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对重的曳引轮式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0517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题是无对重的曳引轮式电梯,包括至少一部带有曳引轮的驱动机器(5);曳引绳索(3);在其轨道等上受到导引的电梯轿厢(2);在电梯轿厢(2)的一侧上的轿厢导轨,电梯轿厢支承在曳引绳索(3)上使得曳引绳索(3)在电梯轿厢(2)的一侧。电梯包括多个绳索滑轮模块,包括多个转向滑轮(32、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限定的无对重的牵引绳轮式电梯。更为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竖井空间的利用,而尤其是涉及通过 减少曳引机和其他部件所占据的空间来使所用空间最小化。
技术介绍
先前技术是,电梯的曳引系统可以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一侧。 一种这种先前技术的解决方案4皮露在PCT出版物WO 2006/043317中。已知还有多 种其他的曳引配置结构,其中轿厢是从两侧曳起的。上述的这些解决方案 包括多个缺点,诸如比方占据空间较大、难以装设、成本高、或者还有装 设緩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电梯中实现既便宜而又可靠的配置结构,节省尽可 能多的竖井空间而尤其是节省电梯竖井的底部空间,在此情况下获得了尽 可能大的竖井利用率,这在旧的建筑物中尤其是非常重要。目的在于获得 小而紧凑的结构,在铅直方向和在横截方向上尽可能良好地适合于电梯在 其轨道上所需要的和导轨线及其定位所确定的空间。在此情况下,目标是, 除了其他各项之外,通过部件的选定和定位使得电梯轿厢可能能够在底部 连同超速调节器的转向滑轮尽可能远地向下驱动,以及相应地在顶部连同 超速调节器尽可能远地向上驱动。本专利技术的一项目的因而是实现一种类型 的可靠电梯配置,其中曳引机可以基本上由一次装设的少量部件构成,使 得各部件的相互定位同时是紧凑的、精确的、安全的和易于安放的。本专利技术配置结构的其特征体现在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述者。本专利技术 的其他实施例的其特征体现在其他权利要求中所述者。 一些专利技术实施例还说明在本申请的说明书部分、权利要求和附图中。本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也可 以以下述权利要求以外的方式限定。
技术实现思路
也可以由若干单独的专利技术组 成,尤其是如果本专利技术是按照直接表述或隐含的子任务,或者从所取得的 优点或优点种类的角度来予以考查的话。在此情况下,包括在以下各项权 利要求中的 一些特性从各项单独专利技术概念的角度出发可能是多余的。同样, 结合本专利技术每一 实施例所表述的不同细节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配置的一项优点是,在电梯竖井底部不象现有技术中那样需要 那么多的空间。因此,更多的竖井空间可供用于贯穿竖井整个横截面的竖 井的高度方向。 一项优点因此是,在电梯竖井中,以及尤其是在竖井底部 中,节省了宝贵的空间。这种节省空间的需求尤其是出现在旧的建筑物中, 其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显著的优点。另一优点是,符合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可以 既用于建造新的电梯,也用于更新旧的解决方案,在此情况下,旧的而依 然可用的电梯零部件借助于所讨论的解决方案仍然可以予以利用。另 一优 点是,此种配置实施起来操作上可靠、简单而又便宜。 一项优点是,模块 结构使得能够包括多种附加功能而连同转向滑轮系统作为模块单元的一部 分,在此情况下,各种不同的功能/结构可以很快地一次连接于电梯。还有 一项优点是,由于各个转向滑轮的配设,用以配装多个电梯部件的空间留 在导轨之间,在此情况下,电梯制作得很紧凑。另外一项优点是,装设较 快。符合本专利技术的无对重的曳引轮式电梯包括带有曳引轮的驱动机器;曳引绳索;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支承在曳引绳索上使得曳引绳索在电梯轿 厢的一侧上;用于导引电梯轿厢的轿厢导轨,轿厢导轨位于电梯轿厢一侧。 此电梯包括多个绳索滑轮组,它们具有多个转向滑轮。采用这种结构可以 实现一或多项前面4是及的优点。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项实施例,电梯包括固定于电梯轿厢的绳索滑轮模块, 固定于电梯竖井或类似结构顶部的绳索滑轮模块,以及固定于电梯竖井或 类似结构底部的绳索滑模块。这样的优点是,基本上整部曳引机可以制成 为模块式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项实施例,所有的绳索滑轮模块基本上都位于电梯轿 厢的导轨之间。