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6482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管插管,从病人端套囊以下的8公分处开始,每隔10公分沿管壁外周一圈,每90度处设置有一个凸点;凸点与现在常用的一次性牙垫的凹点相适配,紧密结合,这样的结果是稳固的将气管插管固定在一次性牙垫上,而牙垫比较牢固的在患者的口腔里,完全克服了患者在接受麻醉的情况下将气管插管咬死导致通气不畅或者插管没有固定牢固滑出患者口腔而发生的危险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气管插管是将一种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这一 器械和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是一种 气管内麻醉和抢救病人的技术,气管插管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它 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维持气管通畅,减少气道阻力,有利于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 保证有效通气量,为给氧加压人工呼吸及气管内给药提供了条件,气管或支气管内插管 是实施麻醉一项安全措施。因此,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需要进行人工 辅助呼吸的病人,均宜使用气管插管和气管插管术。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 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 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 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防止异物 进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 潴留气管插管是否及时,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功与否、患者能否安全转运及患者的预后 情况。在使用气管插管的过程中,时有关于患者在接受了麻醉的情况下将气管插管下 意思的咬死导致通气不畅、或者插管没有固定牢固滑出患者口腔而发生的危险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具有不 易脱落、使用安全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管插管,其特征 在于,从病人端1套囊2以下的8公分处开始,每隔10公分沿管壁外周一圈,每90度处 设置有一个凸点6。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凸点6与现在常用的一次性牙垫的凹点相适配,紧密结合,这样 的结果是稳固的将气管插管固定在一次性牙垫上,而牙垫比较牢固的在患者的口腔里, 完全克服了患者在接受麻醉的情况下将气管插管咬死导致通气不畅或者插管没有固定牢 固滑出患者口腔而发生的危险隐患。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叙述。一种气管插管,包括中空的管身3,管身3的病人端1设置有套囊2、管身3的 机器端5设置有接头4,管身3中部连通有充气管7,充气管7上设置有充气法8,病人端 1套囊2以下的8公分处开始,每隔10公分沿管壁外周一圈,每90度处设置有一个凸点 6,一圈设置有4个凸点6,凸点6与现在常用的一次性牙垫的凹点相适配,不易脱落。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一次性牙垫比较牢固的在患者的口腔里,本专利技术插入一 次性牙套内,凸点6与一次性牙垫的凹点相适配紧密结合不易脱落。权利要求1. 一种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从病人端(1)套囊(2)以下的8公分处开始,每隔10 公分沿管壁外周一圈,每90度处设置有一个凸点(6)。全文摘要一种气管插管,从病人端套囊以下的8公分处开始,每隔10公分沿管壁外周一圈,每90度处设置有一个凸点;凸点与现在常用的一次性牙垫的凹点相适配,紧密结合,这样的结果是稳固的将气管插管固定在一次性牙垫上,而牙垫比较牢固的在患者的口腔里,完全克服了患者在接受麻醉的情况下将气管插管咬死导致通气不畅或者插管没有固定牢固滑出患者口腔而发生的危险隐患。文档编号A61M16/04GK102008773SQ20101060133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冠中, 陈宁 申请人:西安科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从病人端(1)套囊(2)以下的8公分处开始,每隔10公分沿管壁外周一圈,每90度处设置有一个凸点(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冠中陈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