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龙专利>正文

婴儿车的改进结构及其婴幼儿安抚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801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婴儿车的改进结构及其婴幼儿安抚座椅,所述的婴儿车包括由座椅、摇动装置以及推车骨架组成;其中座椅具有安全带、遮篷以及提把,可卸下单独做汽车安全座椅用途或机动性高的提篮式婴儿座椅使用,在座椅下方结合有摇动装置,为设有一采用连动杆前后位移带动偏心杆做圆周运动的活动座,如此使座椅随着活动座做前后与上下交互摇摆,座椅与摇动装置下为一包覆的推车骨架,乃由具弧曲流线感的骨架组成由侧视观之呈“人”字状,并预定位置布设有四个轮子,所述的推车骨架可在无结合座椅与摇动装置时以侧边枢轴为中心,将前、后侧骨架向上收折,以减少收纳空间浪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嬰儿成长过程中,在居家至户外普遍会使用到的物品,如汽车安全座 椅、嬰儿摇床、幼儿推车等,由于这类物品属阶段性用途,虽彼此间各具基本 功能而不重叠,但在同一阶段中却会同时有需求而必须用到,因此,对于家中 有新生儿的使用者来说,几乎都会全部购买,相对也造成部分家庭不小的开销 与负担,即使分阶段购买,使支出金额能被分摊,但也会因每种物品都具有一 定体积而造成收纳摆放上的不易。有鉴于此,本技术设计人特秉持着研究创新、服务大众的精神,精心 设计出一种崭新的婴儿车组合结构,以完全改善上述问题,并提升婴儿车的实 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的改进结 构及其婴幼儿安抚座椅,以达成集提供嬰、幼儿的安抚摇椅、汽车安全座椅以 及幼儿推车三种功能用途于一体的设计,以同时满足婴儿在居家到户外所用物 品,并达到一物选择与组合的多元化使用功效,不仅能减少支出负担,又能有 效地减少个别物品所占用的收藏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嬰儿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椅,具有安全带、遮篷以及提把,可单独做汽车安全座椅用途或机动 性高的提篮式婴儿座椅使用,并在底面设有一结合座;一摇动装置,结合在座椅下方,其设有一座体,在座体前、后端设有搭接 部,座体中央设有一空槽,且空槽内设有一可前后上下交互摇摆的活动座;以及一推车骨架,提供座椅与摇动装置的连带组合,由具弧曲流线型的骨架組 成,侧视观之呈"人,,字状,并在推车骨架预定位置布设有四个轮子,且在前、 后两轮子中央均设有活动的卡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婴幼儿安抚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椅,具有安全带、遮篷以及提把,且在底面设有一结合座;以及 一摇动装置,结合在座椅下方,其设有一座体,在座体前、后端设有搭接 部,座体中央设有一空槽,且空槽内设有一可前后上下交互摇摆的活动座。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使 座椅随着活动座做前后与上下交互摇摆,座椅与摇动装置下为一包覆的推车骨 架,乃由具弧曲流线感的骨架组成由侧视观之呈"人"字状,并预定位置布设 有四个轮子,所述的推车骨架可在无结合座椅与摇动装置时以枢轴为中心,将 前、后侧骨架向上收折,以减少收纳空间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婴儿车大部分解图; 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组合图3A、图3B分别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座椅结构的不同方向视图; 图4A、图4B分别是依据图3A、图3B分别的遮篷展开与收折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摇动装置结构图; 图5A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摇动装置局部结构图; 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安抚摇椅结构图; 图7A、图7B、图7C分别是依据图5的摇动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推车骨架结构图; 图9A、图9B分别是依据图8的推车骨架收折前、后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婴儿车1;座椅10;安全带11;遮篷12;提把13;枢轴 131;结合座14;结合孔141;摇动装置20;座体21;搭接部22;凹槽221; 横杆222;空槽23;圆孔231;长条孔232;连动杆233;偏心轴234;活动座 24;嵌合部241;推车骨架30;轮子31;卡座32;枢轴33。