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眼球射频线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65037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眼球射频线圈装置,包括支撑人体头部和颈部、适合于病床弧度的底座,以及与底座为可拆卸式连接、封装有4通道阵列组合的谐振电路的眼部射频线圈,每侧眼部拥有2个独立单元接收线圈,采用ABS塑料造型的弧形外壳,实现了线圈与人体诊断部位距离可调,显著提高了信噪比和成像质量,有效避免了运动产生的伪影,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图像,提高了医生的阅片效率及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器官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射频线圈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 眼球射频线圈装置。
技术介绍
磁共振影像系统(MRI)是核磁共振(NMR)在医学上的一个应用。磁共振影像系统 的主磁系统产生一均勻强磁场(称为MRI系统主磁场一Bj。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Btl场下发 生自旋极化。磁极化的氢原子核自旋在人体中产生磁矩i。在没有Btl以外的外磁场激励情 况下,该磁矩处于稳态,方向和主磁场Btl方向同轴向,不产生有用的信息。当有外加的均勻的射频(RF)磁场(称为激发磁场或B1磁场)存在时,人体内磁矩 受激产生核磁共振信号,经接受线圈采集,电子线路和软件整合处理后,最终获取磁共振影 像系统(MRI)的数据和图像。具体而言,射频发射线圈在所需探测的图像区域产生&磁场,该射频发射线圈由 采用功率放大器的受计算机控制的射频发射器驱动。在激发过程中,原子核自旋系统吸收 能量,使磁矩绕着主磁场方向进动。在激发后,进动的磁矩将经历自由感应衰减(FID),释放 其吸收的能量并返回稳态。自由感应衰减(FID)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以射频电磁场向周围传 播,在人体受激部分附近放置的接收射频线圈会受此射频电磁场感应而产生感应电压,经 前置放大器放大后即得到核磁共振(NMR)信号。接收射频线圈可以是发射线圈本身也可以 是专门接收射频信号的独立线圈。集成在主磁场系统中的梯度线圈可以产生附加脉冲梯度 磁场,选择性地激发所需要位置的体内的原子核,并对信号进行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在空 间频率坐标系(k空间)中建立一幅完整的核磁共振信号图,最终经过傅立叶变换,在寻常空 间(R空间)内得到一幅完整的磁共振影像。在磁共振影像系统(MRI)中,发射线圈和接受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的均勻性是获得 高质量图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一般的磁共振影像系统中,通常采用整体射频线圈取得最 佳激发场均勻性。整体射频线圈是系统中最大的射频线圈。但是,如果同时使用较大的线 圈接收,则会产生较低的信噪比(SNR),这主要是因为这样的接受线圈与参与成像的信号发 生组织距离较远。因为在磁共振影像系统(MRI)中最重要的是高信噪比(SNR),所以经常采 用专用线圈进行射频接收以提高所需探测部分的信噪比(SNR)。在实用中,设计较佳的专用射频线圈应当具有下列功能高信噪比、好的 均勻性,谐振电路的高空载质量因子(Q)。此外,线圈装置必需设计成适于医生操 作并具有舒适度,而且在病人与射频电子设备之间提供保护屏障。一种提高信噪比 (SNR)的方法是正交接收。在这种方法中,由覆盖所需探测区域的两个互相独立的 线圈探测两个信号。采用正交接收的射频信号信噪比是采用单个线性线圈情况时的 石倍。另外一种提高信噪比的方法是相控阵线圈技术。为了对一个较大的区域进行成像,如果使用单个较大的线圈,线圈所覆盖的所有区域的噪声均进入线圈,因此信噪比差。如果 使用相控阵技术,使用多个独立的小线圈一起覆盖此区域,由于只有临近线圈的很小区域的噪声才能进入线圈,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信噪比。眼球射频线圈装置在临床磁共振成像中有着特殊的应用价值,用于精确诊断眼 眶、眼球、及视神经区域的病变。现有用于做眼球诊断的通常使用的是头线圈或者是小型 柔性线圈,头线圈的设计目的是用于实现整个头颅的成像,虽然目前头线圈普遍采用的是8 个通道作为接收单元,但是,为了确保适用于大多数的病人,一般设计尺寸比较大,在病人 仰卧的情况下,接收单元距离眼部比较远,且每个通道的设计大小均在ra方向上覆盖整个 头颅,因此不仅在眼部无法获得足够强的信号,同时引入了更多的噪声源,影响成像质量。 