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织物增强硬质泡沫支承元件的方法和硬质泡沫支承元件技术

技术编号:549635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总层厚<10mm的织物增强硬质泡沫支承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完全通过机器生产。借助特有特征和优选的生产方法得到具有最低层厚的支承元件,其在硬度和强度方面与层厚>10mm的支承元件无差别。因此,它们极其适合在建筑工业中,尤其在设计超结构以及隔热和隔音中作为绝缘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生产织物增强硬质泡沫支承元件的方法和硬质泡沫支承元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物增强硬质泡沫支承元件,生产它的方法及其用途。 硬质泡沫支承元件,也称为硬质泡沫板,由现有技术公知。这些主要包含发泡聚苯乙烯、聚氨酯或其混合物的元件广泛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中用以隔热和/或隔音。DE 10 2004 050635 Al 7>开了 一种用于容纳热后沖筋的加热管的石t^" 泡沫支承^L。该文献另外描述了用于生产该管道的槽所需的工具和在这些 硬质泡沫支承板中安装加热管的方法。DE 20 2005 02592 Ul中公开了具有抹灰用特殊表面结构的由石^t泡 沫组成的绝缘板。DE 4317871 Al涉及类似主题在这种情况下,本专利技术 涉及具有砂浆层和在表面有标线的结构板。这些标线由具有槽的聚合物泡 沫板和用合适砂浆涂覆的板形成使得该槽由于砂浆的收缩再生成于砂浆表 面。很多其他专利文献同样涉及特殊复合板,生产它们的方法以及合适的 矿物涂层。在这点上,可以通过举例文献DE 19820595 Al、 DE 4242261 Al、 DE 4371877 Al、 DE 4412149 Al、 DE 19548381 Al、 DE 19722754 Al、 DE 19722755 Al、 DE 19820592 Al、 DE 19820593 Al以及两个技术G 94072270.1 Ul和G 9407732.0 Ul提及。尤其是为了室内装修和内干技术的应用并且在此特别是用于潮湿区 域,常采用由织物在两面层压或增强的板。层压使得石更质泡沫板具有增加 的劲度并因此还具有较高的内在强度。因此,这些板很适合承受相对高的 负载并最终也适合于建筑。例如,作为围绕浴缸和淋浴基座的壁的支承元 件的安装使得能够直接铺瓷砖或抹灰/涂镀。层压也使用专用砂浆将织物紧固或粘接在硬质泡沫板上而进行。这些砂浆基于7j^更和固化砂浆体系, 一般使用专用水泥砂浆。这种类型的织物 层压尤其使得能够在以这种方法制备的硬质泡沫支承元件上直接铺瓷砖或抹灰/涂镀。所述织物增强使得硬质泡沫支承元件具有高劲度,因此它们还能够以 薄壁形式使用,即作为具有低层厚的板使用。特别是在其中建筑不必满足严格要求的应用中,使用层厚低于10mm的硬质泡沫支承元件。硬质泡沫支承元件的织物增强或织物层压如果通过机器来进行通常具 有相对大的厚度石更质泡沫板借助刮刀系统在传送带上用通常是所述专用 砂浆中的一种的粘合剂涂覆。增强性织物随后自动置入新鲜砂浆床中。在 下一步骤中,除去过量粘合剂以达到规定层厚。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板l51^ 通过一个高温区以加速粘合剂或粘合砂浆的固化。这种自动化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为此使用的设备不能加工厚度小于 10mm的支承元件。因此,具有低厚度的织物层压硬质泡沫支承元件迄今为止不能通过机 器生产,因为低厚度非层压硬质泡沫芯不够硬,所以这些薄硬质泡沫芯元 件不适合于机器生产方法。在另一种人工生产中,层压织物首先置于硬质 泡沫芯元件的外表面。然后人工将专用砂浆涂抹在织物和泡沫芯上。也和 机器方法中 一样,织物通过专用砂浆随后的固化而永久固定于支*上。 在织物层压的一面固化之后,合适的话,相对的且没有层压的外表面最终 同样人工用织物增强。具有低于10mm的薄的总厚度的织物层压硬质泡沫支承元件的这种人 工生产极其耗费时间且因此增加了成本。此外,板质量因人工工艺步骤而 大为不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以以低成本和高产品质量生产且总厚度低于 10mm的织物增强硬质泡沫支承元件。该目的由完全通过机器生产的相应支承元件实现。 惊人地发现如所述生产的硬质泡沫支承元件不仅充分实现了该目的而硬质泡沫支承元件的所有常规应用领域。