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其钧专利>正文

前列腺尿道内锌离子导入电极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49793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列腺尿道内锌离子导入电极导管,是通过前列腺尿道,直接向前列腺组织内导入锌离子的医疗器械。包括探头管体,探头管体的前端为导向头;探头管体内沿轴向设有球囊注液通道、膀胱注液通道、膀胱引流通道及尿道注液通道;球囊设于导向头之后,球囊与导向头之间设有膀胱引流孔;治疗电极设置在探头管体的电极槽内,治疗电极的引出端通过尿道注液通道与阳极插头相连;腔内电极的引出端通过膀胱注液通道与阴极插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疗效好、周期短、治愈率高,而且不会对人体任何组织造成电化学损伤不良作用,对人体任何生命器官都没有影响干扰。(*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前列腺尿道内锌 离子导入电极导管,是通过前列腺尿道,直接向前列腺组织内导入锌离子的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特异性和非特异感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从而引起的全身或 局部症状。前列腺具有独特的解剖位置与生理结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腺管外面包裹有一 层脂质膜。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这层包膜会选择性地阻止来自血液中的抗菌药,致使前列腺 液中药物浓度远远低于血液中浓度,使药物对病灶产生的疗效犹如“隔靴搔痒”无法达到治 愈的目的。相反,病原微生物反而容易逆行进入腺体并隐藏其中,因此前列腺脂质膜的阻隔 也是慢性前列腺炎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前列腺的特殊位置和结构决定了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它的外层有脂质包 膜,是药物的屏障,一般的药物很难达到局部,起不到药物作用和疗效,且经过层层屏障才 能到达病灶部位,然而药效已所剩无几,因此效果极为缓慢且低效,且临床应用这些方法 只能起到改善的疗效。另外,研究资料显示,锌能加强机体的免疫力,对预防疾病有重要作用。20世纪60 年代Mamey [3]首先发现前列腺液中有一种低分子的抗菌活性物质,将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前列腺尿道内锌离子导入电极导管,包括探头管体(6),探头管体(6)的前端为导向头(7);其特征在于探头管体(6)内沿轴向设有球囊注液通道(9)、膀胱注液通道(10)、膀胱引流通道(11)及尿道注液通道(12);球囊(8)设于导向头(7)之后,球囊(8)与导向头(7)之间设有膀胱引流孔(13);治疗电极(14)设置在探头管体(6)的电极槽(15)内,治疗电极(14)的引出端通过尿道注液通道(12)与阳极插头相连;腔内电极(16)的引出端通过膀胱注液通道(10)与阴极插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前列腺尿道内锌离子导入电极导管,包括探头管体(6),探头管体(6)的前端为导向 头(7);其特征在于探头管体(6)内沿轴向设有球囊注液通道(9)、膀胱注液通道(10)、膀胱 引流通道(11)及尿道注液通道(12);球囊(8)设于导向头(7)之后,球囊(8)与导向头(7) 之间设有膀胱引流孔(13);治疗电极(14)设置在探头管体(6)的电极槽(15)内,治疗电极 (14)的引出端通过尿道注液通道(12)与阳极插头相连;腔内电极(16)的引出端通过膀胱 注液通道(10)与阴极插头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列腺尿道内锌离子导入电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 槽(15)的结构为,探头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其钧
申请(专利权)人:姜其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