板穿孔及两枢 接片枢孔相对的连接孔及一与两枢孔、穿孔及连接孔相结合的结合杆,另 转动块在与定位板内表面相贴靠的側面凹设有一与定位孔相对的容设槽, 该定位组容设于转动块的容设槽中且卡入定位板其中一定位孔中,而该横 向转动组枢转地与纵向转动组结合;以及该按把呈单向枢转地与转动装置 的转动块相结合。本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 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刹车把手,其中所述的定位组设有一弹性件及一定位柱,该弹 性件容设于容设槽中,而该定位柱与弹性件相抵靠而外露于转动块外且卡 入定位板其中一定位孔中,使转动块与定位板相定位结合。前述的刹车把手,其中所述的枢接部在靠近结合部的枢接片端缘上设 有一凹槽,而该定位板在一端凸设有一与凹槽相结合的结合片,且该结合 座的结合部设有一与自行车或机车握把相结合的结合孔。前述的刹车把手,其中所述的转动块在异于结合座枢接部的一端设有 两间隔平行设置的结合盘,在其中一结合盘外表面凹设有一结合槽及一与 该结合槽相通的固定沟槽,而该横向转动组设有一容设于转动块结合槽中 的扭力件及一与容设扭力件的转动块结合盘相结合的外盖,其中该扭力件 的底端伸设于固定沟槽中,而扭力件的顶端伸出结合槽,该按把的一端设 置于转动块两结合盘间且设有一与扭力件顶端相结合的卡孔,使扭力件设 置于转动块及按把之间。前述的刹车把手,其中各结合盘在中心处贯穿设有一彼此相对的套设 孔,该外盖贯穿设有一与两结合盘套设孔相通的固定孔,且在靠近定位板 的外侧面朝下设有一延伸片,并在延伸片的端缘处贯穿设有一连接孔,而 该转动块的结合杆在靠近结合部的枢接片一端设有一伸设至结合座结合部 的限位柱,而该按把在靠近卡孔的一端贯穿设有一与两结合盘套设孔及外盖固定孔相通的按把孔,该按把设有一穿设于外盖固定孔、扭力件、两结 合盘套设孔及按把孔的枢设杆,进而将外盖、扭力件及按把与转动块两结 合盘相结合,另该按把在设有按把孔的一端设有一与外盖延伸片连接孔相 对的螺固孔,且该按把设有一 穿设过外盖延伸片的连接孔而与按把螺固孔 相结合的抵靠杆,其中该抵靠杆异于按把螺固孔的 一端与结合杆的限位柱 相抵靠。前述的刹车把手,其中各结合盘在中心处贯穿设有一彼此相对的套设 孔,该外盖贯穿设有一与两结合盘套设孔相通的固定孔,而该按把在靠近 卡孔的一端贯穿设有一与两结合盘套设孔及外盖固定孔相通的按把孔,该 按把设有一穿设于外盖固定孔、扭力件、两结合盘套设孔及按把孔的枢设 杆,进而将外盖、扭力件及按把与转动块两结合盘相结合。前述的刹车把手,其中所述的外盖在靠近定位板的外侧面朝下设有一 延伸片,并在延伸片的端缘处贯穿设有一连接孔,而该转动块的结合杆在 靠近结合部的枢接片 一端设有一伸设至结合座结合部的限位柱,而该按把 在设有按把孔的一端设有一与外盖延伸片连接孔相对的螺固孔,且该按把 设有一穿设过外盖延伸片的连接孔而与按把螺固孔相结合的抵靠杆,其中 该抵靠杆异于按把螺固孔的一端与结合杆的限位柱相抵靠。前述的刹车把手,其中所述的枢接部在靠近结合部的枢接片端缘上设 有一凹槽,而该定位板在一端凸设有一与凹槽相结合的结合片,该枢接部呈一u形的结构。前述的刹车把手,其中所述的结合座在结合部及枢接部之间设有一刹 车线固定孔,藉以与一自行车或机车刹车线相连接。前述的剎车把手,其中所述的结合座的结合部设有一与自行车或机车 握把相结合的结合孔。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刹车把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当自行车或机车或机车发生倾倒或受到碰撞时,本技术刹车把手可通过转动块相对定位板转动及按把相对转动块枢转的方式,使按把可相 对自行车或机车或机车握把产生纵向及横向的枢转,如此即可避免因自行车或机车或机车发生倾倒或受到碰撞,而使刹车把手按把产生变形或毁坏, 可有效降低使用刹车把手所需的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将刹车把手构成一种可转动的结构形态,当自 行车或机车或机车发生倾倒或受到碰撞时,可有效避免刹车把手按把产生 变形或毁坏,进而达到节省使用成本的效果。本技术在技术上有显著 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刹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结合座、一转动装置及一按把,其中: 该结合座的一端延伸形成有一结合部,而另一端形成有一枢接部,该枢接部由两平行相对的枢接片所组成,其中各枢接片各贯穿设置有一彼此相对的枢孔; 该转动装置枢转地与结 合座相结合且设有一纵向转动组及一横向转动组,该纵向转动组与结合座的枢接部相结合且设有一定位板、一转动块及一定位组,该定位板设置于枢接部内且与一枢接片相贴靠结合,该定位板贯穿设有一与两枢孔相对应的穿孔,且在异于枢接片的内表面凹设有多个环绕于穿孔周缘的定位孔,而该转动块枢转地与定位板相结合而设置于结合座的枢接部内,且设有一与定位板穿孔及两枢接片枢孔相对的连接孔及一与两枢孔、穿孔及连接孔相结合的结合杆,另转动块在与定位板内表面相贴靠的侧面凹设有一与定位孔相对的容设槽,该定位组容设于转动块的容设槽中且卡入定位板其中一定位孔中,而该横向转动组枢转地与纵向转动组结合;以及 该按把呈单向枢转地与转动装置的转动块相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宜玲陈贵宝
申请(专利权)人:温宜玲陈贵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