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测土体介电常数的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63072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可以现场测试土体介电常数的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该探头中心为同轴电缆(1),同轴电缆(1)由绝缘体(2)所包围,绝缘体(2)放在可收缩圆筒形接收器(3)内,可收缩圆筒形接收器(3)的下部留有空隙,来容纳测试土样(4),探头底部与同轴电缆直接相连的是中心天线(5),中心天线(5)位于侧壁摩擦筒(6)中央,在侧壁摩擦筒(6)的下方连接有圆锥探头(8),孔压过滤环(7)位于侧壁摩擦筒(6)和圆锥探头(8)的连接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测土体介电常数的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属于岩土工程 和环境工程领域中一种能够检测地下土体中污染物存在与否及污染物种类识别的静力触 探装置。
技术介绍
静力触探技术是指利用压力装置将带有触探头的触探杆压入试验土层,通过量测 系统测试土的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等,可确定土的某些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如土的变形模 量、土的容许承载力等。静力触探技术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国际上广泛应用静力触探, 部分或全部代替了工程勘察中的钻探和取样。我国于1965年首先研制成功电测式静力触 探并应用于工程勘察。近几年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静力触探技术, 这些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土层的孔隙水压力、地震波、污染物性状、温度、甚至影像。 国外已将之大量应用于环境岩土工程领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 加快,场地土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赖以生存的岩土圈环境日益恶化,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已 成为我国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污染物存在与否的检测,通常 采用测量土体中电阻率、电导率等电学特性的手段来加以判断。然而,电阻率对于污染物的 种类并不太敏感,而介电常数却非常敏感。介电常数的变化依赖于测试中电磁场脉冲的频 率,因而通常情况下是离散的。然而电磁场脉冲的频率在大约50 MHz以上时,介电常数基 本上为常数。基于这一理论,结合常规孔压静力触探探头。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国内现有单双桥静探技术存在的 缺陷,提出一种可用于环境领域的可测试土体介电常数的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本实用 新型提出的可利用高频阻抗测量探测器来同时测量土样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环境孔压 静力触探探头,利用该探头来检测污染物的存在以及识别污染物的种类。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可测试土体介电常数的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中心为同 轴电缆,同轴电缆由绝缘体所包围,绝缘体放在可收缩圆筒形接收器内,可收缩圆筒形接收 器的下部留有空隙,来容纳测试土样,探头底部与同轴电缆直接相连的是中心天线,中心天 线位于侧壁摩擦筒中央,在侧壁摩擦筒的下方连接有圆锥探头,孔压过滤环位于侧壁摩擦 筒和圆锥探头的连接处。所述的圆锥探头的锥角为60°,锥底截面积为10 cm2,侧壁摩擦筒表面积1502cm ο实际现场操作中,测试土体介电常数的具体步骤为1.将探测装置贯入到指定的深度附近,然后停止贯入;2.将圆锥探头上提收回,继续往下贯入,使得土样进入可收缩圆筒形接收器内;3.在地表产生一个高频电磁场脉冲,通过同轴电缆传递到土样上,得到中心天线返还的数据,即可确定土样的介电常数;4.测试结束,将土样从圆筒形接收器内推出,圆锥探头复位,并可重复上述过程 进行下一深度的测试。有益效果本技术解决了国内现有的单双桥静探技术不能检测地下土体污染 物的缺陷,能有效测量土体的介电常数,从而判断污染物的存在与否及其种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元件装置图;其中有同轴电缆1、绝缘体2、可收缩圆筒形接收器3、土样4、中心天线5、侧壁摩 擦筒6、孔压过滤环7、圆锥探头8。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可测试土体介电常数的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包括同轴电缆1,同 轴电缆1由绝缘体2所包围,绝缘体2放在可收缩圆筒形接收器3内,可收缩圆筒形接收器 3的下部留有空隙,来容纳测试土样4,探头底部与同轴电缆直接相连的是中心天线5,中心 天线5位于侧壁摩擦筒6中央,在侧壁摩擦筒6的下方连接有圆锥探头8,孔压过滤环7位 于侧壁摩擦筒6和圆锥探头8的连接处。该探头集成了常规静力触探的功能(可测端阻、摩阻和孔压)及测试土体介电常数 的功能,进一步扩展了多功能静力触探技术的内容。测试土体介电常数的具体操作步骤为1.将探测装置贯入到指定的深度附近,然后停止贯入;2.将圆锥探头8上提收回,继续往下贯入,使得土样进入可收缩圆筒形接收器3 内;3.在地表产生一个高频电磁场脉冲,通过同轴电缆1传递到土样4上,得到中心 天线5返还的数据,即可确定土样4的介电常数;4.测试结束,将土样4从圆筒形接收器3内推出,圆锥探头8复位,并可重复上述 过程进行下一深度的测试。权利要求1.1. 一种可测土体介电常数的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其特征在于该探头中心为同轴 电缆(1),同轴电缆(1)由绝缘体(2)所包围,绝缘体(2)放在可收缩圆筒形接收器(3)内, 可收缩圆筒形接收器(3)的下部留有空隙,来容纳测试土样(4),探头底部与同轴电缆直接 相连的是中心天线(5),中心天线(5)位于侧壁摩擦筒(6)中央,在侧壁摩擦筒(6)的下方连 接有圆锥探头(8 ),孔压过滤环(7 )位于侧壁摩擦筒(6 )和圆锥探头(8 )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土体介电常数的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其特征在于 圆锥探头(8)的锥角为60°,锥底截面积为10 cm2,侧壁摩擦筒(6)表面积150 cm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布了一种可以现场测试土体介电常数的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该探头中心为同轴电缆(1),同轴电缆(1)由绝缘体(2)所包围,绝缘体(2)放在可收缩圆筒形接收器(3)内,可收缩圆筒形接收器(3)的下部留有空隙,来容纳测试土样(4),探头底部与同轴电缆直接相连的是中心天线(5),中心天线(5)位于侧壁摩擦筒(6)中央,在侧壁摩擦筒(6)的下方连接有圆锥探头(8),孔压过滤环(7)位于侧壁摩擦筒(6)和圆锥探头(8)的连接处。文档编号G01R27/26GK201844991SQ20102060089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刘松玉, 蔡国军, 邹海峰 申请人:东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测土体介电常数的环境孔压静力触探探头,其特征在于该探头中心为同轴电缆(1),同轴电缆(1)由绝缘体(2)所包围,绝缘体(2)放在可收缩圆筒形接收器(3)内,可收缩圆筒形接收器(3)的下部留有空隙,来容纳测试土样(4),探头底部与同轴电缆直接相连的是中心天线(5),中心天线(5)位于侧壁摩擦筒(6)中央,在侧壁摩擦筒(6)的下方连接有圆锥探头(8),孔压过滤环(7)位于侧壁摩擦筒(6)和圆锥探头(8)的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玉蔡国军邹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