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刈割和水位调节集成技术治理入侵种互花米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504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20世纪80年代,互花米草被人为引入我国,对我国沿海海岸线消浪护坡、促淤造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作为国际公认外来入侵物种,其强大的繁殖和快速扩展能力的种群特征,对我国沿海滩涂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区域生物多样性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互花米草的控制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现有的单一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防治效率低、环境污染风险高、生态安全性低、且成本高昂、治理效果不显著。本发明专利技术弥补了现有防治和控制技术的不足,利用刈割和水位调节的综合控制方法,通过抑制互花米草生长,根除入侵种群并控制其生长和快速扩散,对大面积受损的生态系统起到了积极的修复作用,为沿海地区大范围防治互花米草扩散提供了有效途径。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vasive Species Spartina alterniflora by cutting and water level regulating integrated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 1980s, Spartina is artificially introduced into China, for China's coastal shoreline wave slope, siltation epeirogenic played a positive role, but as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invasive species,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strong ability of reproduction and rapid expansion, has brought a series of negative effects on China's coastal wetland ecosystem and its nature the regional biodiversity control problem has become a global problem of spartinaalterniflora. The existing single physical, biological or chemical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ntrol efficiency, hig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isk, low ecological safety, high cost, and no significant control effect. The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 of the exist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ntegrated control by cutting and regulating water level, growth by inhibiting the eradication of Invasive Species Spartina, and control its growth and rapid diffusion of ecosystem damage to a large area of the repair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provides an effective way for a wide range of coastal areas in the control the diffusion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刈割和水位调节集成技术治理入侵种互花米草的方法,属生态工程的
                         
技术介绍
互花米草(Spartina aterniflora)隶属禾本科、米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国大西洋沿岸,是一种生长在潮间带的多年生盐沼植物。互花米草植株粗壮高大,生长稠密,地面高度一般可达1.0-2.0m,具有强大和快速的繁殖扩展能力。互花米草根系发达,可深入土壤中达1.5m,具有较强的抗风消浪、保滩护岸、促淤造陆的作用。1979年互花米草引入我国沿海滩涂,主要用于固滩、护堤等方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互花米草在我国沿海不少地区快速扩散,形成单一外来入侵优势群落,给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环境资源和生态安全等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2003年互花米草已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首批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名单。作为国际公认的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控制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互花米草入侵盐沼湿地可能产生多种危害,表现在:(1)改变沉积层分布、水文和地理特点,影响水体循环;(2)沉积物阻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3)形成大面积、高密度的单优群落,与本土植物竞争生长空间,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4)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减少湿地鸟类的取食地及其所依赖的底栖动物,改变潮间带生态结构,影响本地动物区系;(5)腐烂残体四处漂流,造成其他生物窒息死亡;(6)侵占大量良好的滩涂养殖用地,造成水产养殖业的巨大经济损失。针对互花米草的极强入侵性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目前治理互花米草的措施主要有:1)物理或机械方法:物理或机械防治方法是采用人工方或机械的方法,如拔除、翻耕、遮盖、水淹、火烧、割除、碾埋等,然而单一物理方法的人力物力消耗大,防治效率较低;2)化学方法:使用除草剂,通常只能清除地表以上部分,对于根系效果较差,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3)生物防治:利用动物天敌或致病微生物的生物防治,但这些天敌和致病微生物一般也是外来种,存在二次生物入侵的可能性,有较大生态风险。因此物理控制方法一般是首选的方法。然而现有的单一物理方法防治效率低、成本高、治理效果不显著,难以根除互花米草。                         
