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登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连接通风管道系统中的管元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3646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一种用于连接通风管道系统的管元件的装置中,内管(3)具有用 于与外管(1)的配合邻接部(8)接合的邻接部(7)。通过将内管(3) 插入到外管(1)内,邻接部(7、8)在与插入方向垂直的平面(P)内接合, 用于提供邻接部之间的连接并由此管(1、3)的连接。内管(3)的邻接 部(7)沿管(3)的圆周是连续的,并在内管(3)的弯曲端(20)中 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通风管道系统中连接管元件和类似部件的领域。
技术介绍
在近几十年期间,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者们努力尝试寻找连接包 括在这样的系统中的管元件和类似部件的有效方法。在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中,内管插入到外管内,并且紧固装置(螺 钉或铆钉)被驱动通过搭接的管壁部分。通常,所述管是金属片的螺旋 式巻绕的锁合接缝管。通常,安装者或者装配者需要通过管壁为紧固 装置钻孔。这种管连接是麻烦、耗时的并且需要特殊的工具,例如电 钻、螺丝刀、铆接机等。另外,紧固装置突伸进入管道可能干扰气流 并且还引起漏气、不期望的灰尘积聚等。另外还有这样的风险,即进 入管道的突伸件干扰并损坏清洁设备,例如刷子,所述清洁设备穿过 管道推入。在其它的管连接方法中,管端部设有端部凸缘,所述管端部设置 成首尾相连,并且借助特殊的外部夹持装置夹持(例如参见US-A-6,030,005和WO-A-05/001323 )。在某些应用中,这些方法很 奏效,但是缺点是装配者需要处理分离的部件,例如夹持装置、连接 环等。而另 一种已知的管连接方法从CH-A-496,927得知,然而所述方法 在管端部之间需要分离的且结构复杂的连接构件。EP-A-797,038公开了 一种管连接方法,其中两个管壁都设有多个 互锁切口,所述互锁切口穿过材料切割。闭合的钩状切口存在削弱管 壁的缺点。间断的切口组成了截痕,所述截痕在薄的管壁中引起不期 望的纵向狭缝。另外,在薄的管壁中提供用于实现锁住效果的精确的切口也很难。另外,很难将切口设置在配合位置内,因为管需要精确地定向。 实际上,切口部分在插入之后不会向后弯曲,这意味着没有实现预期 的通过切口接合的目标。另 一个缺点是在切口处漏气的风险相对较高。现有技术中相类似的管连接从瑞典专利申请SE 0402011-1得知, 该专利申请公开了设有穿过管壁切割的钩状切口的外管。所述切口用 于与插入到外管内的内管外侧上的肩部接合。切口在外管的自由端切 割因此削弱了外管的自由端,并且在切口和肩部之间的接合部与内管 的自由端间隔开。现有技术的管连接存在基本上与EP-A-797,038的管 连接相同的缺点。因此,需要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系统的新类型的管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通风管道系统中的管元件 的改进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该目的和其它目的将从下面的描述中体现,并通过在所 附独立权利要求中限定的装置、方法、使用和通风部件而实现。本发 明优选的实施例和各种变化形式在所附的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中,内管元件设有用于与外管元件的内侧上相应 的第二连接装置接合的第一连接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连接装置的至 少一个围绕相关管元件的基本上整个圆周是连续的。由此,可以实现 管元件快速和方便的连接。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或分离的部件,并且装 配者不需要在特定位置内设置用于连接的复杂的切口。另外,第一连接装置设在内管元件的端部部分中,这方便了插入 和连接。通过连接装置在管元件之间建立的接合位于距外管的自由端 一定距离处,该处接合的硬度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优选的是,第一连接装置围绕内管元件的圆周是连续的。这样的 连接装置容易在管元件上形成,并由此对于有效制造而言是有利的。 另外,容易建立与外管元件的配合连接装置的接合,而不用考虑配合6连接装置的形状。由于连续的第一连接装置,内管元件可以转动到任 何所需的角度位置,而不会危害到接合和连接。根据优选实施例,内管元件的端部部分的自由端是向外和向后弯 曲的,以便形成第一邻接部,其中弯曲端优选围绕端部部分的圆周是 连续的。通过该结构,内管元件的第一连接装置的邻接部以一种非常 简单和有效的方式实现。弯曲的自由端提供了锋利的接合边缘,还提 供了内管元件端部的有利的加强,因此提高了连接的硬度和稳定性。优选的是,外管元件的第二连接装置包括形成在管壁中并相对于 外管元件的圆周以角度间隔开的凹部。在插入期间,这些凹部跨在内 管元件的弯曲的自由端上,并因此使外管元件的管壁变形为非圆横截 面。在凹部和弯曲的自由端之间的接合中的该变形提高了光滑插入并 保证了管元件的咬合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内管连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邻接部,所述 至少一个第一邻接部基本上垂直于插入方向,并且外管连接装置具有 至少一个第二邻接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邻接部基本垂直于插入方向。 这种协作的邻接部提供了安全的连接,这种安全的连接防止了内管元 件在连接之后从外管元件拉出,反之亦然。在另 一个实施例中,外管元件的连接装置包括多个邻接部边缘, 所述多个邻接部边缘相对于外管元件的圆周以角度间隔开。可供选择 的是,连续的凹进围绕外管元件的圆周形成。这种类型的邻接部便于 在制造中提供,这是一个优点。外管元件的邻接部可以包括凹进,所述凹进与内管元件的邻接部 接合,所述内管元件的邻接部在管元件的端部部分中在圆周肩部上形 成。这种类型的邻接部增强了可靠接合,并便于在管壁上形成。优选的是,内管元件包括圆周槽,圆周密封环在所述圆周槽中安 装,以便抵靠外管元件的内侧密封。这使得保证了在两个管元件之间 连接处的有利的密封。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环通过将内管元件的弯曲端夹持在密封环 的一部分上而安装在槽内,所述弯曲端包括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这形7成了对密封环的有利的紧固,很好地符合了连接理念。本专利技术的管连接方法包括部分地将内管元件插入到外管元件内至紧配合,以及在内管元件和外管元件的连接装置之间分别建立接合,用于提供所述管元件的连接。优选的是,内管元件的弯曲的自由端与外管元件的内侧上的配合连接装置咬合接合。还优选的是,在插入期间,外管元件的凹部跨在内管元件的弯曲的自由端上,并因此使外管元件的管壁变形为非圆横截面。