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939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平地播种;播种后覆土成垄;施肥;覆膜。雨季到来之前,植物秸秆覆盖垄沟,覆盖前用乙草胺除草剂喷施垄沟。本方法可以减少土壤雨水径流量,降低土壤耕层水分蒸发量,提高花生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和荚果产量,实现节水增产的目的。

The cultivation method of water-saving dryland peanut mulching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e, especially the cultivation of a water saving and production increase in barrendryland coated peanut. Flat sowing; soil covering after sowing; ridge fertilization. Before the rainy season, the plant straw mulching furrow, sprayed by acetochlor herbicide before covering the furrow. The method can reduce the soil runoff, reduce the evaporation of soil water,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natural precipitation and pod yield of peanut,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ving water and increasing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特别是一种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黄淮海花生主产区常规的地膜覆盖栽培的种植规格为:垄距85cm-90cm,垄面宽55cm-60cm,垄高10cm-12cm,在垄上开2行深3-4cm的播种沟播种,垄上行距35cm-40cm,每穴播2粒种子,然后覆膜。这种种植方式由于花生垄较高,旱薄地栽培的花生极易受土壤干旱胁迫,影响花生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使用该方法,通过降低垄的高度和在垄沟内覆盖作物秸秆等,减少土壤雨水径流量,降低土壤耕层水分蒸发量,提高花生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和荚果产量,实现节水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平地播种;播种后覆土成垄;施肥;覆膜。平地播种时,行距设置为35cm-40cm、穴距17cm-19cm,每穴播2粒种子,播种后覆土成垄;起垄时垄内包施钾肥;覆膜;雨季到来之前,植物秸秆和/或麦糠覆盖花生垄沟,覆盖前用乙草胺除草剂喷施垄沟。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具体来说,包括如下步骤:(1)花生按照行距35cm-40cm、穴距17cm-19cm,平地播种;(2)播种后覆土3-4cm,成高3-4cm的垄,垄面宽55cm-60cm,覆土起垄的同时把钾肥包施在垄内,钾肥用量比常规用量增加20-30%;(3)常规方式覆膜;-->(4)雨季到来之前,每亩用300kg-400kg植物秸秆和/或麦糠覆盖花生垄沟,覆盖前用乙草胺除草剂每亩30-40ml(有效成分折100%计,以下同。)加水30kg喷施垄沟。所述植物秸秆可以为麦秸、高粱秸等各种植物秸秆,可以单独一种秸秆覆盖,也可以几种秸秆混合或秸秆和麦糠混合在一起覆盖。本专利技术所用乙草胺除草剂市售可得。与常规栽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的优点在于:(1)花生由起垄播种改为平地播种,播种后覆土成垄,垄高由10-12cm降低到3-4cm。垄面高度的降低减少了土壤蒸发表面积,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减少了花生受土壤干旱胁迫的机率。同时免去了花生起垄的工序,简化了田间作业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2)麦糠或麦秸覆盖不仅可以减缓土壤水分径流速度,减少雨水流失,同时能有效降低垄沟土表层水分蒸发速度,保持土壤水分。另外,麦糠或麦秸腐烂后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对提高旱薄地肥力,增加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有很好的作用,有利于持续提高旱薄地花生产量。(3)麦糠覆盖可以抑制花生垄沟杂草的生长,省去田间除草的工序。使用该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栽培花生,当年可使花生生长期内土壤耕作层含水量平均提高4.2%-6.0%,单株果数增加12.2%-21.4%,饱果率增加3.0%-4.0%,出仁率增加1.1%-3.1%,花生产量提高10.2%-13.7%;连续3年采用该专利技术可使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2.8%-5.0%,根系活力提高11%,花生生长期内土壤耕作层含水量提高5.7%-6.3%,单株果数增加13.7%-22.4%,饱果率增加4.8%-6.9%,出仁率增加2.8%-5.3%,花生荚果产量增加13.5%-16.9%,各项数据均比第一年使用时有所提高,表明连续使用该方法效果更好。具体实施方式为清楚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的技术特点,下面结合实际例子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传统技术:垄距85cm,垄面宽55cm,垄高10cm,每亩施钾肥7kg。