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凤英专利>正文

一种房屋建筑的基坑挡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97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的基坑挡土结构,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右端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伸缩板,使用时通过设置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活动轴与竖板和底板的连接处活动连接,使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稳定性的三角形结构,能够使得竖板对基坑的侧壁进行支护,当出现基坑深度较深时,先将移动块带动限位杆向外侧移动,对弹簧进行拉伸,对伸缩板进行解锁,这时,将伸缩板向上移动,对支护高度进行调节,并通过弹簧的反作用力,使移动块带动限位杆与限位槽的连接处进行插接,对伸缩板进行限位,避免伸缩板出现位置松动的现象,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支护效果较好的优点。具备了支护效果较好的优点。具备了支护效果较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的基坑挡土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具体是一种房屋建筑的基坑挡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房屋建筑进行施工时,需要预先挖设相应深度的基坑,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工程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在对基坑进行支护时,需要使用到支护装置,现有的支护装置大多只具备单一的支护高度,在遇到深度超出的基坑时,则存在支护效果较差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对该装置进行使用,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的基坑挡土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的基坑挡土结构,具备了支护效果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支护装置存在支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房屋建筑的基坑挡土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右端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伸缩板,所述竖板的左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通过螺丝与底板顶部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竖板正面与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相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伸缩板的正面与背面均匀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相靠近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槽的连接处插接,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与弹簧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插杆。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杆的底部做尖端设计,所述伸缩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做凹形设计。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竖板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块的外表面与导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单排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十个,相邻所述限位槽的间距为二十厘米。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的横截面积与竖板的横截面积相同,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与底板顶部的连接处紧密贴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设置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活动轴与竖板和底板的连接处活动连接,使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稳定性的三角形结构,能够使得竖板对基坑的侧壁进行支护,当出现基坑深度较深时,先将移动块带动限位杆向外侧移动,对弹簧进行拉伸,对伸缩板进行解锁,这时,将伸缩板向上移动,对支护高度进行调节,并通过弹簧的反作用力,使移动块带动限位杆与限位槽的连接处进行插接,对伸缩板进行限位,避免伸缩板出现位置松动的现象,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支护效果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支护装置存在支护效果较差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对该装置进行使用。
[0013]2、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设置插杆与基坑底部的土壤进行插接,对底板进行固定,避免底板出现位置偏移的现象,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支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底板结构的右视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竖板结构的背视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18]图中:1、底板;2、竖板;3、伸缩板;4、支撑杆;5、安装板;6、弹簧; 7、移动块;8、限位杆;9、限位槽;10、插杆;11、顶板;12、缓冲垫;13、导向块;14、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房屋建筑的基坑挡土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右端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竖板2,竖板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伸缩板3,竖板2的左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一端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安装板5,安装板5的底部通过螺丝与底板1顶部的连接处固定连接,竖板2正面与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6,弹簧6相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块7,移动块7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伸缩板3的正面与背面均匀开设有限位槽9,限位杆8相靠近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槽9的连接处插接,限位杆8的外表面与弹簧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伸缩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1,通过设置顶板11,能够对伸缩板3进行限位,竖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2,缓冲垫12做凹形设计,通过设置缓冲垫12,能够对顶板11进行缓冲,缓冲垫12的材质为橡胶制成,橡胶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伸缩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3,竖板2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 14,导向块13的外表面与导向槽1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导向块13与导向槽14,方便了对伸缩板3进行导向,同时也对其进行限位,提高其移动时的稳定性,单排限位槽9的数量为十个,相邻限位槽9的间距为二十厘米,通过设置限位槽9,方便了对限位杆8进行限位,顶板11的横截面积与竖板2的横截面积相同,安装板5的底部与底板1顶部的连接处紧密贴合。
[0022]本实施例的原理为:
[0023]使用时,通过设置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活动轴与竖板2和底板1的连接处活动连接,使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稳定性的三角形结构,能够使得竖板2对基坑的侧壁进行支护,当出现基坑深度较深时,先将移动块7带动限位杆8向外侧移动,对弹簧6进行拉伸,对伸缩板3进行解锁,这时,将伸缩板3向上移动,对支护高度进行调节,并通过弹簧6的反作用力,使移动块7带动限位杆8 与限位槽9的连接处进行插接,对伸缩板3进行限位,避免伸缩板3出现位置松动的现象,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支护效果较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支护装置存在支护效果较差的问题,从而有利于对该装置进行使用。
[0024]实施例二:
[0025]请参阅图1,底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插杆10,插杆10的底部做尖端设计。
[0026]本实施例原理为:
[0027]使用时,通过设置插杆10与基坑底部的土壤进行插接,对底板1进行固定,避免底板1出现位置偏移的现象,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支护效果。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建筑的基坑挡土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右端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竖板(2),所述竖板(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伸缩板(3),所述竖板(2)的左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底部通过螺丝与底板(1)顶部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竖板(2)正面与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6),所述弹簧(6)相远离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移动块(7),所述移动块(7)相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伸缩板(3)的正面与背面均匀开设有限位槽(9),所述限位杆(8)相靠近的一端分别与限位槽(9)的连接处插接,所述限位杆(8)的外表面与弹簧(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插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的基坑挡土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英李小利
申请(专利权)人:王凤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