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电线进行着色的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91193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电线进行着色的设备和方法,以使得着色材料能快速地干化,且防止着色材料从电线外表面上脱落掉,从而能可靠地对电线进行识别,并能容易地改变着色图案。着色设备(1)对沿移动方向P移动的电线(5)的外表面(5a)进行着色。着色设备(1)包括转辊构件(31)、以及第一到第十二喷射单元(40A到40L)。转辊构件(31)的外周壁面(31a)与电线(5)的外表面(5a)相接触,且随着电线(5)的移动而转动。第一到第十二喷射单元(40A到40L)可将颜色互不相同的着色材料喷射到转辊构件(31)的外周壁面(31a)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沿一个方向移动的电线的外表面进行着色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介绍
多种电子装置在机动车上被安装为移动式单元的形式。因而,在机动车上设置有 线束,用于从电源向这些电子装置传输电力、以及从计算机向电子装置发送控制信号。线束 包括多根电线和连接到电线端头上的连接器。电线具有导电的芯线和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的包覆层,包覆层包覆着芯线。这样 的电线是所谓的被覆线。连接器包括接线端配接件和其中容纳着接线端配接件的连接器壳 体。接线端配接件是由到导电金属片或类似部件构成的,其被连接到电线的端部上,并与电 线中的芯线实现电路连接。连接器的壳体是由电绝缘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其被制为箱形的 结构。当连接器壳体被连接到电子装置上时,各条电线通过接线端配接件与对应的电子装 置实现连接,线束由此可将电力和信号发送给各个电子装置。当对线束进行组装时,首先将电线切割成特定的长度段,然后,在将靠近电线端部 的包覆层去掉之后,将接线端配接件连接到电线的端部上。可按照需要将某根电线与另一 电线连接起来。而后,将接线端配接件插入到连接器壳体中,由此将线束组装起来。线束中的电线必须要在几个方面区别开,这些方面包括芯线的尺寸、包覆层的材 料(涉及到取决于耐热性能的材料替换)、以及用途方面。用途方面例如是指气囊、制动 防抱死系统(ABS)、控制信号线、以及机动车中使用电线的系统-譬如传动系统。因而,用在 线束中的电线的外表面需要由着色设备进行着色,以便于识别这些电线的用途(例如可参 见专利文件1和2)。专利文件1中所公开的电线着色设备被安装在电线切割机上。电线切割机在将电 线沿纵长方向移动之后将其切割成规定的长度段。用于电线的着色设备包括多个喷射单 元、以及具有抽吸单元的导管。喷射单元按照预定的着色图案喷射出具有不同颜色的色料。 在电线的移动方向上,导管被布置在着色设备的下游位置处。在电线切割机使电线在纵长上移动的同时,具有上述结构的电线着色设备利用喷 射单元将色料按照所述的着色图案淀积在电线的外表面上,然后,再在导管中对色料进行 充分的干化。专利文件2中公开的电线着色设备包括用于使电线在其纵向上移动的移动单元、 用于容纳着着色液体的容罐、输送转辊、着色转辊、以及刮刷器。输送转辊被可转动地支撑 着,且输送转辊的一部分被浸没到容罐内容盛的着色液体中。着色转辊被转动地支撑着,其 被布置在输送转辊的上侧、电线的下侧,且与输送转辊与电线都进行接触。在着色转辊的外 周壁面上制有多个凹窝。在电线的移动方向上,刮刷器位于着色转辊的下游位置。刮刷器 具有用于使电线穿过的孔洞,其将电线外表面上多余的着色液体刮除掉。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线着色设备中,输送转辊在将着色液体沉积到其外周壁面上 的同时进行转动,以便于将着色液体引导到着色转辊上的凹窝中。然后,在移动单元将电线在纵向上移动的同时,着色转辊将位于凹窝中的着色液体淀积到电线的外表面上。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4-134371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3-303524近些年来,考虑到环境问题,对快干型溶剂进行替换的需求变得迫切起来,其中的 快干型溶剂例如是甲苯,希望用水性溶剂或酒精溶剂来作为色料的溶剂,以替换快干型溶 剂。使用水性溶剂或酒精溶剂的此类色料的干化时间要长于使用快干型溶剂的色料。在专利文件1所公开的着色设备中,在电线切割机对电线移动的同时,喷射单元 进行喷射而将着色材料淀积到电线的外表面上。因而,如果着色材料的溶剂是水性或酒精 性溶剂,则在着色材料完全干化之前,如果电线接触到周围的构件,未干化的着色材料就可 能沾附到诸如用于移动电线的转辊等构件上,从而从电线上脱落下去。