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3025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内藏的车灯(35)的光照射车辆(3)的车门(5)的侧面下方。安装有车灯(35)的车灯插座(37)的后端部(37j),从车灯壳体(33)的筒部(33b)露出,且从车灯壳体(33)向保持器/镜体附件(15)突出。因此,当更换车灯时,只需卸下保持器/镜体附件(15)就能很容易发现车灯插座(37),能很容易地将车灯(35)与车灯插座(37)一起向作业者侧拔出。另外,在安装车灯插座(37)时,也因为筒部(33b)的开口部(33c)向车灯壳体(33)上的保持器/镜体附件(15)侧露出,所以开口部(33c)的辨识性良好,能实现车灯更换作业性极佳的车门镜(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藏有车灯的车门镜
技术介绍
在车门镜内藏车灯并利用该车灯照射车辆车门的侧面下方的技术已为公众所知(参照专利文献1 4)。车灯中采用发光的灯丝,通常,灯丝本身的寿 命为数百 1000小时左右,达到使用寿命的车灯,会产生因灯丝断掉而无法点 亮。在长期的车辆使用期间中,会考虑到车灯达到使用寿命,此时,就必须更 换车灯。尤其,因为车辆行驶所致的震动或冲击,车灯的寿命会有縮短的倾向, 车灯更换的必要性很高。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29408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96683号公报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6074077号说明书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第6299333号说明书专利技术公开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以往的车门镜的情形下,车灯被安装于车门镜本体的深处,当更换 车灯时,很难发现车灯。而且,当更换车灯时,必须分解车门镜本体内部,更 换作业很花时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对车灯进行更换的车门镜。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车门镜,被固定于车辆车门上,且内藏有车灯,包括固定于 车门且具有开口的车门镜本体;安装成阻塞开口且可装卸自如的镜体部;3设置于车门镜本体内的车灯壳体;设置于车门镜本体并出射车灯的光的车 灯窗;形成于车灯壳体的镜体部侧、并朝镜体部侧露出的车灯安装用开口 部;以及安装于车灯后部、且相对于车灯壳体装卸自如的车灯插座,车灯 插座前端部具有可安装车灯的车灯插入口,车灯插座后端部,从车灯安装 用开口部露出,且从车灯壳体向镜体部突出。当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车门镜时,内藏有车灯,在乘坐时,车灯的光从车灯窗出 射而照射车辆车门侧面下方。车灯插座的后端部从车灯安装用开口部露出,且 从车灯壳体向镜体部突出。因此,当更换车灯时,只需卸下镜体部就能很容易发现车灯插座,能很容易地将车灯与车灯插座一起向作业者侧拔出。另外,在 安装车灯时,也因为车灯安装用开口部朝镜体部侧露出,所以,车灯安装用开口部的辨识性良好,能实现车灯更换作业性极佳的车门镜。而且,伴随车灯更 换所产生的分解及再组合能减少到最小限度,所以,在分解或再组合时,不会 产更换对象以外的零件损坏,或者,再组合后外观形状改变等的不良情况。而 且,因为车灯更换变得容易,所以,例如很容易选择亮度高的车灯,车灯的选 择范围变大。而且,还包括配置于镜体部与车灯壳体之间的分隔板;以及形成于分 隔板、且可插入车灯插座的插座窥视窗,插座窥视窗的大小至少可插入2 根手指,从而可用手指捏着车灯插座后端部并取出。即使是具有分隔板的车 门镜,也能容易地目视车灯插座,很容易以指尖捏着车灯插座后端部拔出,容 易地对车灯进行更换。而且,在车灯壳体上形成有具有车灯安装用开口部的筒部,在车灯插 座上形成有从外侧覆盖筒部的法兰部,车灯插座利用法兰部的内表面与筒 部的外表面的凹凸嵌合来安装于车灯壳体。由于车灯插座利用法兰部的内 表面与筒部的外表面的凹凸嵌合来安装于车灯壳体,所以可相对于车灯壳体 进行装卸,例如也可以不以弹簧保持车灯插座,也可以不用考虑保持力的降低。 而且,由于法兰部从外侧覆盖筒部,所以,能防止水通过车灯安装用开口部侵 入车灯壳体内。4专利技术效果当使用本专利技术时,能容易地更换内藏在车门镜的车灯。 附图说明图1是包括本专利技术车门镜的车辆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车门镜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车门镜的正视图。