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床和基底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66142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蹦床,包括:柔性垫子;多个弹性的柔性杆,每个杆具有保持在所述柔性垫子中的上端;以及设置用于保持柔性杆的下端的基底框架。该基底框架包括:用于每个杆的孔,该孔通过基底框架的上侧进入到该管状框架的内部;以及用于容纳柔性杆的下端的形成部,该形成部从基底框架的下侧进入到该管状基底框架的内部,并与所述孔横向间隔开,该形成部可以通过将该基底框架的下侧壁的材料变形进入到该基底框架的内部中来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体育运动和/或娱乐用途的蹦床的框架结构,其相对于传统 的蹦床是边缘柔性的。
技术介绍
美国专利6,319,174公开了一种形式的边缘柔性的蹦床,在该蹦床中,蹦床的垫 子由多个弹性的柔性杆支承,该杆在其下端处容纳于蹦床的框架中,并且该杆在其上端处 与蹦床的弹跳垫子的外缘连接,该蹦床可以避免在弹跳垫子外部周围使用固定框架和在框 架与该垫子的外缘之间使用外露弹簧。PCT专利申请公开W02004/062739公开了这种边缘柔性的蹦床,在该蹦床中,蹦床 的基底框架包括多个管状保持件,该管状保持件中的每一个用于容纳每一个支承蹦床的垫 子的柔性杆的下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边缘柔性的蹦床的改进的或至少可替换的框架。广义来讲,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包括一种蹦床,该蹦床包括柔性垫子;多个弹性的柔性杆,每个柔性杆具有保持在所述柔性垫子中的上端;和设置用于保持柔性杆的下端的基底框架,该基底框架包括用于每个杆的孔,该孔 通过基底框架的上侧进入到该管状框架的内部;以及用于容纳柔性杆的下端的形成部,该 形成部从基底框架的下侧进入到该管状基底框架的内部,并与所述孔横向间隔开。广义来讲,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包括一种蹦床,该蹦床包括设置用于保持弹性的柔 性杆的下端的管状基底框架,该基底框架包括用于每个杆的孔,该孔通过基底框架的上 侧进入到该管状框架的内部;以及用于容纳柔性杆的下端的形成部,该形成部从基底框架 的下侧进入到该管状基底框架的内部,并与所述孔横向间隔开。优选地,所述用于每个杆的从管状基底框架的下侧进入到该管状框架的内部的形 成部通过将该基底框架的下侧壁的材料变形进入到该基底框架的内部形成。优选地,基底框架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管状基底框架部分。优选地,相邻的基底框 架部分通过一个基底框架部分的伸出舌部接合到相邻基底框架部分的凹口中来进行连接。在说明书(包括权利要求)中,术语“蹦床”也可以扩展到通常称为弹床的小型蹦 床,也可以扩展到具有所有尺寸的大型蹦床。术语“包括(comprising) ”在说明书中的含义是指“至少部分由......组成”。当在本说明书中解释含有术语“包括”的每个描述时,其还可以含有除上述之外的特征或由该 特征引申的那些特征。相关的术语例如“包括(comprise)”和“包括(comprises) ”以同样 的方式来理解。附图说明参照附图通过例子(不作为限制)对用于蹦床的框架结构的优选的形式进行说 明,其中图1是一个优选形式的蹦床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蹦床的相邻基底部分中的两个之间的连接的放大图;图3是蹦床的基底部分的一个端部的视图;图4是通过蹦床的基底部分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优选形式的蹦床包括柔性垫子1,使用者可以在该柔性垫子上蹦跳;多 个弹性的柔性杆2 ;以及环状的基底框架3。该优选形式的蹦床是圆形形状的,但也可以是 其它任何需要的形状,例如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类似形状。在优选的形式中,基底框架3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部分。在另一形式中,基底框 架3可以包括一个部件环,尽管这不是最优的。基底框架或者每个基底框架部分优选由金 属制造的,该金属例如为钢、铝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图2显示了两个基底框架部分4和5之间的连接。每个基底框架部分在一端设有 舌部分6,并且每个基底部分在其另一端还包括凹口 7,相邻的基底框架部分的伸出舌部6 接合到该凹口 7中。杆2通常的是玻璃纤维杆,但是也可以可选地由例如弹簧钢形成。杆的下端保持 在管状基底框架3中,杆的上端通过适当的配合各自保持在柔性垫子1中。基底框架3可以放在地上或其它表面上。然而优选地,蹦床包括腿部9,该腿部9 的上端固定在基底框架3上。