结果就是,淀积在电 线上的着色材料可能是不均勻的、或者被部分地去除掉,而沾附到转辊上的着色材料则可 能再次淀积到电线的外表面上。因而,由于出现了如下的问题电线上的着色图案与预定的 图案是不同的,所以,造成对电线的识别变得困难了。另外,在专利文件2所公开的着色设备中,如果改变着色图案的形状或布局,就必 须要改变凹窝的形状或着色转辊的布局。结果就是,出现了如下的问题由于必须要制备另 一个着色转辊、并更换着色转辊,生产成本和人工投入增加了。还出现了如下的问题如果 改变着色图案的颜色,就应当改变容罐内的着色液体,这也增大了人工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 对电线进行着色的设备和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能快速地将着色材料干化,防止其从电线的外 表面脱离掉,由此能可靠地识别电线,且能容易地改变着色图案。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1,本申请提供了 一种用于对沿一个方 向移动的电线的外表面进行着色的设备,其包括转辊构件,该构件的外周壁面与电线的外表面相接触,且该构件随着电线的移动 而转动;以及喷射单元,其用于将着色材料喷射到转辊构件的外周壁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2,本申请提供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电线进行着 色的设备,其中,设置了多个喷射单元,用于向转辊构件的外周壁面喷射颜色互不相同的着 色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3,本申请提供了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对电线进行着 色的设备,其中,喷射单元被布置在转辊构件的环周方向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4,本申请提供了如权利要求1到3之一所述的、用于对电 线进行着色的设备,其中,在转辊构件的外周壁面上制有环周方向的沟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5,本申请提供了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对电线进行着 色的设备,其中,在与电线纵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沟槽;以及设置了用于使转辊构件在与纵向相垂直方向上移动的驱动单元,由此使得各个沟 槽可移近或远离对应的喷射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对沿一个方向移动的电线的外 表面进行着色的方法,其包括步骤将着色材料喷射到转辊构件的外周壁面上;在转辊构件的外周壁面与电线外表面接触的同时,使转辊构件随着电线的移动而 转动;以及将着色材料蹭擦到电线的外表面上,以对电线进行着色。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着色设备包括转辊构件,其外周壁面与电线的外 表面相接触,且被布置成随着电线的移动而转动;以及用于将着色材料喷射到转辊构件的 外周壁面上的喷射单元。因而,当转辊构件转动时,着色材料将被蹭擦到电线的外表面上, 且位于电线外表面上的着色材料被流延为非常薄的均勻薄膜形状,由此对电线的外表面进 行了着色处理。因而,可显著地缩短着色单元的干化时间,进而可使用用水性溶剂或酒精溶 剂取代甲苯等快干溶剂的着色剂。从而可制出环境友好型的电线。另外,一般情况下,在使用含有水性溶剂或酒精溶剂的着色材料时,为了快速地干 化该着色材料,设置有多个喷射单元,这些喷射单元在同时喷射同样颜色的色料,且减小从 喷射单元喷出的液滴的大小。但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利用一个喷射单元和转辊构件就显著缩短 了干化时间。因而,可减少喷射单元的数目,并降低了成本。另外,不必设置用于对着色材 料进行干化的干燥装置,从而可以使用于对电线进行着色的设备实现小型化。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多个喷射单元,用于将颜色互不相同的着 色材料喷射到转辊构件的外周壁面上。因而,仅通过从这些喷射单元中进行选择、并驱动那 些喷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镰田毅杉村惠吾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