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驾驶室翻转防假锁锁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02484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驾驶室翻转防假锁锁止机构。包括底板总成、支板总成、锁钩,底板总成包括相互平行且有对应安装孔的底板和连接板,支板总成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板,锁钩置于两支板之间,两支板置于底板总成的底板和连接板之间,锁钩、支板总成经第一销轴连接为一体,第一销轴穿入锁钩一端的孔中,第一销轴上装有带动锁钩回位的回位弹簧;支板总成与底板总成经摇臂轴连接为一体,底板和连接板之间固定有当锁钩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时挡住锁钩的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技术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增加挡板后,有效预防了在操作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的卡滞现象,杜绝了假锁现象的发生,消除了车辆行驶中存在的驾驶室自动翻起的安全隐患,结构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止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驾驶室翻转防假锁锁止机 构。
技术介绍
现阶段可翻转驾驶室的汽车使用的车身翻转锁止机构中的锁止机构总成无防假 锁装置。一般都是由底板总成、锁钩总成、支板总成、回位弹簧等部分组成。在生产制造和 装车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差,从而导致机构在使用时,锁止运动的运动关系和运动位置 不易控制,锁止性能变差,并且在操作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机构卡滞,假锁等现象,驾驶室在 行驶过程中会自动翻起,给车辆行驶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卡滞、假锁的汽车驾驶室翻转防 假锁锁止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底板总成、支板总成、锁钩,底板总成包括相互 平行且有对应安装孔的底板和连接板,支板总成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板,锁钩置于两支板 之间,两支板置于底板总成的底板和连接板之间,锁钩、支板总成经第一销轴连接为一体, 第一销轴穿入锁钩一端的孔中,第一销轴上装有带动锁钩回位的回位弹簧;支板总成与底 板总成经摇臂轴连接为一体,底板和连接板之间固定有当锁钩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时 挡住锁钩使锁钩停留在锁钩相对后悬置支架总成中锁销的死点位置之外的挡板。所述锁钩一端的孔中装有轴套,第一销轴穿入轴套中,轴套上装有带动锁钩回位 的回位弹簧。所述底板和连接板之间固定有第二销轴,第二销轴上装有挡板。所述底板、第二销轴、连接板及挡板焊接固定后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底板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对产品结构进行了优化,在底板总成上增加了一挡 板,使本技术中的锁钩外缘相对后悬置支架总成中锁销的死点位置前移,避免了在锁 止时锁钩外缘与锁销瞬间接触发生在死点位置以前而导致的卡滞、假锁现象,提高了使用 寿命,消除了车辆行驶中存在的驾驶室自动翻起的安全隐患。以下结合附图提供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装车情况的模拟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装车情况的模拟示意图。图中1、底板总成,2、支板总成,3、锁钩总成,4、A支板,5、B支板,6、摇臂轴轴套,7、销轴,8、第二销轴,9、底板,10、连接板,11、挡板,12、锁钩,13、轴套,14、第一销轴,15、回位弹簧,16、衬套,17、摇臂轴,18、摇臂轴衬套。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中,本技术主要包括底板总成1、支板总成2及锁钩总成3。底板总成1由第二销轴8、底板9、连接板10及挡板11焊接固定后成为一个整体。 底板9与连接板10上有5组相对应的安装孔,在一组安装孔内焊接上第二销轴8后,两板 平行且其余对应装配孔同轴。底板9和连接板10垂直于第二销轴8。焊接在第二销轴8上 的挡板11与连接板10的一边缘保持垂直。支板总成2由A支板4、B支板5、摇臂轴轴套6以及销轴7焊接而成。A支板4、 B支板5上有相对应的安装孔。销轴7伸出支板外的部分,用于装车后与拉杆总成相连。A 支板4、B支板5相互平行。销轴7与摇臂轴轴套6平行、与A支板4、B支板5垂直。锁钩总成3由锁钩12和轴套13焊接而成。锁钩12与轴套13相互垂直。锁钩总成3与支板总成2通过第一销轴14、回位弹簧15及衬套16连接为一体。 支板总成2与底板总成1通过摇臂轴17和摇臂轴衬套18连接为一体。本技术在使用前将底板总成1、支板总成2、锁钩总成3、回位弹簧15、衬套16、 摇臂轴衬套18、第一销轴14以及摇臂轴17组装在一起。