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5081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测量供给到导体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包括:外壳,该外壳将电气部件容纳在其中;以及盖,该盖连接于外壳。在外壳和盖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部,以允许导体穿过该凹槽部。当将盖连接于外壳的时候,设置在凹槽部上的导体被夹在外壳与盖之间。凹槽部的宽度朝其内侧变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于导体的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供给到该导体的电流。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连接于电线以测量供给到该电线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例如,迄今已知 下述电流传感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至3)。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电流传感器包括外壳和盖,电气部件容纳在该外壳中。该外 壳形成为具有底的圆柱形状,包括平面的环形底壁以及从底壁的内缘和外缘直立的外周 壁。盖连接于外壳,以便用其覆盖外壳的开口。在该盖中,设置有能够穿通外壳的中间部分 并且使电线能够穿过其内部的管状导向部。该管状导向部的内径形成为比电线的外径稍 大。使得电线能够没有间隙地穿过管状导向部,以便能够防止由于电线的间隙而引起的电 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变差。此外,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电流传感器包括其中容纳电气部件的外壳以及紧固单 元。外壳形成为盒状。在该外壳中,形成有允许电线穿过的通孔。紧固单元将能够穿过通孔 的电线紧固到外壳上,并且该紧固单元包括,例如,从通孔的外缘伸出以将电线安装在其上 表面上的固定安装部,以及将安装在固定安装部上的电线紧固于该固定安装部的紧固带。 由于通过紧固单元使得电线能够没有间隙地穿过通孔,所以能够防止由于电线的间隙而引 起的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变差。专利文献3中描述的钳形电流传感器包括一对传感器头、设置在一个传感器头中 的一侧平板状分隔壁部,以及设置在另一个传感器头中的另一侧U型槽型分隔壁部。当该 对传感器头重叠在一起的时候,通过所述一侧分隔壁和另一侧分隔壁而形成具有与电线的 外径基本相等的内径的钳测量窗,以使得电线能够穿过该钳测量窗。由于使得电线能够没 有间隙地穿过该钳测量窗,所以能够防止由于电线的间隙而引起的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变差。[日本专利文献 1]JP-A-2003_121476[日本专利文献 2] JP-A-2OO6-783I6[日本专利文献 3]JP-A-2005_37284然而,在专利文献1至3中描述的电流传感器中,产生了电流传感器几乎不能满足 具有不同外径的电线的问题。即,需要改变管状导向部的内径、需要改变通孔的内径和紧固 带的长度,或者需要改变钳测量窗的内径,以便满足电线的外径。此外,在专利文献1和2中描述的电流传感器中,在将电流传感器连接到电线之 后,实施将端子接头连接于电线的端子或者布置电线的工作。然而,在这些工作期间,产生 了电流传感器与周围碰撞而失效或者电流传感器与该工作干扰而降低该工作的效率的问 题。此外,当在将电线布置到规定的布线通道中之后电流传感器失效的时候,产生了需要大 量的人力和时间来用新的电流传感器替换上述电流传感器的问题。作为对于上述问题的对 策之一,考虑在将端子接头连接于电线之后再将电流传感器连接于电线的方法。然而,当将3端子接头预先连接于电线的时候,由于该端子接头需要穿过管状导向部或者通孔,所以通 孔或者管状导向部的内径不便地增大而使得电流传感器很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流传感器,其能够 没有间隙地简单连接于具有不同外径的电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测量供给到导体的电流的电流 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包括外壳,该外壳将电气部件容纳在其中;以及盖,该盖连接于所述外壳,其中,在所述外壳和盖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部,以允许导体穿 过该凹槽部;其中,当将盖连接于外壳的时候,设置在凹槽部上的导体被夹在外壳与盖之间;以 及其中,所述凹槽部的宽度朝其内侧变窄。优选该电流传感器还包括固定件,该固定件设置在外壳与盖之间,以保持布置在 凹槽部上的导体。优选盖由具有磁屏蔽性的材料组成。优选盖形成为沿着导体的延伸方向具有缺口的环形。优选该电流传感器还包括伸出部,该伸出部从所述外壳和盖的其中一个向另一 个伸出。当将盖连接于外壳的时候,该伸出部邻接在所述外壳和盖中的另一个上。优选该电流传感器还包括定位部,该定位部相对地定位所述外壳和盖的位置。根据上述构造,能够使得具有不同外径的导体没有间隙地穿过或者布置在凹槽部 上。在使得导体穿过凹槽部之后,将盖连接于外壳,以将导体夹在外壳与盖之间,使得能够 简单地将电流连接器连接于具有不同外径的导体而没有间隙。