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阱的端盖电压控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84503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质谱仪的离子阱具有导电的中央电极,该中央电极具有从第一开放端延伸到第二开放端的孔径。导电的第一电极端盖布置为与第一开放端相邻,从而在第一端盖和中央电极之间形成第一固有电容。导电的第二电极端盖布置为与第二开放端相邻,从而在第二端盖和中央电极之间形成第二固有电容。第一电路将第二端盖耦接到参考电势。产生AC俘获信号的信号源被耦接到中央电极。响应于通过第一固有电容和第一电路对俘获信号的分压,将激励信号加压于第二端盖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子阱、离子阱质谱仪,且更具体地,涉及针对在质谱化学分析中使用 的离子阱的控制信号生成。
技术介绍
使用离子阱是执行质谱化学分析的一种方法。离子阱使用由一个或多个驱动信号 产生的动态电场从测量样本中动态地俘获离子。通过改变俘获离子的电场的特性(例如, 幅度、频率等),对应于它们的质量-电荷比率(质量(m)/电荷(ζ))将离子选择性地弹出。 关于离子阱质谱测定法的更多背景信息可以在Raymond Ε. March等人所著的“Practical Aspects of Ion Trap MassSpectrometry”中找到,这里通过引用将其并入。Ramsey等人在美国专利编号6,469,298和6,933,498 (以下称为“Ramsey专利”) 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子的质谱化学分析的亚毫米离子阱和离子阱阵列。在美国专利编号 6,469,298中描述的离子阱包括具有孔径的中央电极;一对绝缘体,均具有孔径;一对端 盖(end cap)电极,均具有孔径;耦接到中央电极的第一电子信号源;以及耦接到端盖电极 的第二电子信号源。中央电极、绝缘体、和端盖电极按照三明治构造结合成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阱,包括:导电的环形中央电极,具有从第一开放端延伸到第二开放端的第一孔径;信号源,在第一和第二端子之间产生具有至少一个交流(AC)分量的俘获信号,其中第一端子耦接到中央电极,而第二端子耦接到参考电压电势;导电的第一电极端盖,布置为与中央电极的第一开放端相邻并且耦接到参考电压电势,其中在第一电极端盖的表面与中央电极的第一开放端的表面之间形成第一固有电容;以及导电的第二电极端盖,布置为与中央电极的第二开放端相邻并且利用第一电路耦接到参考电压电势,其中在第二电极端盖的表面与中央电极的第二开放端的表面之间形成第二固有电容,其中响应于通过第二固有电容和第一电路的阻抗对俘获信号的分压,将俘获信号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维拉弗蒂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