先将回位弹簧15和衬套16装在 锁钩总成3的轴套13上,然后将其置于支板总成2的A支板4和B支板5之间,将第一销 轴14依次穿过支板总成2的A支板4的安装孔、锁钩总成3的轴套13以及支板总成2的 B支板5的安装孔,并将第一销轴14伸出A支板4、B支板5外的部分铆接。之后调整回位 弹簧15,使其两端分别勾住A支板4、B支板5,中间臂勾住锁钩12的脊部。将摇臂轴衬套 18装在支板总成2的摇臂轴轴套6的两端,摇臂轴17则穿过摇臂轴轴套6、摇臂轴衬套18 以及底板总成1的底板9和连接板10的两安装孔后铆接。组装完成后,本技术运动灵 活,无卡滞。本技术在使用时,底板总成1中的底板9和连接板10之间相对应的安装孔分 别与车架连接。支板总成2中的销轴7则与拉杆总成连接。锁钩总成3中的锁钩12则用 于锁住后悬置支架总成中的锁销以达到锁止效果。增加挡板11后,本技术在非工作状态下,锁钩12在回位弹簧15作用下与挡 板11接触,从而使锁钩12外缘相对于锁销的死点位置前移,避免了在锁止时锁钩12外缘 与锁销的瞬间接触发生在死点位置以前而导致的卡滞现象。图3、图4中,同一安装位置下,现有技术易出现卡滞现象,而本技术则不会。8 为第二销轴,9为底板,10为连接板,11为挡板,12为锁钩,17为摇臂轴。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驾驶室翻转防假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总成(1)、支板总成 (2)、锁钩(12),底板总成(1)包括相互平行且有对应安装孔的底板(9)和连接板(10),支板 总成(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板,锁钩(12)置于两支板之间,两支板置于底板总成(1)的底 板(9)和连接板(10)之间,锁钩(12)、支板总成(2)经第一销轴(14)连接为一体,第一销轴 (14)穿入锁钩(12) —端的孔中,第一销轴(14)上装有带动锁钩(12)回位的回位弹簧(15); 支板总成(2)与底板总成(1)经摇臂轴(17)连接为一体,底板(9)和连接板(10)之间固定 有当锁钩(12)在回位弹簧(15)的作用下回位时挡住锁钩(12)的挡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室翻转防假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 (12)—端的孔中装有轴套(13),第一销轴(14)穿入轴套(13)中,轴套(13)上装有带动锁 钩(12)回位的回位弹簧(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室翻转防假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 和连接板(10)之间固定有第二销轴(8),第二销轴(8)上装有挡板(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室翻转防假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 (9)、第二销轴(8)、连接板(10)及挡板(11)焊接固定后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底板总成 (1)。专利摘要一种汽车驾驶室翻转防假锁锁止机构。包括底板总成、支板总成、锁钩,底板总成包括相互平行且有对应安装孔的底板和连接板,支板总成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板,锁钩置于两支板之间,两支板置于底板总成的底板和连接板之间,锁钩、支板总成经第一销轴连接为一体,第一销轴穿入锁钩一端的孔中,第一销轴上装有带动锁钩回位的回位弹簧;支板总成与底板总成经摇臂轴连接为一体,底板和连接板之间固定有当锁钩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时挡住锁钩的挡板。本技术对现有技术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增加挡板后,有效预防了在操作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的卡滞现象,杜绝了假锁现象的发生,消除了车辆行驶中存在的驾驶室自动翻起的安全隐患,结构简单,成本低。文档编号B62D33/063GK201849540SQ20102061006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者唐绍进, 岳国生, 朱丽云, 黄志文 申请人:襄樊群龙汽车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驾驶室翻转防假锁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总成(1)、支板总成(2)、锁钩(12),底板总成(1)包括相互平行且有对应安装孔的底板(9)和连接板(10),支板总成(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支板,锁钩(12)置于两支板之间,两支板置于底板总成(1)的底板(9)和连接板(10)之间,锁钩(12)、支板总成(2)经第一销轴(14)连接为一体,第一销轴(14)穿入锁钩(12)一端的孔中,第一销轴(14)上装有带动锁钩(12)回位的回位弹簧(15);支板总成(2)与底板总成(1)经摇臂轴(17)连接为一体,底板(9)和连接板(10)之间固定有当锁钩(12)在回位弹簧(15)的作用下回位时挡住锁钩(12)的挡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国生朱丽云黄志文唐绍进
申请(专利权)人:襄樊群龙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