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华专利>正文

智能型双筒双极熔体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4651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双筒双极熔体过滤器,其包括一外壳,外壳内设有加热单元、温度传感器、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单元,外壳上设有总进料口、总出料口,第一过滤单元的熔体进料口与外壳上的总进料口连接,第二过滤单元的熔体出料口与外壳上的总出料口连接,第一过滤单元的熔体出料口通过一止流阀与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熔体进料口连接,加热单元、温度传感器、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单元均与一控制器连接。采用该过滤器可对由塑料瓶形成的塑料熔体内的杂质进行有效去除,使塑料瓶可作为熔融纺丝的原料使用,这样就使的大量的塑料瓶可被充分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企业更有竞争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特别涉及一种在熔融高速纺丝成形过程中对纺线熔 体进行过滤的过滤器。
技术介绍
由热塑性塑料制成的纤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制品,这些纤维可被广泛的应用 在各种服装、织物等纺织行业,这些纤维常常采用熔融纺丝成型,也就是首先将热塑料熔 融,然后迫使熔融的塑料穿过纺丝板形成纤维纺丝。在熔融纺丝成型过程中,热塑料的质量 直接会影响到纤维纺丝的质量,目前热塑料的质量有一级品、二级品之分,一级品的质量较 好,但价格较贵,因此采用一级品制成的纤维纺丝虽然质量较好,但生产成本较高,这样就 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现在社会上常见的矿泉水瓶、5L的雪碧可乐瓶等为PET材料,均可作为工业长丝 原料,因为在生产过程中,PET材料最好是作为瓶级料,其次就是作为长丝级工业原料,因此 这些塑料瓶非常适合在熔融纺丝成型时使用,但由于这些塑料瓶在回收后均含有大量的杂 质,这些杂质采用目前的技术在熔融状态下很难被去除,这样就使得这些塑料瓶在熔融纺 丝的应用受到影响,因此目前大量被回收的塑料瓶一般只能应用到一些较为底端的塑料制 品领域。这样就造成了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大量被回收的塑料瓶不能被应用到纺丝领域,造 成资源的浪费,而在另一方面企业有不得不花高价钱去买一级品塑料,使得企业的负担增 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料瓶熔融 后的物质进行有效过滤,使其满足熔融纺丝要求的过滤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双筒双极熔体过滤器,其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加热单元、温度 传感器、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单元,所述外壳上设有总进料口、总出料口,所述第一过滤 单元的熔体进料口与所述外壳上的总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熔体出料口与所述 外壳上的总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熔体出料口通过一止流阀与所述第二过滤单 元的熔体进料口连接,所述加热单元、温度传感器、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单元均与一控 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第一过滤桶和第二过滤桶,所述第一过滤桶的进料口、 第二过滤桶的进料口分别通过进料阀与所述熔体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桶的出料口、 第二过滤桶的出料口分别通过出料阀与所述熔体出料口连接,所述熔体进料口处设有滤前 压力传感器,所述熔体出料口处设有滤后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过滤桶上设有第一排空阀, 所述第二过滤桶上设有第二排空阀,所述进料阀、出料阀、第一排空阀、第二排空阀、滤前压 力传感器、滤后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料阀为三通阀,所述出料阀为三通阀。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桶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桶的下端、所述第一过滤桶 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桶的上端,所述第二过滤桶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二过滤桶的下 端、所述第二过滤桶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二过滤桶的上端。优选的,所述第一排空阀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桶上端,所述第二排空阀位于所述第 二过滤桶上端。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桶上设有第一排污口,所述第一排污口与所述第一过滤桶 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污口上设有第一排污阀,所述第二过滤桶上设有第二排污口,所 述第二排污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桶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排污口上设有第二排污阀。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智能型双筒双极熔体过滤器在使用时塑料熔 体由外壳上的总进料口进入到过滤器中,温度传感器可对过滤器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当过滤器内的温度过低,控制器可控制加热单元加热,使塑料熔体一直保持在熔融状态,以 便于过滤单元的过滤,过滤器内设有两个过滤单元,第一过滤单元可对塑料熔体进行粗过 滤,第二过滤单元可对塑料熔体进行细过滤,通过这两次过滤就可使塑料熔体内的杂质得 到有效的去除,使塑料熔体满足熔融纺丝的要求。