本专利技术所述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1)花生按照行距35cm、穴距17cm,平地播种;(2)播种后覆土3cm,成高3cm的垄,垄面宽55cm,垄距85cm,覆土起垄的同时把钾肥包施在垄内,钾肥用量8.5kg/亩,比常规用量增加21.4%;(3)常规方式覆膜;(4)6月28日,每亩用300kg的麦糠覆盖花生垄沟,覆盖前用乙草胺乳油每亩30ml(有效成分折100%计),加水30kg,喷施垄沟。表1:该专利技术当年对0-15cm耕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表1(2004年)由表1可知,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相对于传统的垄作栽培方法,当年使用后花针期土壤含水量增加0.9%-1.2%,结荚期增加4.0%-7.9%,收获期增加7.4%-9.1%,全生育期平均增加4.2%-6.0%。表2:该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当年对水分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表2(2004年)由表2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相对于传统的垄作栽培方法,当年使用后水分利用率有所增加,产量增加10.2%-13.7%。表3:该专利技术当年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表3(2004年)由表3可知,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相对于传统的垄作栽培方法,当年使用后单株果数增加12.2%-21.4%,饱果率增加3.0%-4.0%,出仁率增加1.1%-3.1%。-->实施例2传统技术:垄距90cm,垄面宽60cm,垄高10cm,每亩施钾肥7kg。本专利技术所述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1)花生按照行距40cm、穴距19cm,平地播种;(2)播种后覆土4cm,成高4cm的垄,垄面宽60cm,垄距90cm,覆土起垄的同时把钾肥包施在垄内,钾肥用量9.1kg/亩,钾肥用量比常规用量增加30%;(3)常规方式覆膜;(4)6月30日,每亩用400kg的麦秸覆盖花生垄沟,覆盖前用乙草胺乳油每亩40ml(有效成分折100%计),加水30kg,喷施垄沟。表4:该专利技术当年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表4(2004年,莱西试验站)由表4可知,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相对于传统的垄作栽培方法,当年使用后单株果数增加12.5%-21.1%,饱果率增加3.1%-3.8%,出仁率增加-->1.1%-3.0%。实施例3传统技术与专利技术技术栽培方法同实施例1。连续三年使用该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由表5可知本方法对土壤理化性状、有机质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表5(2006年)由表5可知,相对于传统栽培模式,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土壤的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相应增加2.8%-5.0%,其中0~15厘米土层有机质含量也有所增加,土壤中下层的根占整个耕层根系重的比例增加,根系活力提高11%。由表6可知该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对0-15cm耕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表6(2006年)-->由表6可以得知,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相对于传统的垄作栽培方法,连续使用3年后花针期土壤含水量增加2.9%-3.1%,结荚期增加7.9%-11.0%,收获期增加4.9%-6.4%,全生育期平均增加5.7%-6.3%。各项数据均比使用1年时有所提高,说明连续使用该方法效果更好(表6)。由表7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对水分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表7(2006年)由表7可知,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相对于传统的垄作栽培方法,连续使用3年后水分利用率有所增加,产量增加13.5%-16.9%。由表8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表8(2006年)-->由表8可知,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相对于传统的垄作栽培方法,连续使用3年后单株果数增加13.7%-22.4%,饱果率增加4.8%-6.9%,出仁率增加2.8%-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平地播种;播种后覆土成垄;施肥;覆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平地播种;播种后覆土成垄;施肥;覆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其特征是:所述施肥为起垄时垄内包施钾肥,钾肥用量比常规用量增加20-3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其特征是:所述播种是按行距35cm-40cm、穴距17cm-19cm,每穴播2粒种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旱薄地覆膜花生节水增产栽培法,其特征是:所述播种后覆土成垄是指播种后覆土3-4cm,垄高3-4cm的垄,垄面宽5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才斌郑亚萍冯昊孙学武吴正锋孙奎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