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维平专利>正文

桥式快速吸附垫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375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桥式快速吸附垫体,有一由上层无纺布中间树脂层及下层纸压制成的垫体,其特征在于:垫体内设置有两层由纸渗导扩散层隔开的树脂层,在下层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层下部为纸层,由无纺布、树脂层、纸渗导扩散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及纸层五层压合成整体垫体。(*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卫生用品,特别是桥式快速吸附垫体。在我们的在先95219280.2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快速导流高分子吸收复合垫体,该垫体采用在上层的无纺布和下层的纸之间夹铺有高分子吸水树脂层,然后通过压合成型为一体,以解决现有卫生巾、尿垫等吸释性产品的吸水量而易饱和外溢及扩散导流效果差的问题。因为现有的上述产品大都由无纺布及篷松类发泡层构成,一旦受压或因肢体运动等原因挤压垫体,其吸释在下层中的液体又会被重新挤压出来,而夹设高分子吸水层的目的就在于快速吸释上层的液物并产生膨胀性吸收,即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吸释分泌物中液体后不会再溢出。但是高分子吸水树脂在吸收上部渗流物时只具备在同一层面内的吸收扩散作用,而向下层传导扩散作用却较差,因此,当分泌物较多时,其易向垫体或卫生巾的宽度方向渗溢,而无法达到沿纵向较均匀扩散和向下部层体渗释的作用。因此既直接影响使用效果。又使得垫体的大部份吸释作用未能发挥。使使用费用增加而原材料浪费。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设置有两层树脂层,并在两树脂层之间夹设有纸纤维渗导扩散层的,既具有很好同层吸释扩散作用,又具有很好的纵向扩散和向下层渗扩搭桥作用的桥式快速吸附垫体。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有一由上层无纺布,中间树脂层及下层纸压制成的垫体,其特征在于垫体内设置有两层由纸渗导扩散层隔开的树脂层,在下层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层下部为纸层,由无纺布、树脂层、纸渗导扩散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及纸层五层压合成整体垫体。由上可见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第一由于在两层树脂层之间设有纸层,而纸层既具有快速吸释扩展上部渗流物的特点,又具有很好的沿厚度方向的透湿作用,因此,可将经血、尿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由上层引透至下层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层进行快速吸释,以避免上层树脂层内部吸释饱和后而易向同层宽度方向渗溢的缺点,以达到很好的搭桥渗导作用。第2由于纸层的设置而加之纸层自身吸释扩展作用强的特点,使得上层渗溢液经过它得到沿卫生巾垫体纵向扩散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扩散渗透面积,加强导流吸释效果。本技术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附图实现的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的结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图3是图1和图2所示垫体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导流沟槽的另一种结构的平面图。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有一压合为一体的吸释垫体10,吸释垫体10最上层为无纺布吸释层2,无纺布吸释层2下部为一树脂层3,其特征在于在树脂层3的下部有一纸渗导扩散层4,在纸渗导扩散层4的下部设有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在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的下部为一纸层6,由无纺布吸释层2、树脂层3,纸渗导扩散层4、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及纸层6共五层压合成一整体式吸释垫体。参见图1至图2。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还在于吸释层2为疏水型和亲水型的无纺布吸释层,在整体式吸释垫体10的上部成型有沿垫体纵向分布的沿宽度方向相间隔设置的导流槽道9。参见图2至图4。导流槽道9为相平行于吸释垫体10的侧边缘的平行状开设或倾斜状开设,导流槽道9的槽深为0.1~2毫米,倾斜状设置时的倾斜角度范围在1~5度。无纺布吸释层2下部的树脂层3为高分子吸水树脂层或离子交换树脂层。图1所示是用于卫生巾的实施例。图2所示是由于尿垫或失禁床垫的实施例。槽道9及倾斜角度设置的目的主要是增加沿纵向(即长度方向)的导流效果,而阻止沿宽度(即较窄方面)的扩散渗溢。这种设计对卫生巾说是很必要的。而略凸起的沟槽也可起到防止分泌物沿横向流动的阻挡效果。本技术无纺布吸释层2下部的树脂层3一般采用高分子吸水树脂层,但也可以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层。在无纺布吸释层2下部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层的目的是该层可将经血或尿中的盐水(90%NaCl溶液)进行分解,而分解后的水可以被下层的纸层4以及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更快地吸收,实验证明每1克高分子吸水树脂吸收盐水为40-50毫升,而其每1克树脂吸收分解后的水却为600毫升以上,这充分说明了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层3的分解,可大大增强下层吸水树脂层5的吸释效果。图1和图2所示垫体10是由一无纺布外包裹袋体1包裹起为而形成卫生巾或尿垫的,在垫体10下部设有一防漏膜7,防漏膜7与包裹袋体1压合在一起,在外包裹袋体1的下部设有粘贴膜8。权利要求1.桥式快速吸附垫体,有一压合为一体的吸释垫体(10),吸释垫体(10)最上层为无纺布吸释层(2),无纺布吸释层(2)下部为一树脂层(3),其特征在于在树脂层(3)的下部有一纸渗导扩散层(4),在纸渗导扩散层(4)的下部设有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在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的下部为一纸层(6),由无纺布吸释层(2)、树脂层(3),纸渗导扩散层(4)、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及纸层(6)共五层压合成一整体式吸释垫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式快速吸附垫体,其特征在于吸释层(2)为疏水型和亲水型的无纺布吸释层,在整体式吸释垫体(10)的上部成型有沿垫体纵向分布的沿宽度方向相间隔设置的导流槽道(9)。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式快速吸附垫体,其特征在于导流槽道(9)为相平行于吸释垫体(10)的侧边缘的平行状开设或倾斜状开设,导流槽道(9)的槽深为0.1~2毫米,倾斜状设置时的倾斜角度范围在1~5度。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式快速吸附垫体,其特征在于无纺布吸释层(2)下部的树脂层(3)为高分子吸水树脂层或离子交换树脂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桥式快速吸附垫体,有一由上层无纺布中间树脂层及下层纸压制成的垫体,其特征在于垫体内设置有两层由纸渗导扩散层隔开的树脂层,在下层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层下部为纸层,由无纺布、树脂层、纸渗导扩散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及纸层五层压合成整体垫体。文档编号A61F13/15GK2258390SQ9620982公开日1997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3日专利技术者王维平 申请人:王维平, 北京赛尼菲申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桥式快速吸附垫体,有一压合为一体的吸释垫体(10),吸释垫体(10)最上层为无纺布吸释层(2),无纺布吸释层(2)下部为一树脂层(3),其特征在于:在树脂层(3)的下部有一纸渗导扩散层(4),在纸渗导扩散层(4)的下部设有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在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的下部为一纸层(6),由无纺布吸释层(2)、树脂层(3),纸渗导扩散层(4)、高分子吸水树脂层(5)及纸层(6)共五层压合成一整体式吸释垫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维平北京赛尼菲申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