因此采用该过滤器可对由塑料瓶形成的 塑料熔体内的杂质进行有效去除,使塑料瓶可作为熔融纺丝的原料使用,这样就使的大量 的塑料瓶可被充分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再有由于塑料瓶的价格较为便宜,这样也可以 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企业更有竞争力。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 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 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过滤单元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该智能型双筒双极熔体过滤器包括一外壳1,外壳1内设有加热单元 8、温度传感器7、第一过滤单元4、第二过滤单元5,外壳1上设有总进料口 2、总出料口 3,第 一过滤单元4的熔体进料口与外壳1上的总进料口 2连接,第二过滤单元5的熔体出料口 与外壳1上的总出料口 3连接,第一过滤单元4的熔体出料口通过一止流阀6与第二过滤 单元5的熔体进料口连接,加热单元8、温度传感器7、第一过滤单元4、第二过滤单元5均与 一控制器连接。该智能型双筒双极熔体过滤器在使用时塑料熔体由外壳1上的总进料口 2进入到 过滤器中,温度传感器7可对过滤器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当过滤器内的温度过低,控制 器可控制加热单元8加热,使过滤器内的温度保持恒定,进而使塑料熔体一直保持在熔融 状态下,以便于过滤单元4、5的过滤,过滤器内设有两个过滤单元,两个过滤单元的结构相 同。如图2所示,该过滤单元包括熔体进料口 13、熔体出料口 14、第一过滤桶11和第 二过滤桶12。第一过滤桶11的进料口、第二过滤桶12的进料口分别通过进料阀17与熔体 进料口 13连接,第一过滤桶11的进料口位于第一过滤桶11的下端,第二过滤桶12的进料 口位于第二过滤桶12的下端,进料阀17为一三通阀,其三个阀口分别与熔体进料口 13、第 一过滤桶11的进料口、第二过滤桶12的进料口连接。第一过滤桶11的出料口、第二过滤 桶12的出料口分别通过出料阀18与熔体出料口 14连接,第一过滤桶11的出料口位于第 一过滤桶11的上端,第二过滤桶12的出料口位于第二过滤桶12的上端,出料阀18为一三 通阀,其三个阀口分别与熔体出料口 14、第一过滤桶11的出料口、第二过滤桶12的出料口 连接。熔体进料口 13上设有测压接口,该测压接口上设有一滤前压力传感器15,熔体进 料口 14上设有测压接口,该测压接口上设有一滤后压力传感器16。第一过滤桶11的上端 设有第一排空阀19,第二过滤桶12的上端设有第二排空阀20。第一过滤桶11上还设有第 一排污口 21,第一排污口 21与第一过滤桶11的进料口连通,第一排污口 21上设有第一排 污阀22,第二过滤桶12上设有第二排污口 23,第二排污口 23与第二过滤桶12的进料口连 通,第二排污口 23上设有第二排污阀M。进料阀17、出料阀18、第一排空阀19、第二排空 阀20、滤前压力传感器15、滤后压力传感器16均与控制器连接。该过滤器单元在工作时,首先通过控制器控制进料阀17、出料阀18及第一排空阀 19,使熔体进料口 13与第一过滤桶11的进料口连通、与第二过滤桶12的进料口隔断,使熔 体出料口 14与第一过滤桶11的出料口连通、与第二过滤桶12的出料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双筒双极熔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加热单元、温度传感器、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单元,所述外壳上设有总进料口、总出料口,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熔体进料口与所述外壳上的总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熔体出料口与所述外壳上的总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熔体出料口通过一止流阀与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熔体进料口连接,所述加热单元、温度传感器、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单元均与一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双筒双极熔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加 热单元、温度传感器、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单元,所述外壳上设有总进料口、总出料口, 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熔体进料口与所述外壳上的总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熔体 出料口与所述外壳上的总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熔体出料口通过一止流阀与所 述第二过滤单元的熔体进料口连接,所述加热单元、温度传感器、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 单元均与一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双筒双极熔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 括第一过滤桶和第二过滤桶,所述第一过滤桶的进料口、第二过滤桶的进料口分别通过进 料阀与所述熔体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桶的出料口、第二过滤桶的出料口分别通过出 料阀与所述熔体出料口连接,所述熔体进料口处设有滤前压力传感器,所述熔体出料口处 设有滤后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过滤桶上设有第一排空阀,所述第二过滤桶上设有第二排 空阀,所述进料阀、出料阀、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华
申请(专利权)人:曹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