这样的优点是,可以迅速而精确地实现模块相对于彼此的 定位。电梯轿厢紧凑的结构也是一项优点,原因是,电梯曳引机的主要零部件位于导轨之间而由机器占用的竖井内的空间比先前的小。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项实施例,至少一部分,最好是所有绳索滑轮模块各 自包括多个共轴线的绳索滑轮。这样的优点是,除了其他方面之外,绳索 滑轮模块的各绳索滑轮占用较小的竖井横截面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项实施例,各转向滑轮旋转轴线相对于电梯轿厢导轨 侧的壁的平面成直角。这样的优点是,除了其他方面之外,绳索滑轮模块 的各绳索滑轮占用较小的竖井横截面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项实施例,电梯在竖井端部附近包括一绳索滑轮模块, 具有曳引轮及其机器以及至少 一只转向滑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项实施例,电梯的机器包括扁平形状的永磁马达,马 达的转轴优选地是与电梯轿厢的后壁基本上成一直角。这样的优点是,机 器不会构成电梯轿厢的通行障碍,相反电梯轿厢可以上升很高,使得当轿 厢已^^皮驱动至竖井顶部时其顶部位于马达旁边。附图说明下面,本专利技术将借助于其实施例之一参照所附各图较为详细地予以说 明,其中图1表示背包式电梯的倾斜后视图,电梯中采用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配置;图2表明符合图1的电梯的倾斜前视图3表明符合图l和2的电梯的一种布绳方案的简化示意图4表明符合图l和2的电梯的简化示意后视图5表明电梯的另一布绳方案的简化和示意图6表明轿厢吊架模块当其接近底部模块时的简化视图7表明轿厢吊架模块当其与顶部模块基本上处在一高度上时的筒化视图8表明出自图7的细部;图9表明轿厢吊架模块当其接近顶部模块时的简化视图IO表明背包式电梯的顶视图,电梯中采用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配置;图11表明背包式电梯的局部剖面顶视图,电梯中采用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配置;图12表明带有其底部安全装置和带有其绳索固定装置的底部模块的简化和示意—见图13表明可予以组装的立柱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和2表明应用符合本专利技术的配置的一种无对重的曳引轮式电梯的 倾斜后视图和倾斜前视图,电梯至少包括带有其曳引马达的电梯曳引机5; 电梯控制系统6;以及电梯轿厢2,配装在轿厢吊架1中并沿着导轨4在基 本铅直方向上运动,此电梯轿厢至少借助于基本上处在导轨4的导轨线之 内的轿厢吊架1上的转向滑轮组件32和32的转向滑轮被悬吊在曳引绳索3 上。借助于曳引机5装有的曳引轮与曳引绳索3之间的摩擦,电梯从曳引 机5接受其升举力。电梯悬吊装置还至少包括如图2中所示的电梯竖井顶 部中的转向滑轮组件34和35以及竖井底部中的转向滑轮组件36,它们包 括曳引绳索3绕过的转向滑轮。曳引绳索3的两个端部固定于例如电梯竖 井下部中的绳索补偿装置37。符合本专利技术的配置的一项主要特性是空间利用,所用空间尽可能地小 并尽可能地适于为电梯竖井保留的空间。在此情况下,尽可能多的电梯部 件配装在背包式轿厢吊架1和导轨4的导轨线之内,在此情况下,电梯轿 厢2连同其门和其他各部件以及电梯的导轨线在侧向上贯穿竖井的高度占 用尽可能小的竖井空间。比如,转向滑轮组32-36的所有前述转向滑轮都基 本上位于电梯轿厢2导轨4的导轨线之内。优选地是,电梯的各部件划分 为一些模块,可以分别被发送到装设现场。在此情况下,比如,顶部模块a 包括至少带有其曳引轮的曳引机5,转向滑轮组件34和35,以及超速调节 器的一部分,比如超速调节器的上部绳索滑轮8。相应地,轿厢;漠块b包括 至少转向滑轮组32和33,超速调节器的绳索的固定机构和固紧机构,安全 装置结构和连同电梯一起运动的其他适当的构件。底部模块c另外包括至少 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带对重的曳引轮式电梯,包括: 带曳引轮的驱动机器(5), 曳引绳索(3), 电梯轿厢(2),该电梯轿厢支承在曳引绳索(3)上使得曳引绳索(3)位于电梯轿厢(2)的一侧, 用于导引电梯轿厢(2)的轿厢导轨(4), 所述轿厢导轨(4)位于电梯轿厢(2)的一侧, 其特征在于,电梯包括多个绳索滑轮模块(a、b、c),每一绳索滑轮模块包括多个转向滑轮(32、33、34、3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斯科奥兰科安蒂伊科南佩卡莱帕奥马蒂拉萨南蒂姆托洛南佩特里普基拉
申请(专利权)人:通力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I[芬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