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式稳压器的控制结构和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518010 阅读:3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圈式稳压器的控制结构和控制方法,包括伺服电机控制电路,伺服电机控制电路包括AC/DC电路、精密稳压电路、滤波电路,窗比较电路、伺服电机驱动电路,AC/DC电路的输入端与调压线圈的次级连接,AC/DC电路的输出端与精密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精密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窗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窗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精密稳压电路、窗比较电路、滤波电路配合使用,实现了电压精度可调,提高了输出电压的精确度,同时系统稳定性高,波纹小,可有效防止伺服电机的抖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稳压器
,尤其涉及。技术背景如图1是一种线圈式稳压器的控制电路方框图,如图1、图2所示,该稳压器包括 调压线圈22、AC/DC电路33、普通稳压管组成的稳压电路23、比较器M、对管驱动电路25。 该电路利用比较器M对输入电压进行检测,发出控制信号,驱动场效应管,控制电机动作 调整自耦变压器匝数来使输出电压的稳定。根据上述可知,该稳压器控制电路提供的参考 电压纹波较大,而且稳压精度不可调,此类型稳压器控制电路具有以下缺点(1)、该电路采用普通的稳压管来稳定电压,此方法稳压精度低、纹波大,无法得到很好 的参考电压;(2)、稳压精度不可调,而在调压线圈精度不高的情况下,只要有一点电压波动就会使 驱动管快速的来回导通,伺服电机没能及时反应,而导致来回抖动。此情况易使元器件及电 机碳刷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线圈式稳压器的控制结构和控制 方法,其电压精度可调,提高了输出电压的精确度,同时系统稳定性高,波纹小,可有效防止 伺服电机的抖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线圈式稳压器的控制结构,包括与输入 电源Vin连接的调压线圈,与伺服电机连接的伺服电机控制电路,调压线圈的初级线圈接 电压输出端Vout,调压线圈的次级线圈与伺服电机控制电路连接,伺服电机控制电路包括 AC/DC电路、精密稳压电路、滤波电路,窗比较电路、伺服电机驱动电路,AC/DC电路的输入 端与调压线圈的次级连接,AC/DC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精密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AC/DC 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精密稳压电路的第一个输出端与窗比较电路 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精密稳压电路的第二个输出端与窗比较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滤波 电路的输出端与窗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窗比较电路的第一个输出端与伺服电机驱 动电路的第一个输入端连接,窗比较电路的第二个输出端与伺服电机驱动电路的第二个输 入端连接,伺服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连接。其中,精密稳压电路包括参考电压电路、稳压精度调整电路,参考电压电路输入端 与AC/DC电路第一输出端连接;参考电压电路输出端与稳压精度调整电路连接;稳压精度 调整电路输出端与窗比较电路连接。其中,AC/DC电路包括二极管 D7、D8、D9、D10 ;D7的正极与调压线圈的次级线圈的第一个输出端、DlO的负极连接; D7的负极与D8的负极、精密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D7的正极与调压线圈的次级线圈的第二个输出端、D9的负极连接;D9、D10的正极接地。其中,参考电压电路包括电容C1、C2,稳压芯片U8、二极管D11,电感Ll ;Cl的正极 与AC/DC电路第一输出端、U8的管脚1连接;Cl的负极接地; U8的管脚5接地; U8的管脚3接地;U8的管脚2与Dll的负极、Ll的一端连接;U8的管脚4与Ll的另一端、C2的一端、参考电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Dll的正极接地; C2的另一端接地;稳压精度调整电路包括电位器R1、R2、集成运放U2,Rl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电路的输 出端连接,Rl的滑动触点与U2的5脚连接; Rl的第二端与R2的第一端连接; R2的滑动触点与U2的3脚连接; R2的第二端接地;U2的7脚与窗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U2的1脚与窗比较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U2的8脚与直流电源电正极连接; U2的4脚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 U2的7脚与U2的6脚连接; U2的1脚与U2的2脚连接。