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交通仿真中行人行为仿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8109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微观交通仿真中行人行为仿真方法,首先,用智能体技术及高层仿真体系结构/运行环境建立交通环境模型及各种行为原子模型集合;其次,建立各交通实体智能体与所属路段及路段交叉口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逻辑关系;然后,通过行人智能体与交通环境的通信,获取交通环境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知识过滤并重组为内部概念表示,通过信念、期望及目标技术对环境及自身愿望进行推理,得到行人需要执行的进一步行为计划;最后,执行该行为计划,形成一个仿真步长,从而实现行人行为的有效仿真。本发明专利技术加速仿真系统行为计划的产生,同时,推理出的行为特征对行人行为的仿真比较贴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计算机应用
的方法,具体是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交通复杂程度急剧增大,解决现实交通问题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同时在实际环境中操作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使得寻求优化方案的难度加大,甚至不可行。此时,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交通仿真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它不仅可以复现交通流时空变化的技术、为交通道路设计规划提供技术依据,而且可以对各种参数进行比较和评价,为交通规划、交通指挥及交通警急状况的应急处理方案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在交通仿真环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仿真实体则是交通环境中的行人,行人的行为仿真方法是否有效是影响仿真准确性及仿真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当前智能体技术能够很好的对行人的行为进行很好的仿真描述,并且在各种对自主计算,自治能力需求强的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利用智能体技术对大规模复杂交通环境以及发生灾难情况下行人紧急疏散时行人行为进行仿真能够很好的满足仿真的需求,并能为道路规划及交通疏散方案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魏明等在《系统仿真学报》(JOURNAL OF SYSTEMSIMULATION)2003年第8期1179到1187页上发表的“交通仿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中提到,国内外各种典型的仿真方法中基本上属于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对交通环境的某一个侧面、某一个局部进行仿真,如CORSIM(美国联邦公路局开发的微观仿真系统)和PARAMICS(苏格兰开发的道路网方面的仿真系统),其不足在于不能很好地为紧急情况疏散及大型集会中交通指挥调度提供有效的行人行为预测依据。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复杂交通环境中行人的适应性、灵活性、交互性,对复杂交通环境中行人的行为进行仿真,对各种行为及特征进行参数化,是行人行为仿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交通仿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其能够在仿真环境中提供行人精确的行为仿真,对大规模的交通灾难人员疏散指挥及新型复杂交通集散中心的规划设计,提出有效的辅助决策依据,避免交通灾难中的人员伤亡及降低规划设计的成本。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首先用Agent(智能体)及高层仿真体系结构/运行环境(HLA/RTI)建立交通环境模型及各种行为原子模型集合;其次,建立各交通实体Agent与所属路段(link)及路段交叉口(node)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逻辑关系;然后,通过交通实体Agent与交通环境的通信,获取交通环境信息,对该信息进行知识过滤并重组为内部概念表示,通过信念、期望及目标技术(BDI技术)对环境信息及自身愿望信息进行推理,得到行人需要执行的进一步行为计划;最后执行该行为计划,形成一个仿真步长,从而实现行人行为的有效仿真。