基底框架3保持杆2的下端。更具体地参考图3和图4,基底框架3包括用于每 个杆的孔10,该孔10通过基底框架的上侧进入到管状框架的内部;以及形成部(大致以11 表示),其从基底框架的下侧进入到管状基底框架的内部,并与所述孔横向间隔开,该形成 部11用于容纳柔性杆的下端。在所示出的优选形式中,各个孔10的边缘被滚进到基底框 架的内部(如12表示)中以避免孔的边缘磨损或者切割其保持的杆2。自基底框架的下侧的形成部11通过将基底框架的下侧壁的材料变形进入到该基 底框架的内部来形成,如图所示。如此形成的材料带13被向内推并被推向一侧。当杆的端 部被插入到这样形成的杆保持件中时,杆2的端部与管状基底框架的内壁边缘14邻接,并 通过变形带13卷绕杆的端部的一侧而被保持就位。优选地,孔10、滚压边缘12和形成部11通过在制造过程中从任一侧冲压到基底框 架中形成。上面描述了包括优选形式的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变化和变型 将结合在附属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中。权利要求一种蹦床,包括柔性垫子;多个弹性的柔性杆,每个杆具有保持在所述柔性垫子中的上端;以及设置用于保持柔性杆的下端的基底框架,该基底框架包括用于每个杆的孔,该孔通过基底框架的上侧进入到该管状框架的内部;以及用于容纳柔性杆的下端的形成部,该形成部从基底框架的下侧进入到该管状基底框架的内部,并与所述孔横向间隔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蹦床,其中,所述用于每个杆的从基底框架的下侧进入到该管 状基底框架的内部的形成部包括变形进入到该基底框架的内部的、该基底框架的下侧壁的 一部分材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蹦床,其中,所述变形进入到所述基底框架的内部的、该基底框 架的下侧壁的一部分材料包括该基底框架的下侧壁的材料带,该材料带变形进入到该基底 框架的内部并向一侧变形,从而当所述杆被插入到如此形成的杆保持件中时,杆的端部与 管状基底框架的内壁边缘邻接,并通过所述变形带卷绕杆的一侧而被保持就位。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蹦床,其中,通过基底框架的上侧的各个所述孔的边 缘被滚进到基底框架的内部中以避免孔的边缘磨损或者切割其保持的杆。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蹦床,其中,基底框架由金属形成,所述孔和形成部通 过在制造过程中从任一侧冲压进入到基底框架中形成。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蹦床,其中,基底框架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管状基底 框架部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蹦床,其中,相邻的基底框架部分通过一个基底框架部分的伸 出舌部接合到相邻基底框架部分中的凹口中进行连接。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蹦床,其中,所述杆是玻璃纤维杆。9.一种蹦床,包括柔性垫子;多个弹性的柔性杆,每个杆具有保持在所述柔性垫子中的上端;以及设置用于保持柔性杆的下端的基底框架,该基底框架包括用于每个杆的孔,该孔通过 基底框架的上侧进入到该管状框架的内部;以及该基底框架的下侧壁的一部分材料,该一 部分材料与所述孔横向间隔开,并且变形进入到该基底框架的内部中,从而当所述柔性杆 的下端被插入到如此形成的杆保持件中时,杆的该端与管状基底框架的内壁边缘邻接,并 通过所述变形材料部分卷绕杆的一侧而被保持就位。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蹦床,其中,各个所述孔的边缘被滚进到基底框架的内部以避 免孔的边缘磨损或者切割其保持的杆。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蹦床,其中,基底框架由金属形成,所述孔和基底框架的 下侧壁的变形材料部分通过在制造过程中从任一侧冲压进入到基底框架中形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蹦床,包括:柔性垫子;多个弹性的柔性杆,每个杆具有保持在所述柔性垫子中的上端;以及设置用于保持柔性杆的下端的基底框架,该基底框架包括:用于每个杆的孔,该孔通过基底框架的上侧进入到该管状框架的内部;以及用于容纳柔性杆的下端的形成部,该形成部从基底框架的下侧进入到该管状基底框架的内部,并与所述孔横向间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V亚历山大
申请(专利权)人:木板板条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Y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