其中,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4、R5,电位器R3,电容C3、C4、C5,集成运算放大器U7、 U3 ;C3的正极与R5的一端、AC/DC电路第二输出端连接; C3的负极接地;R5的另一端与R4的一端、C5的正极连接; C5的负极与U7的2脚、U7的6脚、R3的第一端连接; R4的另一端与U7的3脚、C4的正极连接; C4的负极接地;U7的7脚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U7的4脚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R3的第二端接地;R3的滑动触点与U3的3脚连接;U3的1脚与U3的2脚与窗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U3的8脚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U3的4脚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其中,窗比较电路包括电阻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集成运放讥; R6的一端与窗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R6的另一端与Ul的2脚连接;R7的一端与窗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R8的一端连接;R7的另一端与Ul的3脚、R12的一端连接;R8的另一端与Ul的6脚连接;Rll的一端与Ul的1脚连接,Rll的另一端与R12的另一端、窗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出端 连接;R9的一端与比较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R9的另一端与Ul的5脚、R13的一端连接; R13的另一端与RlO的一端、窗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RlO的另一端与Ul的7脚连接;Ul的8脚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Ul的4脚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其中,伺服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4、R15、R16、R17,光耦U9、U10,电机驱动器 U4,二极管 D3、D4、D5、D6 ;R14的一端与窗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R14的另一端与U9的1脚连接;U9的2脚接地;U9的3脚与U4管脚5连接;U9的4脚与R16的一端连接;R16的另一端接直流电;R15的一端与窗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R15的另一端与UlO的1脚连接;UlO的2脚接地;UlO的3脚与U4的管脚7连接;UlO的4脚与R17的一端连接;R17的另一端接直流电;U4的管脚6与U4的管脚11接直流电;U4的管脚8接地;U4的管脚9接直流电;U4的管脚4接直流电;U4的管脚1与U4的管脚15接地;U4的管脚2与D3的正极、D5的负极、伺服电机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U4的管脚3与D6的负极、D4的正极、伺服电机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D3的负极、D4的负极接直流电; D6的正极、D5的正极接地; U4的管脚4接直流电; U4的管脚9接直流电。其中,U1、U2、U3的型号为TL062,U4的型号为U98,U7的型号为0P07,U8型号为 LM2596。本专利技术线圈式稳压器的控制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线圈式稳压器的控制结构包 括,与输入电源Vin连接的调压线圈,与伺服电机连接的伺服电机控制电路,调压线圈的初 级线圈接电压输出端Vout,调压线圈的次级线圈与伺服电机控制电路连接,伺服电机控制 电路包括AC/DC电路、精密稳压电路、滤波电路,窗比较电路、伺服电机驱动电路,AC/DC电 路的输入端与调压线圈的次级连接,AC/DC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精密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 接,AC/DC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精密稳压电路的第一个输出端与窗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精密稳压电路的第二个输出端与窗比较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 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窗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窗比较电路的第一个输出端与伺 服电机驱动电路的第一个输入端连接,窗比较电路的第二个输出端与伺服电机驱动电路的 第二个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精密稳压电路、窗比较电路、滤波电路的配合使用,实现了电压精度可 调,提高了输出电压的精确度,同时系统稳定性高,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线圈式稳压器的控制结构,包括:与输入电源Vin连接的调压线圈,与伺服电机连接的伺服电机控制电路,调压线圈的初级线圈接电压输出端Vout,调压线圈的次级线圈与伺服电机控制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控制电路包括AC/DC电路、精密稳压电路、滤波电路、窗比较电路、伺服电机驱动电路,AC/DC电路的输入端与调压线圈的次级连接,AC/DC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精密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AC/DC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精密稳压电路的第一个输出端与窗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精密稳压电路的第二个输出端与窗比较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窗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窗比较电路的第一个输出端与伺服电机驱动电路的第一个输入端连接,窗比较电路的第二个输出端与伺服电机驱动电路的第二个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成杨向辉熊政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西屋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