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抑制导线连接部的电气特性或外观品质的下降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包括:可弯性的上部电极板与非可弯性的下部电极板互相将电极面置于内侧并设置规定的间隙相对配置、各电极板的外周部通过绝缘性的粘接层粘贴而成的触摸面板;具有透明窗部、粘贴在所述上部电极板的表面的装饰薄膜;以及通过插入设置在所述下部电极板的多个贯穿孔的各金属销、从所述电极板的电极端提取电信号的带销的导线,其特征是,在所述上部电极板及所述下部电极板的至少任意一个电极板的电极端,形成含有橡胶类粘合剂的导电性粘接剂层,作为注入所述各贯穿孔内的导电性粘接剂的基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抑制导线连接部的电气特性或外观品质的下降的电子设 备显示窗的带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
技术介绍
在PDA、手持终端等便携式电子终端、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 智能电话、移动电话、便携式游戏机、电子词典、车辆导航系统、小型电脑、 各种家电产品、以及其他设备的显示单元部安装有触摸面板。上述触摸面板的安装方法通常是对组合的上侧壳体和下侧壳体中的下侧 壳体嵌入LCD等显示单元,在该显示单元上粘贴触摸面板后,用具有与该触摸 面板的显示区域对应的开口部的上侧壳体,边按压触摸面板表面的外周边缘 部,边使上侧壳体覆盖触摸面板,通过将上侧壳体与下侧壳体连接,从而安装 触摸面板。但是,由于其结构是使上侧壳体覆盖触摸面板的外周边缘部的结构(圈盖 (bezel)结构),所以具有的缺点是在触摸面板的表面无论如何都会产生 上侧壳体的厚度大小的阶梯差,无法使显示单元部具有设计性较好的平坦结构。另外,在输入操作时误按压上侧壳体时,若触摸面板的周围的一部分被该 上侧壳体按压,则往往产生误输入。另外,沿着上侧壳体的开口部的边缘部分的触摸面板由于在上侧壳体的阶 梯差上滑动,容易反复磨损,容易导致触摸输入功能的退化,另外,在擦去附 着在触摸面板操作面的油脂等污垢时,由于在上述开口部的上侧壳体和触摸面 板之间有阶梯差,所以存在的问题是难以完全擦去附着在该阶梯差附近的操 作面的污垢。因此,己知一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对于与显示单元30层叠的触摸面板,在其前面配置在透明窗部31a的周围形成图样层 31b的覆盖薄膜31,在电路等内部结构从外部看不见的状态下,对产品32安 装带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参照图3)。另外,图中的标号33表示FPC (可 弯性印制电路布线板)。这种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以下,简称为带触摸输入 功能的保护面板),例如在专利文献l:国际公开第2005 / 064451号公报中有 所披露。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带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由于不需要至此为止一 直是安装触摸面板的产品的特征的圈盖结构,所以不仅可以使产品的显示单元 部成为没有阶梯差的平坦设计,还有利于产品的轻薄化(参照图4)。使用图5的分解图,进一步详细说明上述带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 的结构。在该图中,带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1具有(a)由可弯性的透明绝 缘薄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形成的上部电极板2a; (b)由非可 弯性的玻璃板,聚碳酸脂类、聚酰胺类、聚醚酮类等的工程塑料,丙烯酸类、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类等的塑料板或者它们的层 叠板形成的下部电极板3;以及(c)在设置于上述上部电极板2a的前面的透 明窗部18的周围形成装饰层17的装饰薄膜2b,两个电极板2a和3在设置规 定的间隙而相对的状态下,其外周部被未图示的绝缘性粘接层粘贴。通常,上述装饰薄膜2b是在与上述上部电极板2a不同的可弯性的透明绝 缘薄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一个面预先形成装饰层而制成的, 粘贴在上部电极板2a的整个前面(以下,将上部电极板2a与装饰薄膜2b的 层叠体称为可动薄膜2)。在各电极板2a和3的相对面,通过溅射法或真空蒸镀法形成IT0 (氧化 铟锡)等作为电阻膜4和5。另外,在上部电极板2a形成平行的与电阻膜4连接的由银糊料形成的带 状电极6a、 6b,在下部电极板3的与上述电极6a、 6b垂直的方向形成与电阻 膜5连接的带状电极7a、 7b。各电极6a、 6b、 7a、 7b延伸设置到在上部电极板2a的边缘部设置的连接部8,并集中到一个地方。