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293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反射器(30)构成为大型非球面镜,并使得在配光分布(S1)中,车辆前后方向的反射光的扩散大于车辆左右方向的反射光的扩散,利用沿车辆(3)的前后方向扩散的配光分布,能使光不易照射到车辆(3)侧面,能不浪费而高效率地照射到车辆(3)后方。藉此,能以最小限度的光量做最大限度的照明。而且,因为有沿前后方向的长距离照明,前车门(5)的外侧的脚下就不必说了,连后车门(6)的外侧的脚下也很容易照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藏有车灯的车门镜
技术介绍
先前,这种领域的技术,有日本特开2002-96683号或日本特开 2001-294081号公报。记载于日本特开2002-96683号公报的车门镜,内藏有车 灯,利用该车灯来照射前车门外侧脚下的技术己为公众所知。车灯配置在设于 车门镜本体内的车灯壳体内,车灯的光线透过设于车门镜本体下部的透镜而朝 车门外侧脚下射出。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特开2002-9668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1-294081号公报专利技术公开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上述设于现有的车门镜的车灯由于将光线向车门镜正下方照射,所 以,会照射车门镜正下方的地面,无法充分照射前车门外侧的脚下。而且,以 车灯照射的配光分布,在通常的情形下成圆形,所以,使用车门镜的足部照明 中,当照射前车门外侧脚下全区域时,需要非常大的圆形的配光分布,光线大 部分会照射到车门的侧面,所以会照射到远离车辆的处所,车灯照明光会产生 很多浪费。因此,难以确保在乘客打开车门时可确认车门外侧的脚下的充分的 照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确保当乘客打开车门时可确认车门外侧脚 下的充分照度,并确实照射脚下的车门镜。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3本专利技术的车门镜,为了照射车辆车门外侧的脚下,车灯设于车门镜本体内, 具有设置在被固定于所述车门的所述车门镜本体上的车灯窗;以及配置于所 述车门镜本体内、使从所述车灯射出的光线向所述车灯窗反射的反射器;所述 反射器为具备镜面的非球面镜,该镜面由形成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反射光的扩 散大于所述车辆左右方向的反射光的扩散的配光分布的抛物面所构成。所述车门镜具有用于有效利用车灯光线的反射器,所以能使车灯光线效率 良好地从车灯窗射出。而且,反射器构成为具备镜面的非球面镜,该镜面由在 配光分布中形成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反射光的扩散大于所述车辆左右方向的 反射光的扩散的配光分布的抛物面所构成,利用沿车辆前后方向扩散的配光分 布,使光不易照射到车辆侧面,能不浪费而高效率地照射到车辆后方。藉此, 能以最小限度的光量做最大限度的照明。而且,因为有沿前后方向的长距离照 明,前车门外侧的脚下就不必说了,连后车门外侧的脚下也很容易照明。又,在所述反射器镜面顶部,最好设有平面状、凸面状或凹面状的副反射 面。当采用这种构成时,能对应需要而配置配光分布中的光线强弱,例如,能 使配光分布的边缘部份的光线加强,或者,使配光分布的中央的光线加强,能 使配光分布做种种强弱配置。专利技术效果当使用本专利技术时,能确保当乘客打开车门时可确认车门外侧脚下的充分照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适用本专利技术车门镜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车门镜第1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镜面的图。图4是表示由图3所示的镜面所致的光反射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适用变形例1的镜面的车辆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变形例1的镜面的图。图7是表示由图6所示的镜面所致的光反射状态的示意图。4图8是表示适用变形例2的镜面的车辆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变形例2的镜面的图。图10是表示由图9所示的镜面所致的光反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适用变形例3的镜面的车辆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3的镜面的图。图13是表示由图12所示的镜面所致的光反射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适用变形例4的镜面的车辆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变形例4的镜面的图面。