在插入期间通过执行这些步骤,管元件的安全连接通过紧配合实现。所述管元件喀哒一声,,就位。 本专利技术和其实施例的其它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体现。附图说明现在本专利技术将参照附图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附图示出了非限制性实施例和变化形式。图l-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 一 实施例的管连接;图7-10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管元件的组件;图11-12示出了设在第一实施例的外管元件上的连接装置;图13-16示出了设在外管元件上的可供选择的连接装置;图17-2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管连接;图21-2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管连接;图25-2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管连接;图29-3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管连接;图33-3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管连接;图37-4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不带有密封环的管连接;图41-42示出了在外管元件上具有双连接装置的变化形式;图43-44示出了在图5-6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化形式;图45示出了在外管元件上具有可供选择的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化形式;图46-47仍示出了在管元件的搭接部分中带有另外的连接装置的第 一 实施例的另 一种变化形式;图48-52示意性示出了在外管元件上具有四个凹部的第一实施例 的管连接的插入步骤;图53示出了大直径的外管元件的坚硬的凸缘。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12,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本形式。图l示出了管元件或 管1如何通过连接件形状的中间管元件3连接到另 一个管元件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连接通风管道系统的管元件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内管元件(3),所述内管元件(3)配置成部分地并且通过紧配合插入到外管元件(1)内,并与外管元件(1)连接,其中所述内管元件(3)包括外部第一连接装置(7),用于与设置在外管元件(1)的内侧上的相应的第二连接装置(8)接合,在插入之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装置(7、8)之间的接合提供了管元件(1、3)的所述连接,并且所述接合发生在基本垂直于插入方向(Ⅰ)的平面(P)内,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装置(7、8)中的至少一个沿相关的管元件的基本上整个圆周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7)设在内管元件(3)的端部部分(a)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6.9.8 SE 0601856-8;2006.9.8 US 60/843,2081. 一种用于连接通风管道系统的管元件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内管元件(3),所述内管元件(3)配置成部分地并且通过紧配合插入到外管元件(1)内,并与外管元件(1)连接,其中所述内管元件(3)包括外部第一连接装置(7),用于与设置在外管元件(1)的内侧上的相应的第二连接装置(8)接合,在插入之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装置(7、8)之间的接合提供了管元件(1、3)的所述连接,并且所述接合发生在基本垂直于插入方向(I)的平面(P)内,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装置(7、8)中的至少一个沿相关的管元件的基本上整个圆周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7)设在内管元件(3)的端部部分(a)中。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7)沿内管元 件(3)的圆周是连续的。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内管元件(3)的所述端部部 分(a)的自由端(20)是向外和向后弯曲的,以便形成所述的第一连接装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弯曲的自由端(20)沿所述端 部部分(a)的圆周是连续的。5. 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外管元件(l)的所述第二 连接装置(8)包括形成在管壁中并相对于外管元件(1)的圆周以角度间 隔开的凹部(9)。6. 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 括至少一个第一邻接部(7;7a-f),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邻接部(7;7a-f)基本 垂直于插入方向,且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邻接部 (8;8a-c),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邻接部(8;8a-c)基本垂直于插入方向,所 述邻接部协作以确保所述连接。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装置(8)包括多个 邻接部边缘(12),所述多个邻接部边缘(12)相对于外管元件(1)的圆 周以角度间隔开。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外管元件(l)包括限定第 二邻接部(8)的圆周凹进(13),所述第二邻接部(8)沿外管元件(1)的圆周 是连续的。9. 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邻接部(7) 形成在圆周肩部(7d)上,所述圆周肩部(7d)设在内管元件(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安德松LA·马特松S·赫格曼
申请(专利权)人:林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