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4035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下电气导通也不失灵、简易且容易地连接自如的连接 器。在电气连接器(100)中,凹壳体(200)嵌合在凸壳体(400)上。在 凹壳体(200)上、在与凸壳体(400)的嵌合方向垂直方向上形成有导向槽 (210),在该导向槽(210)中配设有钩搭接头(300)。并且,在凹壳体(200) 的该导向槽(210)中形成有开口部(222),对于凸壳体(400)可伸出地设 置有钩搭接头(300)的卡止部(315)。在凸壳体(400)嵌插在凹壳体(200) 中时,卡止部(315)从凹壳体(200)的开口部(222)向凸壳体(400)侧 伸出。卡止部(315)借助形成在凸壳体(400)上的既定的倾斜面(410a) 而被卡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下也能够电气导通的连接器。技术背景近年来,在用于汽车等车辆的动力源(例如,发动机)中,为了与耗油 量降低或排气限制等对应而使用了各种电子控制。为了进行这些电子控制,主要需要传感器、促动器、控制装置(例如,电子控制单元ECU)、用于连 接机器之间的电缆、及电气连接器等。但是,在动力源、特別是直喷式发动机等附近,电气连接器处在严酷的 环境下。即,在这些动力源附近产生高加速度振动,所以电气连接器的壳体 容易磨耗或缺损,难以维持电气连接器的耐久性。并且,在动力源的高加速 度振动与电气连接器自身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时,电气连接器自身陷入机械 共振状态,所以更加难以维持耐久性。因此,在产生高加速度振动的环境下使用电气连接器时,采用下述方法 用引出电缆引出到高加速度振动的影响少的部分而使用电气连接器,再用引 出电缆返回产生高加速度振动的环境下。但是,使用引出电缆而设置电气连接器会使部件个数增加。其结果,在 各部件的接合部产生间隙,成为使电气连接器的耐振动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并且,在公开的连接器(参照专利文献l)中,使连接器嵌合之后需要 插入垫片,因此连接连接器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凹型的第1壳体,支承第1连接端子; 凸型的第2壳体,支承与上述第1连接端子电气连接的第2连接端子,且嵌插在上述第1壳体中而与上述第1壳体嵌合; 钩搭接头,卡止在槽中,所述槽沿与上述第1壳体和上述第2壳体嵌合的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延伸而形成在上述第1壳体上,且该钩搭接头形成有凸形状的卡止部,沿着与上述嵌合的方向及上述槽的方向都垂直的方向而对上述第2壳体施力, 上述第1壳体在上述槽内具有上述钩搭接头的卡止部能够为了与上述第2壳体侧卡止而伸出的开口部, 上述第2壳体具有在与上述第1壳体嵌合时使从第1壳体的开口部伸出的上述钩搭接头的卡止部卡止的既定的倾斜面, 上述钩搭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6.9.15 JP 250633/2006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凹型的第1壳体,支承第1连接端子;凸型的第2壳体,支承与上述第1连接端子电气连接的第2连接端子,且嵌插在上述第1壳体中而与上述第1壳体嵌合;钩搭接头,卡止在槽中,所述槽沿与上述第1壳体和上述第2壳体嵌合的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延伸而形成在上述第1壳体上,且该钩搭接头形成有凸形状的卡止部,沿着与上述嵌合的方向及上述槽的方向都垂直的方向而对上述第2壳体施力,上述第1壳体在上述槽内具有上述钩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堂悟宫崎祐二小林浩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