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凤英专利>正文

一种母子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9828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母子床,其特征在于在床面[1]的下面有一对支架[2]支撑的子床[3],在子床[3]的下底面有一个滑轴[5]与支架[2]下部的滑道上的滑槽[6]滑动配合。其优点是,一床两用,子床在需要时才从母床的底下拉出来,不需要时将其推入到床下。(*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院用病床的一种,特别是产科医院或者病房母子同室使用的母子床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手段的完善,在医院对母子同室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目前使用的通用性病床,对于母婴同室喂养来说,母婴在同一张病床上,空间狭小,很不适应。如果增加一个小床,当孕产妇尚未分娩,小床是多余的,医院需要为此增加储存空间,如果将其存放在产房内,则使得产房内拥挤不堪,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母子床。
技术实现思路
该母子床,其特征在于在床面的下面有一对支架支撑的子床,在子床的下底面有一个滑轴与支架下部的滑道上的滑槽滑动配合。其优点是,一床两用,子床附着在母床的下面,在需要时才从母床的底下拉出来,不需要时将其推入到床下。既满足了母婴同室喂养的空间利用问题,又解决了子床存放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母子床的正面主视图,附图1中省略了原有病床下面的水盆支架、左侧的床腿以及升降机构等常规性的附件,附图2是附图1中的A-A剖视图,附图3是附图1的B向视图。在附图中的序号表示的意义为1、床面,2、支架,3、子床,4、插销,5、滑轴,6、滑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该母子床,其外观结构形状与普通的病床基本相同,如具有水盆架、可使两端床面部分升降的机构等。其与普通病床的区别特征在于在床面的下面有一对支架支撑的子床,子床的位置基本在母床的中间位置略靠近床头一端,也可以直接将其放置在母床的中间位置,但是不如放置在略靠近床头的位置时,方便母亲喂奶。一般子床的长度约为标准床长度的40%至45%,子床与母床的床头之间的距离和子床与母床床尾之间距离的比值,一般在0.7-0.75之间比较合适。(例如,子床的前端距离母床头500毫米,则子床的后端距离母床的后头约600-700毫米。)子床的结构类似于一个筐子的结构形状,其深度一般在250毫米比较合适。子床的下底面有一个滑轴与支架下部的滑道上的滑槽滑动配合。在滑槽的接近末端的位置有一个插销,当使用时,将子床沿滑槽拉出来之后,将插销先拔下,待滑轴滑到滑槽的末端时,将插销插回去,使子床定位。为了防止由于操作不当用力过大,将子床不小心拉出滑槽而掉落,在子床的内侧设有一挡板,如附图2中所示。该挡板既防止由于操作不慎将子床拉出滑落,又与滑轴和插销一起,防止了子床向地面方向的倾翻和向后(母床内)的倒退。将子床拉出后,在其中铺设被褥等,即可安放婴儿了,这样,产妇在母床上,婴儿在子床内,母婴均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权利要求1.一种母子床,其特征在于在床面的下面有一对支架支撑的子床,在子床的下底面有一个滑轴与支架下部的滑道上的滑槽滑动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母子床,其特征在于在床面的下面有一对支架支撑的子床,在子床的下底面有一个滑轴与支架下部的滑道上的滑槽滑动配合。其优点是,一床两用,子床在需要时才从母床的底下拉出来,不需要时将其推入到床下。文档编号A47C19/00GK2607889SQ0321554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0日专利技术者王凤英, 车力凡, 王晓霞 申请人:王凤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母子床,其特征在于在床面[1]的下面有一对支架[2]支撑的子床[3],在子床[3]的下底面有一个滑轴[5]与支架[2]下部的滑道上的滑槽[6]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英车力凡王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王凤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