此外,由于将凹槽部设置成 使得该凹槽部的宽度朝着内侧变窄,即,朝着开口侧变宽,所以能够使得电线容易地穿过凹 槽部。根据上述构造,由于电流传感器包括布置在外壳与盖之间以保持布置在凹槽部上 的导体的固定件,所以仅仅需要用另一个固定件来替换该固定件来满足导体的外径,使得 能够将电流传感器连接于具有不同外径的导体,并且抑制了成本。根据上述构造,由于盖由具有磁屏蔽性的材料构成,所以来自外界的磁场噪音并 不会到达外壳,使得能够高精度地测量电流。根据上述构造,由于盖形成为沿导体的延伸方向具有缺口的环形形状,所以当电 流供给到导体时从该导体产生的磁通量与由该磁通量在所述缺口中产生的磁通量相结合, 以产生磁通密度的变化在导体与缺口之间是平缓的区域。将电气部件布置在这个区域中, 使得即使在电气部件的位置改变时,也能够精确地测量电流,并且能够防止盖以小电流饱 和。根据上述构造,由于电流传感器包括伸出部,该伸出部从所述外壳和盖中的一个 向另一个伸出,并且当将盖连接于外壳的时候,该伸出部邻接在所述外壳和盖中的另一个4上,所以能够确定地防止外壳与盖的间隙。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该电流传感器包括相对地定位外壳和盖的位置的定位部,所 以能够简单地定位该外壳和盖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流传感器的分解前视图。图2是示出了将图1所示的外壳连接于电线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外壳的剖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外壳的底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盖的顶视图。图6是图1所示的盖的侧视图。图7是图1所示的固定件的顶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流传感器的分解前视图。图9是示出了将图8所示的外壳和盖连接于电线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外壳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了在穿过缺口的中心并且以直角与电线相交的轴线上,到电线的距离与磁通密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电流传感器的外壳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形式的前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7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流传感器。如图2所 示,将电流传感器1连接于电线(导体)8,以测量供给到该电线8的电流。如图1所示,电 流传感器1包括外壳2、盖3、固定件4以及定位部5 (图2)。例如,电线8形成了在作为移动体的机动车中所布置的线束。电线8包括导电的 芯线和绝缘的覆盖部。该芯线通过绞合多条单元线而形成。形成芯线的单元线由导电的金 属材料制成。此外,芯线可以由一条单元线形成。覆盖部例如由诸如聚氯乙烯的合成树脂 制成。芯线用覆盖部涂覆。芯线以及覆盖部形成了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电线8,芯线用该覆盖 部涂覆。外壳2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如图2至图4所示,该外壳2包括外壳主体21和与 该外壳主体21 —体地形成的连接器部22。在外壳主体21中,如图3所示,设置有从该外壳 主体21的外表面形成为凹口形状的元件容纳部21a,以及用于封盖该元件容纳部21a的盖 部21b。在元件容纳部21a中,容纳有磁电转换元件(电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测量供给到导体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包括:外壳,该外壳将电气部件容纳在其中;以及盖,该盖连接于所述外壳,其中,在所述外壳和所述盖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部,以允许所述导体穿过该凹槽部;其中,当将所述盖连接于所述外壳的时候,设置在所述凹槽部上的导体被夹在该外壳与该盖之间;并且其中,所述凹槽部的宽度朝着该凹槽部的内侧变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12-7 2007-317053一种用于测量供给到导体的电流的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包括外壳,该外壳将电气部件容纳在其中;以及盖,该盖连接于所述外壳,其中,在所述外壳和所述盖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部,以允许所述导体穿过该凹槽部;其中,当将所述盖连接于所述外壳的时候,设置在所述凹槽部上的导体被夹在该外壳与该盖之间;并且其中,所述凹槽部的宽度朝着该凹槽部的内侧变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还包括固定件,该固定件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尾真一望月利朗阿井武史杉森康弘川口泰典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