图16是表示由图15所示的镜面所致的光反射状态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适用变形例5的镜面的车辆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变形例5的镜面的图。图19是表示由图18所示的镜面所致的光反射状态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适用变形例6的镜面的车辆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变形例6的镜面的图。图22是表示由图21所示的镜面所致的光反射状态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1, 35, 40, 45, 50, 55, 60 车门镜 3, 38, 43, 48, 53, 58, 63 车辆 5, 6车门 7车门镜本体27车灯 28车灯窗30, 36, 41, 46, 51, 56, 61 反射器 31,37,42, 47, 52,57, 62 镜面 52a, 57a, 62a 副反射面 S广S7配光分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面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车门镜的最佳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固定于车辆3前车门5的车门镜1具有树脂制的车门 镜本体7,呈杯状的所述车门镜本体7包含具有朝车辆3的后部侧开放的开 口部的壳体9、及嵌入壳体9的开口部地固定于壳体9的呈杯状的分隔板13。在车门镜1配置有反射镜15,以阻塞设于分隔板13上的凹部13a。而且, 所述反射镜15相对于后述枢支板17装卸自如。所述枢支板17具有抵接于反射镜15内面的圆板部21、及等间隔配置于 圆板部21外周部分的四个挂扣部23。在设于各挂扣部23的杆部23a处,挂有 设于反射镜15背面的树脂制的四个爪片25。而且,通过使反射镜15的爪片 25挂在挂扣部23的杆部23a上,反射镜15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枢支板17上, 通过向前方使劲牵引反射镜15,能将反射镜15从枢支板17取下。而且,在枢支板17的背面的2处形成有球状凹部17a,设于调整器螺帽 19头部的球部19a利用球状接头结构与各凹部17a连结。各调整器螺帽19分 别与立设于杯状保持器20的2支调整器螺丝22螺合,且利用组合有马达及齿 轮的致动器(未图示) 一边自转一边分别可独立地沿轴向移动。而且,通过调 整器螺帽19的各独立移动量的变化,能改变枢支板17的倾斜角度,反射镜15 会相应变化成既定的镜面角度。致动器及保持器20固定于安装在壳体9上的内装框架23。该内装框架23 的下部形成有车灯壳体25。设于车灯壳体25的立起壁25a设有用于使车灯壳 体25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车灯安装用开口部25c,该开口部25c形成于朝反射镜 15侧突出的筒部25b外端。车灯27从筒部25b开口部25c被插入,安装在车 灯27后部的车灯插座29可相对于筒部25b装卸自如。因此,即使灯丝断掉也 可以更换车灯27。而且,在车灯壳体25内,为了有效利用光线,收容有用于使从车灯27 出射的光线反射到车灯窗28的反射器30。因此,在乘车时当乘客打开前车门 5时,利用反射器30所致的间接照明及车灯27所致的直接照明,能效率良好 地照射前车门5外侧的脚下。而且,仅在所述反射器30的主面侧形成有由镀 铝或镀铬所构成的镜面31。该反射器30为大型非球面镜,并使得在配光分布上,车辆3的前后方向的反射光的扩散大于车辆3的左右方向的反射光的扩散。如此一来,利用向车辆3前后方向扩散的配光分布,能使光线不易照射到 车辆3车门侧面,能不浪费而高效率地照射车辆3后方。藉此,能以最小限度 的光量做最大限度的照明。而且,因为有沿前后方向的长距离照明,车门5外 侧的脚下就不必说了,连后车门6外侧的脚下也很容易照明。如图3所示,反射器30的镜面31由呈椭圆外形的凹面镜所构成,通过中 心点(交点)O的短轴线A与长轴线B垂直,短轴线A与长轴线B成拋物线, 镜面31,以抛物面来形成。而且,图3 (a)是从背面侧观看镜面所得的立体 图;图3 (b)是从主面侧观看镜面所得的图。而且,如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镜,为了照射车辆车门外侧的脚下,车灯设于车门镜本体内,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置在被固定于所述车门的所述车门镜本体上的车灯窗;以及 配置于所述车门镜本体内、使从所述车灯射出的光线向所述车灯窗反射的反射器; 所述反射器 为具备镜面的非球面镜,该镜面由形成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反射光的扩散大于所述车辆左右方向的反射光的扩散的配光分布的抛物面所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康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