所述建立交通环境模型,是指每个交通实体通过把自身的位置及状态信息汇报给相应的路段或路段交叉口,然后在路段及路段交叉口收集完整了本区域的所有交通实体信息后,再向高层仿真体系结构/运行环境请求时间推进,在高层仿真体系结构/运行环境得到所管辖的所有路段及路段交叉口推进请求后,把准许推进请求发送给各路段及路段交叉口,然后路段及路段交叉口再把环境信息发送给自己所管辖的交通实体,这个过程称为仿真的一个步长,这里所有的交通实体及路段、路段交叉口都采用Agent进行仿真实现,这就完成了交通环境模型的建立。所述路段和路段交叉口,是从所选交通仿真场景中划分出的,其中每两个路段交叉口之间如果双向通行的话,则在这两个路段交叉口之间有两个路段,它们方向恰好相反,如果只有一个通行方向,则只有一个路段,方向与通行方向一致,每个路段和路段交叉口都是一个仿真子区域,通过把每个路段和路段交叉口设置成为一个联邦成员的方式,并以Agent进行实现,通过高层仿真体系结构/运行环境把各个路段和路段交叉口联邦成员互联在一起,同时设定好时间同步推进策略。所述交通实体Agent,由各种交通实体产生器产生出来,并且各个交通实体Agent以Agent通信语言通信(ACL)的方式加入到所属的路段或者路段交叉口中,建立起管理与被管理的逻辑关系。交通实体通过相应的路段及路段交叉口进行信息共享和交互,包括交通实体把自身的位置、前方方向、当前行进速度信息汇报给所属的路段或路段交叉口,路段及路段交叉口再把收集到的环境信息发送给各个交通实体Agent。所述高层仿真体系结构/运行环境,负责各个路段与路段交叉口之间的时间同步,以及交通实体在路段和路段交叉口之间的转移。所述行为原子模型,是指行人Agent在交通环境中所做的各种动作,比如左转,右转,前进,后退,快速前进,快速后退,随机行走,紧急身体避让等,针对人群的特征,定义好各种行为的产生位移,速度等,该原子行为模型构成由后续信念、期望及目标技术产生的行为计划。所述的通信,是指通过Agent通信语言(ACL)实现行人Agent与路段、路段交叉口及除行人Agent外的交通实体进行通信,通信数据包括从路段和路段交叉口接收交通仿真环境信息数据,以及获取公交车能够上客信息,这些数据通过打包成Agent通信语言的信息包进行发送。所述的信息过滤与重组,是指行人Agent通过内部概念表示来指示仿真环境信息,所有行人Agent都需要感知外界的邻近信息,这些信息为行人Agent内部的概念表示。信息过滤与重组负责对接收到的环境信息根据行人Agent的视野及感观范围进行过滤同时重新组织成为行人Agent内部能识别的概念知识,为后续的信念、期望及目标技术决策做准备。行人Agent内部概念表示模块定义了统一的概念表示,存取、更新和访问方式,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加工器,并产生需要的知识,推动信念、期望及目标技术的决策。所述的信念、期望及目标技术,是指根据内部概念表示及自身愿望信息按照行人Agent内部已经存在的推理规则进行匹配,导出进一步要执行的动作,要执行的行为计划由一系列的原子行为构成。如看到前面有车辆正面开来,则紧急避让。信念、期望及目标技术在行人Agent内部充当引擎的作用,是行人Agent一切行为的依据及动力。所述的行为计划执行,是指根据信念、期望及目标技术产生的行人Agent行为计划,依次执行行人Agent行为计划中的每个原子行为,这就完成了一个行人行为从获取信息到行为动作的执行过程,最后汇报行人Agent位置及状态数据,同时也可以在这时给其它交通实体发送数据,比如登上公交车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由于利用信息的过滤与重组,使得信息的数量及通信负载得到了降低,采用原子行为模型的预先建立,加速了行为计划的快速产生,同时,通过信念、期望及目标技术对信息的推理,推理出的行为特征对行人行为的仿真比较贴切。本专利技术结合了行人行为学及Agent在仿真具有高自主及自治能力对象优点,从而能够获得较高的准确率和非常快的速度。本专利技术能够在有高性能计算资源的情况下,能够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对大规模的交通灾难人员疏散指挥及新型复杂交通集散中心的规划设计,根据行人行为的准确仿真提出有效的辅助决策依据,避免交通灾难中的人员伤亡及降低规划设计的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观交通仿真中行人行为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用智能体及高层仿真体系结构/运行环境建立交通环境模型及各种行为原子模型集合;    其次,建立各交通实体智能体与所属路段及路段交叉口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逻辑关系;    然后,通过行人智能体与交通环境的通信,获取交通环境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知识过滤并重组为内部概念表示,通过信念、期望及目标技术对环境及自身愿望进行推理,得到行人需要执行的进一步行为计划;    最后,执行该行为计划,形成一个仿真步长,从而实现行人行为的有效仿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建焜黄林鹏曹健李明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