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正荣专利>正文

架线式液压蓄能电机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19878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架线式液压蓄能电机车,包括车架(44)、行走装置(45)、减震器(36)、轮缘制动器(39)、受电器、电动机、电气系统以及液压系统,所述受电器能够从架线上获取外部电能,以为架线式液压蓄能电机车供电,并驱动电动机带动所述液压泵作功,从而使得液压蓄能器组进行能量储备;液压蓄能器组作为动力源驱动所述液压马达,并且该液压马达经过链传动同步驱动架线式液压蓄能机车的前、后轮对(5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液压蓄能原理替代蓄电池提供动力,消除了产生电火花的可能性,因而最适于在非安全区域运输。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动可靠,并且能有效地防止紧急状态下的误操作。其设计合理,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运行平稳、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车,具体地,涉及一种架线式液压蓄能电机车,其属于轨 道运输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工矿使用的电机车基本上都是直流架线式或蓄电池式电机车,其采用直流电 动机通过齿轮变速箱直接驱动两组行走轮对。这种现有技术的电机车,其电动机一旦停止 工作,电机车只能依靠惯性滑行,并且不能使用电气制动。即使是防爆型电机车或防爆安全 型蓄电池机车,在使用中仍有产生电火花的可能性(主要是电动机、电阻器和控制器),因 而在有沼气或爆炸危险的场地使用仍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此外,现有工矿电机车的制动多为电气制动、压缩空气制动和手轮制动。电气制动 是靠电阻器发热来消耗能量,在下坡运行中不能长时间单一使用,并且不具备完全停车和 驻车功能;手轮制动又因操作不便故大多失修,因此如果压缩空气制动出现故障,机车将失 去有效的控制。再者,由于齿轮传动为刚性传动,所产生的冲击较大,齿轮变速箱和电动机 都易损坏,维修量较大,成本较高,且维修不便。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电机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架线式液压蓄能电机车,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 陷,该架线式液压蓄能电机车能够根据所行驶的区域而采用不同的行驶驱动形式,从而充 分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架线式液压蓄能电机车,包括车 架以及安装在该车架上的行走装置、减震器、轮缘制动器、受电器、电动机、电气系统以及液 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设有液压泵、液压蓄能器组和液压马达,所述受电器能够从所述架线 上获取外部电能,以为所述架线式液压蓄能电机车供电,并驱动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液压 泵作功,从而使得所述液压蓄能器组进行能量储备;所述液压蓄能器组作为动力源驱动所 述液压马达,并且该液压马达经过链传动同步驱动所述架线式液压蓄能机车的前、后轮对。优选地,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上且与所述前、后轮对成等距离布置 的传动座,该传动座上安装有所述液压马达,该液压马达通过第二弹性联轴器连接于传动 轴,所述传动轴上固定有双联主动链轮;所述前、后轮对安装在所述车架上,该前、后轮对的 轮毂安装在轮对轴上,所述前、后轮对的轮毂上分别安装有互成错位布置的从动链轮,所述 双联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上安装有传动链,所述车架上固定有传动护罩,该传动护罩 上安装有摆动式链条张紧装置。优选地,所述轮缘制动器包括固定在所述车架上且与所述前、后轮对成对称布置 的制动支架,该制动支架包括两根导向立柱和制动梁,该两根导向立柱和制动梁相互连接, 所述两根导向立柱上安装有能够上下移动的重锤,该重锤上装有与所述前、后轮对的轮缘共同组成制动摩擦副的制动块、用于压迫所述重锤下移的制动弹簧以及用于调整所述制动 弹簧预压缩量的调整垫圈,所述重锤下部安装有顶升松刹油缸,该顶升松刹油缸通过所述 液压系统控制。优选地,所述电动机立式安装在所述车架的中后部,并且用于安装所述液压泵的 泵座安装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端的端盖上,所述电动机与液压泵通过第一弹性联轴器联 接。优选地,所述减震器为橡胶减震器。 