另外,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方 法也可以以实质上低于10mm的任意层厚且无严重废板率来生产硬质泡沫 支承元件,因此额外增加了经济效益以及板的种类。5在本申请硬质泡沫支承元件的一个优选方案中,该元件在两个表面上 都由织物增强。另外,优选芯为发泡聚苯乙烯和/或聚氨酯的硬质泡沫支承 元件,其中特别选用挤出芯。除了硬质泡沫支承元件,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其中支承元件与其生产方法紧密相关的变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变体,硬质泡沫支承元件应通过以下步骤生产a) 在厚度大于10mm的硬质泡沫芯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用织物增强,并I^b) 将由工艺步骤a)所得且至少一个面上由织物增强的硬质泡沫板切割成 厚度各自《10mm的单板,以及合适的话,c) 将两块由工艺步骤b)所得硬质泡沫板在没有织物增强的表面区域上相 互粘接从而得到在至少一个外表面上由织物增强且总厚度低于10mm 的硬质泡沫支承元件。在这种方法中,厚度大于10mm的硬质泡沫芯由于它们具有通过机器 织物增强所需的劲度而因此用作原料。根据本专利技术,厚度为10-60mm,尤 其为10、 20、 40或50mm的硬质泡沫板优选用于工艺步骤a)中。织物层 压在这些板的情况下可在板的一面但自然也可在板的两个外表面上进行。 然而,优选单面机器层压。在工艺步骤a)中织物层压后的硬质泡沫板随后由机器在其区域上切割 成所需厚度并且除薄泡沫层外与支承泡沫芯分离。在工艺步骤b)中,优选 将织物增强硬质泡沫板切割成厚度在每种情况下为<5mm的单板。得到所 需板厚度的这种切割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法进行。例如,如DE 199 06 225 Al中所述的切割装置可以在此作为参考。在至少一个面上织物层压并且切割成工艺步骤b)中尺寸的硬质泡沫板 的厚度小于10mm,尤其是《5mm。由于在一个面上织物层压,这些相对 薄壁的硬质泡沫支承元件尽管具有低的总厚度但是具有良好的劲度和强 度。工艺步骤b)中的切割程序使得能够得到在一个外表面上织物增强并且 具有〈10mm的所需总厚度的硬质泡沫支承元件。由这种方法生产的单面层 压支承元件由于其已通过增强所达到的劲度而可以用织物或砂浆通过机器以^^知方法在所得切割表面上另外涂覆。这得到在两个面上都层压且全部 通过机器生产的硬质泡沫板。然而,为了达到小于10mm的限定厚度,也可以在附加的工艺步骤c) 中将在一面层压并且各自厚度小于10mm的支承单元在其区域上相互粘接 以得到总厚度〈10mm并且最终在两个相对外表面上层压织物的硬质泡沫 支承元件。在这个最后提及的变体中,在一个面上织物增强的硬质泡沫板在工艺层压织物并且具有小于10mm的所需总厚度的硬质泡沫板。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上文已经阐明为有利的变体另外由源于具有不同 层厚的硬质泡沫板的硬质泡沫板在工艺步骤c)中相互粘接而实现。本专利技术对于织物增强或织物层压同样没有限制。然而,已经发现在工 艺步骤a)中使用合成织物和/或玻璃纤维织物进4亍层压是有利的。唯一的选 择标准是所需硬质泡沫板的所需劲度。为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根据本 专利技术认为是优选的玻璃纤维织物。为了将所选织物(其自然也可能是混合形式)固定或粘接于硬质泡沫板 上,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因此,工艺步骤a)中增强织物的固定应通过粘接 进行,优选借助粘合剂进行。为此可用的粘合剂为基于苯乙烯、丙烯酸酯、 丁二烯、乙酸乙烯酯、支链烷烃羧酸乙烯酯和乙烯以及无溶剂反应性树脂, 尤其是环氧树脂和聚氨酯的水分散体的那些。基于水硬以及非水硬无机粘 合剂如石灰、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总厚度<10mm的织物增强硬质泡沫支承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完全通过机器生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西格蒙德T塞姆林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建筑研究和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