具体实施方式请配合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结合婴、幼儿安抚摇椅、汽车安全座椅以及幼儿推车三种功能用途于一体的设计;请接续参阅图3A、图3B ~图8所示所述的婴儿车1的组成包括有一座椅IO,如图3A、图3B所示,具有包含安全带ll、遮篷12以及提把13等单元,以具有乘坐时的高安全防护、以及挡风、遮阳、遮雨等效用,在所述的座椅10底面设有一结合座14,所述的提把13可利用两侧枢轴131为中心摆动,以提供遮篷12的收折或展开,如图4所示,所述的结合座14并具有一结合孔141,又所述的座椅10可单独做汽车安全座椅用途或机动性高的提篮式婴儿座椅使用;一摇,装置20,如图6所示,可与前述座椅10结合成为一婴、幼儿安抚摇椅型态,其设有一座体21,如图5所示在座体10前、后端设有相对凹槽221内设横杆222的搭接部22,中央设有一空槽23,内复设有一表面附具有嵌合部241的活动座24,可吻合上述结合孔141后旋转固定,使活动座24与结合座14組成一体,如图5A所示,所述的空槽23内壁两侧设有相对的圆孔231以及长条孔232,且提供一呈H型的连动杆233四端角分別嵌入在内,其中两端角在长条孔232内做前后位移,另两端角则与圓孔231内的偏心轴234相结合做圆周运动,使活动座24可做前后与上下'交互摇摆,如图7A、图7B、图7C所示;一推车骨架30,如图8所示,乃由具弧曲流线感的骨架组成由侧视观之呈"人,,字状,且预定位置布设有四个轮子31,在前、后两轮子31中央均设有活动的卡座32,可扣合上述摇动装置20座体21前、后端搭接部22的横杆222,使座椅10连带摇动装置20可组成一体,又如图9A、图9B所示,所述的推车骨架30不使用时,可以两侧骨架交叉联结的枢轴33为中心,将前、后侧骨架向上收折以缩小体积而不占空间;凭借上述以组成一完整的多功能婴儿车组合结构。依据上述的婴儿车l结构在实施上,可依使用者的实际需求选择单独的部分结构或组合结构使用;包括当使用者在室内时,可将座椅10与摇动装置20结合成一体而成为嬰、幼儿安抚摇椅,使躺坐在内的嬰、幼儿能凭借外力附加为动力提供的前后与上下交互摇摆作用,达到适时地安抚效果。当使用者外出欲与婴儿同行时,可考虑婴儿体重较轻与距离较短时,可选择单独使用座椅10,由于附具有提把13可方便手提,故机动性高且便利性也高; 反之,若体重较重且距离较长而需搭配交通工具时,也可将所述的座椅10装设 在汽车内,利用安全带固定,以形成汽车安全座椅型态。当使用者外出携同婴儿做伴时,也可选择釆用婴儿车型态,即将座椅IO、 摇动装置20以及推车骨架30依序结合成一体,便能将婴儿放在座椅10内,使 用者以手推推车骨架30达到外出的效用。由以上说明可知,本技术采用多种不同功能的单一物品组合而成的结 构,不仅能在整体组合完成后提供作为婴儿车使用,更能选择其中单一或两个 单元的组合型态,而分别提供作为汽车安全座椅或提篮式婴儿座椅以及婴、幼 儿安抚摇椅使用,不论是居家或户外,均可自由组合使用相当方便,也免除各 别购置单一功能物品时的高额金钱支出与负担,同时不使用时,更可分解各自 收纳,既方j更又不占空间。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杈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 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椅,具有安全带、遮篷以及提把,可单独做汽车安全座椅用途或机动性高的提篮式婴儿座椅使用,并在底面设有一结合座;一摇动装置,结合在座椅下方,其设有一座体,在座体前、后端设有搭接部,座体中央设有一空槽,且空槽内设有一可前后上下交互摇摆的活动座;以及一推车骨架,提供座椅与摇动装置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椅,具有安全带、遮篷以及提把,可单独做汽车安全座椅用途或机动性高的提篮式婴儿座椅使用,并在底面设有一结合座; 一摇动装置,结合在座椅下方,其设有一座体,在座体前、后端设有搭接部,座体 中央设有一空槽,且空槽内设有一可前后上下交互摇摆的活动座;以及 一推车骨架,提供座椅与摇动装置的连带组合,由具弧曲流线型的骨架组成,侧视观之呈“人”字状,并在推车骨架预定位置布设有四个轮子,且在前、后两轮子中央均设有活动的卡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