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481149 阅读:5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由电子标签、现场监控测量装置和管理系统软件组成;电子标签安装在输变电设备上;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集RFID识别、GPS全天候实时定位、无线通信、全状态量测量、信息安全、工业控制等于一体,对输变电设备进行实时识别跟踪、运行数据采集,智能诊断和状态报警,现场监控测量装置与管理系统软件通过以太网等通讯方式进行实时数据交互;通过管理系统软件的各个模块实现对输变电设备的实时监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使电力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变得透明,将提高设备管理管理的效率,提高电力资产运行的透明度和数据的完整性,充分发挥电力设备的使用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管理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全 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国内外,供电企业都属于资产密集型企业,电力资产数量庞大。现有技术中,电 力企业采用的对电力设备管理系统多为资产管理系统,对与电力设备的生命周期,即电力 设备得运行、顺坏以及更新等情况并没进行实时监控。因此,需要一个有效的电力设备全生命管理可以使电力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变得 透明,将提高设备管理管理的效率,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透明度和数据的完整性,充分发挥 电力设备的使用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系统,实现对输变电设备的实时监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基于物联网 技术的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由电子标签、现场监控测量装置和管理系统软件三 部分组成;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在母线、断路器、变压器、避雷器及电容电抗等输变电设备上, 作为实施跟踪识别上述输变电设备的标识,通过的标识输变电设备上的电子标签,可以实 施其跟踪识别;所述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集电子标签识别、GPS全天候实时定位、无线通信、全状态 量测量、信息安全、工业控制于一体,对母线、断路器、变压器、避雷器及电容电抗等输变电 设备进行实时识别跟踪及运行数据采集,并上述输变电设备进行智能诊断和状态报警,通 过以太网/光纤/3G无线通讯方式实时与管理系统软件交互;所述管理系统软件的业务操作为设备台账管理、设备状态数据实时监控、操作人 员权限管理、巡检任务制定、任务分发下派遣、下载任务数据、时实巡检监控、设备隐患问题 提示处理方案、数据查询、数据统计、电子标签管理等操作,通过以太网/光纤/3G无线通讯 方式实时与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通讯,实现对输变电设备的实时监控。作为具体化,现场监控测量装置包括电子标签识别模块、GPS全天候实时定位模 块、无线通信模块、全状态量测量模块、信息安全模块、工业控制模块。作为具体化,管理系统软件包括以下软件模块设备台账管理模块、设备状态数据 实时监控模块、操作人员权限管理模块、巡检任务制定模块、任务分发下派遣模块、下载任 务数据模块、时实巡检监控模块、设备隐患问题提示处理方案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数据统 计模块、电子标签管理模块。作为具体化,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通过电子标签识别模块识别安装在输变电设备上的电子标签,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对输变电设备的实时跟踪识别。作为具体化,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通过GPS全天候实时定位模块对自身及周边所辖 的输变电设备进行定位。作为具体化,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集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辖的输变电设备通讯, 通过全状态量测量模块、信息安全模块、工业控制模块对所辖的输变电设备实施全状态量 的测量、运行数据采集、智能诊断和状态报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基 于目前最先进的电子技术、自动识别技术、通讯技术、地理信心技术和计算信息处理技术以 完成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使电力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变得透明,将提高设备管理 管理的效率,提高电力资产运行的透明度和数据的完整性,充分发挥电力设备的使用效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由RFID电 子标签、现场监控测量装置和管理系统软件三部分组成。所述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母线、断路器、变压器、避雷器、电容电抗等输变电设备 上,作为这些输变电设备的标识,可以实施跟踪识别。所述现场监控测量装置包括电子标签识别模块、GPS全天候实时定位模块、无线通 信模块、全状态量测量模块、信息安全模块、工业控制模块。现场监控测量装置对母线、断路 器、变压器、避雷器、电容电抗等设备进行实时识别跟踪、运行数据采集,智能诊断和状态报 警,通过以太网/光纤/3G无线通讯方式实时与管理系统软件交互。所述管理系统软件包括设备台账管理模块、设备状态数据实时监控模块、操作人 员权限管理模块、巡检任务制定模块、任务分发下派遣模块、下载任务数据模块、时实巡检 监控模块、设备隐患问题提示处理方案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数据统计模块、电子标签管理 模块,通过以太网/光纤/3G无线通讯方式实时与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通讯。本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是第一步,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通过电子标签识别 模块能够识别安装在输变电设备上的RFID电子标签,从而实现对设备的实时跟踪识别。第 二步,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集具有GPS定位功能,对自身及周边所辖的输变电设备进行定位。 第三步,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时与所辖的输变电设备通讯,并通过全状 态量测量模块、信息安全模块、工业控制模块对输变电设备实施全状态量的测量、运行数据 采集、智能诊断和状态报警。第四步,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集具有无线通讯能力,通过以太网/ 光纤/3G无线等多种通讯方式实时与管理系统软件交互,将上述数据发送到数据转发服务 器,数据转发服务器将数据转发给系统服务器并存储系统数据库。第五部,系统同服务器收 到数据后,各个工作站通过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各种日常业务操作设备台账管理、设备状态 数据实时监控、操作人员权限管理、巡检任务制定、任务分发下派遣、下载任务数据、时实巡 检监控、设备隐患问题提示处理方案、数据查询、数据统计、RFID标签管理等操作,通过以太网/光纤/3G无线通讯方式实时与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通讯,实现对输变电设备的实时监控。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基于目前最先进的电 子技术、自动识别技术、通讯技术、地理信心技术和计算信息处理技术以完成输变电设备全 生命周期管理,使电力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变得透明,将提高设备管理管理的效率,提高电 力资产运行的透明度和数据的完整性,充分发挥电力设备的使用效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由电子 标签、现场监控测量装置和管理系统软件三部分组成,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在母线、断路器、变压器、避雷器及电容电抗等输变电设备上,作为 实施跟踪识别上述输变电设备的标识;所述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集电子标签识别、GPS全天候实时定位、无线通信、全状态量测 量、信息安全、工业控制于一体,对母线、断路器、变压器、避雷器及电容电抗等输变电设备 进行实时识别跟踪及运行数据采集,并上述输变电设备进行智能诊断和状态报警,通过以 太网/光纤/3G无线通讯方式实时与管理系统软件交互;所述管理系统软件的业务操作为设备台账管理、设备状态数据实时监控、操作人员权 限管理、巡检任务制定、任务分发下派遣、下载任务数据、时实巡检监控、设备隐患问题提示 处理方案、数据查询、数据统计、电子标签管理等操作,通过以太网/光纤/3G无线通讯方式 实时与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通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其特 征在于现场监控测量装置包括电子标签识别模块、GPS全天候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变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由电子标签、现场监控测量装置和管理系统软件三部分组成,所述电子标签安装在母线、断路器、变压器、避雷器及电容电抗等输变电设备上,作为实施跟踪识别上述输变电设备的标识;所述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集电子标签识别、GPS全天候实时定位、无线通信、全状态量测量、信息安全、工业控制于一体,对母线、断路器、变压器、避雷器及电容电抗等输变电设备进行实时识别跟踪及运行数据采集,并上述输变电设备进行智能诊断和状态报警,通过以太网/光纤/3G无线通讯方式实时与管理系统软件交互;所述管理系统软件的业务操作为:设备台账管理、设备状态数据实时监控、操作人员权限管理、巡检任务制定、任务分发下派遣、下载任务数据、时实巡检监控、设备隐患问题提示处理方案、数据查询、数据统计、电子标签管理等操作,通过以太网/光纤/3G无线通讯方式实时与现场监控测量装置通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锋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