而小型柔性线圈通常具有覆盖面积小信噪比高的特点,通常做眼部成像时可将其绑在眼部 进行扫描,然而小柔线圈一般以头颅作为固定源,一旦在扫描过程中,病人无法按照要求进 行有效的配合,线圈将会随着头颅运动而运动,产生严重的运动伪影,影响诊断。另外,柔性 线圈由于采用了可变形设计,一般是由泡沫海绵内封装印刷线路板制成,在经过了反复的 折叠使用后容易造成损坏,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眼部成像射频线圈装置存在的图像质量不佳、不易固定、易损坏的 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易于固定、长使用寿命的专用眼球射频线圈装 置,实现线圈与人体诊断部位距离可调,尽可能的将线圈的接收单元紧贴患者的眼部,并使 其自然紧闭,显著提高了信噪比和成像质量,有效避免了运动产生的伪影,在短时间内获得 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图像,提高了医生的阅片效率及准确性。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 系统的眼球射频线圈装置,包括支撑人体头部和颈部的底座,以及封装有谐振电路的眼部 射频线圈。所述底座设有与人体头部和颈部轮廓相应的腔体,腔体的上端及颈部侧开口,以 便容纳人体头部和颈部,底座颈部侧底面向背部延伸形成一人体颈部底面支撑板。所述眼 部射频线圈为一个遮于眼部的接收线圈,采用ABS塑料造型的弧形外壳,将线圈电路封装 在内制成。所述眼部射频线圈是4通道的阵列组合,每侧眼部拥有2个独立单元接收线圈, 用以采集χ轴y轴信号。眼部射频线圈与底座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底座上端两侧拥有对称插口,插口外侧下方有两个同样对称的活动卡扣,卡 扣上有小块矩形凸起;所述眼部射频线圈两侧安有与插口配合的等高多级滑条,可通过改 变滑条插入底座插口的深度,来调节线圈与底座的相对位置以容纳各种体型的病人,让其 紧贴患者眼部,实现信号最大化。 所述底座两侧的卡扣可向上拨起自行卡于底座两旁。所述底座两侧的卡扣可在眼部线圈的等高多级滑条插入插口后向下拨紧用以固 定线圈。所述眼部射频线圈上侧采用仿眼镜造型。在眼部射频线圈外壳底部的中央设有拱形槽,由于在仰卧时鼻尖位于人体面部的 最高点,设此槽可在病人感觉面部无压迫感的情况下,线圈紧贴眼部表面,使病变部位处在 线圈最有效的接收范围之中,实现图像最优化。在眼部射频线圈的上部中央有十字标记,由于在做磁共振扫描前,医生需对扫描 部位进行定位后,才将病人送入扫描勻场区域,而眼部线圈使用时覆盖于眼球之上,导致医4生无法直视扫描部位,故采用此设计方便医生定位,提高工作效率。底座下部采用可自然贴合系统病床的弧面外形。所述底座颈部侧底面向背部延伸形成一人体颈部底面支撑板,其端部为坡形,以 避免病人躺下时带来的不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可拆卸式小型线圈,并优化底座的形状,在患者舒适的 情况下,使线圈得到有效固定,并使患者眼睛自然紧闭,有效地降低了运动伪影,同时在每 个眼球及视神经区域安置了 2个单元接收不同方向的信号,大幅提高了该感兴趣区域的信 噪比,充分体现了磁共振扫描专门部位专门线圈的特点,从而真正发挥了磁共振系统的应 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眼部射频线圈结构示意图。图如是本专利技术的眼部射频线圈内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b和图如是本专利技术的眼部射频线圈内部电路磁场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磁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眼球射频线圈装置主要由支撑人体头部和颈部的ABS底座、 用于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眼球射频线圈装置,包括支撑人体头部和颈部的底座,以及封装有谐振电路的眼部射频线圈,所述底座设有与人体头部和颈部轮廓相应的腔体,腔体的上端及颈部侧开口,以便容纳人体头部和颈部,底座颈部侧底面向背部延伸形成一人体颈部底面支撑板,其特征是:所述眼部射频线圈为一个遮于眼部的接收线圈,采用ABS塑料造型的弧形外壳,并将线圈电路封装在内制成;所述眼部射频线圈是4通道的阵列组合,每侧眼部拥有2个独立单元接收线圈;眼部射频线圈与底座为可拆卸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辰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