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昕竑专利>正文

污水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中溶液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66758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溶液的装置,由测量池、两组光源、两个检测部件以及测量池下部的进出管等组成。两组光源、两个检测部件均固定在测量池上。两个光源与两个检测部件分别组成两组30mm长和5mm长的检测通路,且均设在同一个测量池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满足宽量程的检测,同时能够保证低量程时的测量精度。可广泛应用在环保行业,污水COD含量的自动检测装置上,是一种高可靠性、结构简便的溶液测量池。(*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量溶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环保行业污水COD含量自动检测装置上的溶液测量装置。技术背景目前,传统的测量装置是独立的比色池,其方法是,将溶液放在 不同长度的比色池里面,当测低量程的时候,放在宽池子里面,当测 高量程的时候放在窄池子里面。这样,造成更换麻烦,但是如果使用 一个池子,则不能同时保证在小量程(0-100mg/L)时的测量精度和 大量程(0-5000 mg/L)时的测量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同时检测同一溶液,然后 根据所测溶液的浓度自动切换量程,以在一定程度上兼顾精度和量程 的污水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中的溶液测量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污水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中溶液测量装置,它由测量池、两组光 源、两个检测部件和进出管组成;测量池下部延伸出进出管,两组光 源、两个检测部件分别固定在测量池上。该两组光源均是610nm发光 二极管。所述的两组光源和两组检测部件,分别组成两组30mm长、5皿 长的检测通路;设置在同一测量池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一路光路检测,区分出了低 量程和高量程。同一溶液同时检测,在低量程时用长距离光路可很好地保证精度;在高量程时,用短距离的光路,保证能检测出最大范围。 两路检测完之后,自动区分在哪个区间,即可用哪个区间的精度作为 最后值,能够根据所测溶液的浓度自动切换量程。由同一根管进出溶 液,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测量池,2、光源,3、光源,4、检测部件,5、检测 部件,6、进出管。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污水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中溶液测量装置,由测量池l、光源2、光源3、检测部件4、检测部件5、进出管6等组成;测量池 l下部延伸出进出管6,光源2、光源3、检测部件4、检测部件5均 固定在测量池上;光源2和光源3采用了 610nm发光二极管。图1中,光源2和检测部件5组成一路30mm长度的测量光路, 光源3和检测部件4组成一路5皿长度的测量光路,都密封固定在测 量池1上,溶液通过进出管6在测量池1中进液和排出。本技术可以在不增加太大成本的情况下,方便选择量程,结 构简单,能很好实现同时测量同一溶液,然后根据所测溶液浓度自动 切换量程,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精度和量程。使用时,当被测溶液从进出管进入测量池后,等待一分钟,两路 检测系统同时开始测值;在处理系统中,根据所测的值,来分辨出在 不同量程中的精度,以便确定哪个值最为适合。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中溶液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测量池(1)、光源(2)、光源(3)、检测部件(4)、检测部件(5)、进出管(6)所组成;测量池(1)的下部延伸出进出管(6),光源(2)、光源(3)、检测部件(4)、检测部件(5)均固定在测量池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中溶液测量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2)和检测部件(4)组成一组30mm 长的检测通路;所述的光源(3)和检测部件(5)组成一组5mm长的 检测通路,均设在同一个测量池中。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中溶液测量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2)和光源(3)为610nm发光二极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溶液的装置,由测量池、两组光源、两个检测部件以及测量池下部的进出管等组成。两组光源、两个检测部件均固定在测量池上。两个光源与两个检测部件分别组成两组30mm长和5mm长的检测通路,且均设在同一个测量池中。本技术可满足宽量程的检测,同时能够保证低量程时的测量精度。可广泛应用在环保行业,污水COD含量的自动检测装置上,是一种高可靠性、结构简便的溶液测量池。文档编号G01N21/00GK201331488SQ20082012263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2日专利技术者刘冬雪, 杨文彦, 王昕竑, 炜 郭 申请人:王昕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中溶液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测量池(1)、光源(2)、光源(3)、检测部件(4)、检测部件(5)、进出管(6)所组成;测量池(1)的下部延伸出进出管(6),光源(2)、光源(3)、检测部件(4)、检测部件(5)均固定在测量池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昕竑郭炜杨文彦刘冬雪
申请(专利权)人:王昕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