图4是沿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车灯插座及车灯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从车灯插座侧观看车灯插座及车灯所得的立体图。 图7是从车灯侧观看车灯插座及车灯所得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从车门镜插拔车灯插座的状态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1车门镜3车辆5车门7车门镜本体7a开口13分隔板15保持器/镜体附件(镜体部)33车灯壳体33b筒部33c车灯安装用开口部33f筒部外表面35车灯37车灯插座37b插入口37h法兰部37i法兰部内表面37j后端部39插座窥视窗43车灯窗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面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车门镜的最佳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车门镜1固定于车辆3的车门5,且具有树脂制的车 门镜本体7。呈杯状的所述车门镜本体7固定于车门5,且由具有朝车辆3的后部侧开放的开口 9a (参照图4)的壳体9、及嵌入壳体9的开口 9a而被固定 的呈杯状的分隔板13所构成。如图2及图3所示,配置有阻塞分隔板13的凹部13a即车门镜本体7开 口 7a的板状保持器/镜体附件(镜体部)15。在分隔板13中央,形成有供枢 支板17露出的开口部19。所述枢支板17具有抵接保持器/镜体附件15的背面的圆板部21、及设于 于圆板部21的外周端的四个卡扣部23。各挂扣部23,呈3字形,且具有杆状 的卡扣部23a。相对于此,在保持器/镜体附件15的背面设有树脂制四个爪片 25,各爪片25的前端设有钩部25a。通过使保持器/镜体附件15的钩部25a 钩住挂扣部23的卡扣部23a,保持器/镜体附件15装卸自如地被安装于枢支板 17,通过朝自己身体侧使劲牵引保持器/镜体附件15,能将保持器/镜体附件 15从枢支板17取下。如图3及图4所示,在枢支板17的背面形成有2个球状的凹部17a,调 整器螺帽27的球状头部27a利用球状接头分别与各凹部17a连结。各调整器 螺帽27,分别与立设于杯状保持器20的2支调整器螺丝28螺合,且利用组合 有马达及齿轮的致动器(未图示) 一边旋转一边分别可独立地沿轴向移动。而 且,通过调整器螺帽27的各独立移动量的变化,能改变枢支板17的倾斜角度。 结果能使保持器/镜体附件15变化成既定的镜面角度。致动器及保持器20固定于配置在壳体9上的内装框架31。所述内装框架 31的下部形成有车灯壳体33。设于车灯壳体33的前壁(保持器/镜体附件15 侧的面)33a上设有用于使车灯壳体33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车灯安装用开口部 33c,该开口部33c形成于向保持器/镜体附件15侧突出的筒部33b的外端。 车灯35从筒部33b的开口部33c被插入,安装在车灯35后部的车灯插座37 被安装于筒部33b。而且,车灯除了通称灯泡的物品外,也可使用LED或日光 灯。如图5 图8所示,在车灯35的车灯本体部35a内设有灯丝,在车灯本 体部35a的后端部设有楔形基座部35b,所述楔形基座部35b露出有一对通电 端子35d。由电气绝缘树脂所制成的车灯插座37包括有底圆筒状的插座本体部37a及法兰部37h。在插座本体部37的前端形成有插入楔形基座部35b的插入 口 37b,在插座本体部37a内固定有4个板簧端子37c。车灯35通过使楔形基 座35b夹持于板簧端子37c而被固定在车灯插座37上,通电端子35d通过接 触到板簧端子37c而能通电。设于插座本体部37a的法兰部37设有向侧边伸出的颚部37e、及在颚部 37e的外周端向管轴方向突出的环状裙摆部37f。该裙摆部37f的内侧形成有 环状突起部37g。相对于此,在筒部33b的外表面形成有嵌入有裙摆部37f突 起部37g的环状凹槽部33d。而且,由颚部37e及裙摆部37f形成的法兰部37h覆盖筒部33b的外侧, 车灯插座37利用法兰部37h的内表面37i的突起部37g与筒部33b的外表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镜,被固定于车辆车门上,且内藏有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于所述车门且具有开口的车门镜本体; 安装成阻塞所述开口且可装卸自如的镜体部; 设置于所述车门镜本体内的车灯壳体; 设置于所述车门镜本体并出射所述车 灯的光的车灯窗; 形成于所述车灯壳体的所述镜体部侧、并朝所述镜体部侧露出的车灯安装用开口部;以及 安装于所述车灯后部、且相对于所述车灯壳体装卸自如的车灯插座, 所述车灯插座前端部具有可安装所述车灯的车灯插入口,所述车灯插座 后端部从所述车灯安装用开口部露出,且从所述车灯壳体向所述镜体部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康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