技术实现思路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应用刈割和水位调节集成技术大面积根除入侵种互花米草的相关研究报道。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推出一种刈割和水位调节集成技术治理入侵种互花米草的方法。该法有以下优点:不像单一的物理或机械方法那样费时、费力和防治效率低;不像化学控制那样易造成环境污染;不像生物防治那样会引进外来种的动物天敌或致病微生物,存在二次生物入侵的可能性和有较大生态安全风险;不存在外来物种排挤本地物种的问题。该法适合在沿海地区大面积推广,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修筑围堰、刈割互花米草、向围堰内注水和水位调控,在互花米草治理区内营造互花米草无法生长繁衍的恶劣环境,另一方面保留治理区内本地物种和进行种群养护,采取强化本地物种恢复和其他生态修复的措施,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达到彻底根除互花米草的效果,确保本地物种能正常生长繁衍。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刈割和水位调节集成技术治理入侵种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第一步  修筑围堰在互花米草治理区向海方向利用机械或人工就地取土修筑围堰,同时,在围堰外侧修筑蓄水沟渠;(说明:蓄水沟渠用来收集和储存潮水。)第二步  刈割互花米草在每年7月中旬互花米草生长扬花期,齐地刈割治理区内的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保留治理区内的本地物种并进行种群养护;(说明:使治理区内的入侵种互花米草地上部分的生长受到抑制,使治理区内的本地物种得到保护。)第三步  向围堰内注水刈割互花米草后,向围堰内注水,淹没治理区;-->第四步  水位调节根据水位情况及时向围堰内补水,水位介于30cm~50cm;(第三、四步说明:阻止治理区内的互花米草进行呼吸和光合作用,达到快速、有效、彻底根除互花米草的效果。)第五步  结果至当年10月,彻底根除治理区内的互花米草,而治理区内的本地物种则正常地生长繁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的本地物种是芦苇。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1、根除互花米草的措施简单有效本专利技术应用刈割和水位调节集成技术,建立在大量野外实验的基础之上,选择在互花米草生长的关键时期,刈割互花米草的地上部分,抑制其地上部分的生长,通过水位调节阻止互花米草的呼吸和光合作用,达到快速、有效、彻底根除互花米草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弥补了使用物理控制技术费时、成本高、治理周期长、防治效率低和容易反复的弊端和不足。3、本专利技术同时避免了使用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二次入侵的问题。该技术可在一个生长季内彻底根除治理区内的互花米草,同时保留了本地物种芦苇的分布,治理周期短、成本低,适合于互花米草的大面积治理。既实现了外来种互花米草的生态控制,又保护了本地种芦苇的生长和繁殖,为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于2007年4月,在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建立200m×250m的受损湿地生态修复示范样地。利用上述刈割和水位调节集成技术,开展了物理控制外来种互花米草的生态工程实验,取得了显著效果。本实施例完全按照上述的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所以,本实施例的每个步骤仅罗列关键的技术数据。第一步中,所述的治理区的面积为200m×250m,所述的围堰的截面是梯形,-->该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为2m、4m和1m。第二步中,所述的本地物种是芦苇。本实施例在一个生长季内(不到6个月)彻底根除了治理区内的互花米草,同时保留了本地物种芦苇的分布,其治理周期显著短于其他已有的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按示范样地计算,应用该技术的治理成本为每亩地4000元,如大面积治理,其成本可进一步降低,大大低于其他已有的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以获得较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理区的面积为200m×250m,所述的围堰的截面是梯形,该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为2m、4m和1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刈割和水位调节集成技术治理入侵种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第一步修筑围堰在互花米草治理区向海方向利用机械或人工就地取土修筑围堰,同时,在围堰外侧修筑蓄水沟渠;第二步刈割互花米草在每 年7月中旬互花米草生长扬花期,齐地刈割治理区内的互花米草地上部分,保留治理区内的本地物种并进行种群养护;第三步向围堰内注水刈割互花米草后,向围堰内注水,淹没治理区;第四步水位调节根据水位情况及时向围堰 内补水,水位介于30cm~50cm;第五步结果至当年10月,彻底根除治理区内的互花米草,而治理区内的本地物种则正常地生长繁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刈割和水位调节集成技术治理入侵种互花米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第一步  修筑围堰在互花米草治理区向海方向利用机械或人工就地取土修筑围堰,同时,在围堰外侧修筑蓄水沟渠;第二步  刈割互花米草在每年7月中旬互花米草生长扬花期,齐地刈割治理区内的互花米草地上部分,保留治理区内的本地物种并进行种群养护;第三步  向围堰内注水刈割互花米草后,向围堰内注水,淹没治理区;第四步  水位调节根据水位情况及时向围堰内补水,水位介于30cm~50cm;第五步  结果至当年10月,彻底根除治理区内的互花米草,而治理区内的本地物种则正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权汪松年袁琳李小平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