优选地,所述液压系统包括能量供给-储能部分、行驶-制动控制部分和事故紧急 制动控制部分,所述液压系统的能量供给-储能部分和行驶-制动控制部分包括由所述电 动机驱动的所述液压泵、主油箱和装在该主油箱上的增压空气过滤器、以及副油箱和装在 该副油箱上的增压空气过滤器,所述液压泵的输入口与所述主油箱连通,输出口通过管线 经由电磁卸荷阀和第一溢流阀连接于截止阀组,该截止阀组连接于所述液压蓄能器组,所 述电磁卸荷阀的输出口还通过第一单向阀连接到第二溢流阀的输入口,该第二溢流阀的输 入口连接到由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以及第五单向阀组成的单向阀组上,该 单向阀组中的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和第五单向阀依次连接,其中所述第二 单向阀的导通端连接于所述主油箱或副油箱,截止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导通端,该 第三单向阀的截止端连接于所述第四单向阀的截止端,该第四单向阀的导通端连接于所述 第五单向阀的截止端,该第五单向阀的导通端连接于所述主油箱或副油箱,所述第二溢流 阀的输入口连接到所述第三单向阀与第四单向阀之间的管线上;所述副油箱连接到手控三 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一个接口上,该手控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的另外三个接口分别通过管 线连接到所述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的管线上、所述第四单向阀和第五单向阀之间的管 线上、以及所述截止阀组上,所述第三单向阀与第四单向阀还并联有所述液压马达,所述手 控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至所述截止阀组之间的管线上依次地设有由液控单向阀和手控二 位换向阀并联而成的阀组、调速阀以及先导型减压阀;所述液压系统的事故紧急制动控制 部分包括液压蓄能器,该液压蓄能器经由截止阀连接到用于控制松刹的手控二通阀,该手 控二通阀连接到用于控制事故紧急制动的脚控二通阀上,该脚控二通阀连接到所述主油箱 或副油箱,在所述手控二通阀与所述脚控二通阀之间的管线上连接有两只顶升松刹油缸, 所述调速阀与液控单向阀之间的管线还通过单向阀连接到所述截止阀与所述手控二通阀 之间的管线,以向所述液压系统的事故紧急制动控制部分供油。 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架线式液压蓄能电机车在安全区域行驶时 通过架线-电动机-液压泵-液压蓄能器组来驱动液压马达,再通过链传动(柔性传动) 的方式驱动两组行走轮对。在电能-液压能-机械能的能量转换中,随时为机车进行能量 储备;当在非安全区域(有沼气或有其它爆炸危险的场地)不用外部电源,只依靠液压蓄能 器组的储能行驶,根本没有电火花产生的可能性。此外,电机车的工作制动为动力负反馈制 动(即有油压制动),任何场合均可单独使用,事故紧急制动则为重锤和弹簧力制动(无油 压制动,因而不怕爆油管),确保机车制动的安全可靠性。由此可见,本技术架线式液压 蓄能电机车的电气系统全部采用防爆设计,并且用液压蓄能原理替代蓄电池为机车在有沼 气或有其它爆炸危险的非安全区域行驶提供动力,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电火花的可能性, 因而最适于在有沼气矿井的巷道运输或其它有爆炸危险的场地运输。该架线式液压蓄能电机车继承了架线式电机车和蓄电池式电机车的优点,同时又克服它们的弱点,既可以和架 线式电机车一样在安全区间行驶并能够在运行中积蓄能量,又可以象蓄电池式电机车一样 在无架线的区域行驶,在规定的峒室(即矿井下的一种巷道)内进行蓄能,一次蓄能只需数 分钟,快捷方便,是一种本质安全型机车。此外,本技术制动可靠,工作制动采用有油压 条件下的动力负反馈制动,任何场合均可单独使用;事故紧急制动则采用无油压条件下的 重锤和弹簧力制动,并且采用脚控方式,符合应急状态下的操作习惯,可有效地防止紧急状 态下的误操作。本技术设计合理,具有结构简单、转弯半径小、操作便利、运行平稳、维 护量少、维修方便等优点,可有效地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架线式液压蓄能电机车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架线式液压蓄能电机车的俯视图,其中为清楚 显示拆去了前、后车棚和受电器;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架线式液压蓄能电机车的行走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架线式液压蓄能电机车,其特征是,包括车架(44)以及安装在该车架(44)上的行走装置(45)、减震器(36)、轮缘制动器(39)、受电器(38)、电动机(28)、电气系统以及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设有液压泵(29)、液压蓄能器组(1)和液压马达(12),所述受电器(38)能够从所述架线上获取外部电能,以为所述架线式液压蓄能电机车供电,并驱动所述电动机(28)带动所述液压泵(29)作功,从而使得所述液压蓄能器组(1)进行能量储备;所述液压蓄能器组(1)作为动力源驱动所述液压马达(12),并且该液压马达(12)经过链传动同步驱动所述架线式液压蓄能机车的前、后轮对(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卫星蒋正荣
申请(专利权)人:蒋正荣许卫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