另外,在图5中,与专利文献l所记载的结构不同,在下部电极板3与Z方向平行形成与上述连接部8的各电极端6c、 7c、 6d、 7d对应的贯穿孔9a 9d。而且,在作为导线的FPC (可弯性印制电路布线板)IO的连接侧端部竖直 设置四条与这些贯穿孔9a 9d对应的金属销11 14。这些金属销11 14使用未图示的导电性粘接剂与上述电极端6c、7c、6d、 7d连接,从而导通。另外,关于从下部电极板3的背面的导线连接方法,在专利文献2:国际 公开第2006 / 077784号公报中有所披露。然而,如图5所示那样,在将从导线10突出设置的金属销11 14插入下 部电极板3的贯穿孔9a 9d来提取信号的方法中,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若使用表示从图5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局部放大截面的图6及图7说明将 金属销11 14固定在下部电极板3的方法,则如下所示。首先,图6中,形成于下部电极板3的贯穿孔9a 9d的各孔径被设定为 相对于金属销11 14的外径在相同直径 小30%左右的范围,向各贯穿孔 9a 9d注入用于得到与各电极端6c、 7c、 6d、 7d电连接的导电性粘接剂15。接下来,若通过未图示的超声波插入装置对金属销11 14的头部施加超 声波振荡和压力并使金属销11 14的轴部压入贯穿孔9a 9d,则在金属销 11 14的各轴部与贯穿孔9a 9d的边界面产生局部的摩擦热,形成贯穿孔 9a 9d的壁面的树脂熔化,同时将金属销11 14插入。之后,若通过移走超声波插入装置,贯穿孔壁面的树脂再凝固,则金属销 11 14被牢固固定在下部电极板3。然而,这样得到的导线连接部由于通过加热干燥或者常温固化(湿气固化、 厌气固化、双组分固化)而使导电性粘接剂15固化,因此由于加热干燥或者 常温固化时的收縮,有可能导致电极端一导电性粘接剂之间(参照图7)、或 者导电性粘接剂 一 金属销之间产生剥离。另外,若在导电性粘接剂15收縮时随着拉伸各电极端,则如图8所示, 在可动薄膜2的表面会产生多个圆形的凹陷H,导致外观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以上的以往技术的问题而作,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导线连接部 的电气特性或外观品质的下降的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 板。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包括可弯 性的上部电极板与非可弯性的下部电极板互相将电极面置于内侧并设置规定 的间隙相对配置、各电极板的外周部通过绝缘性的粘接层粘贴而成的触摸面 板;具有透明窗部、粘贴在上述上部电极板的表面的装饰薄膜;以及通过插入 设置在上述下部电极板的多个贯穿孔的各金属销、从上述电极板的电极端提取 电信号的带销的导线,其特征是,在上述上部电极板及上述下部电极板的至少任意一个电极板的 电极端,形成含有橡胶类粘合剂的导电性粘接剂层,作为注入上述各贯穿孔内 的导电性粘接剂的基底。在本专利技术中,在上述上部电极板及上述下部电极板的电极端集中配置在上 部电极板侧的结构中,在所有的电极端形成含有橡胶类粘合剂的导电性粘接剂 层。在本专利技术中,注入上述贯穿孔内的导电性粘接剂的粘合剂可以由将硅类、 环氧类、丙烯酸类、聚氨酯类树脂的任意一种作为粘合剂的粘接剂中含有导电 性填充物的材料构成。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橡胶类粘合剂可以由天然橡胶或苯乙烯'丁二烯 橡胶、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 丁基橡胶、丁二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等合成橡胶构 成。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橡胶类粘合剂,特别是由氯丁二烯橡胶构成时较 为理想。另外,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显示窗的带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包括:将电极面互相置于内侧并设置规定的间隙而相对配置可弯性的上部电极板与非可弯性的下部电极板,且各电极板的外周部通过绝缘性的粘接层粘贴而成的触摸面板;具有透明窗部,且粘贴在所述上部电极板的表面的装饰薄膜;以及通过插入设置在所述下部电极板的多个贯穿孔的各金属销,从所述电极板的电极端提取电信号的带销的导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部电极板及所述下部电极板的至少任意一个电极板的电极端,形成含有橡胶类粘合剂的导电性粘接剂层,以作为注入 所述各贯穿孔内的导电性粘接剂的基底。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川和宏,甲斐义宏,中村一登,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