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纤丝束高压纺丝组件的轨道式拆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0820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纤丝束高压纺丝组件的轨道式拆装装置,包括机架、轨道式移动机构、摇臂转动机构、托盘升降旋转分离机构以及托架盘,其在机架底部安装轨道式移动机构,在机架上安装摇臂转动机构、托盘升降旋转分离机构以及托架盘,使得托架盘可以在摇臂转动机构的作用下进行移动,而在托盘升降旋转分离机构的作用下进行旋转、升降以及对纺丝组件进行拆除、安装。有效地保证置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拆装装置上的纺丝组件与箱体下部的纺丝组件安装面平行、对齐,便于纺丝组件紧定螺栓的安装与拆除。有效地提高纺丝组件拆装的工作效率,以及操作工人的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式拆装装置,主要应用于丙纤丝束生产过程中,下装式高压 纺丝组件拆装,属于烟用聚丙纤丝束化纤设备的

技术介绍
图1是纺丝钢平台与箱体下装式高压纺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F部 分的局部放大视图,参照图1、2所示,位于箱体下部的纺丝组件如外圈1’、喷丝板2’、分配 板3’以及内圈4’,由于安装在纺丝钢平台上的箱体下表面是水平的,因此,纺丝组件的安 装面一般也与水平面平行,故箱体里所有紧定螺栓的内牙都与水平面垂直。目前,常用丙纤丝束手推式组件安装分离小车进行纺丝组件的拆装。出于防止产 生积水,便于清理污水的角度,丙纤丝束生产车间的地面一般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另外,由 于施工质量的问题,生产车间的地面也会存在高度差。因此,使用传统组件安装分离小车进 行纺丝组件的拆装时,由于生产车间地面不平,导致置于小车上的纺丝组件与箱体下部纺 丝组件的安装面并不平行,造成紧定螺栓的安装极为困难,同时操作工站在分离小车上进 行紧定螺栓的拆卸很不安全。另外,传统组件安装分离小车在高低不平的地面推行也较为 吃力、不安全,而且传统的手推式组件拆装装置需要较大的空间,不能做到节能高效。对于 在开放式前纺生产车间增添隔离纺丝室后造成空间余地太小,无法使用该类手推式组件安 装分离小车。综上所述,可知现有的丙纤丝束手推式组件安装分离小车,远远不能满足丙纤 丝束组件安装、分离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丙纤丝束高压纺丝组件的轨道式拆装装 置,其在机架底部安装轨道式移动机构,在机架上安装摇臂转动机构、托盘升降旋转分离机 构以及托架盘,使得托架盘可以在摇臂转动机构的作用下进行移动,而在托盘升降旋转分 离机构的作用下进行旋转、升降以及对纺丝组件进行拆除、安装。有效地保证置于本专利技术所 述拆装装置上的纺丝组件与箱体下部的纺丝组件安装面平行、对齐,便于纺丝组件紧定螺 栓的安装与拆除。有效地提高纺丝组件拆装的工作效率,以及操作工人的生产安全。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丙纤丝束高压纺丝组件的轨道式拆装装置,包括机架、轨道式移动机构、摇臂转动 机构、托盘升降旋转分离机构以及托架盘,其中所述轨道式移动机构,包括平面轨道、垫 板、轮架、导向轨轮、导向轨道、刹车轮以及闸车制动件,所述轮架通过垫板固定地安装在机 架底部,所述导向轨轮以及刹车轮轴接在轮架上,且导向轨轮与导向轨道卡接,而刹车轮则 置于平面轨道上,且刹车轮上安装有闸车制动件;所述摇臂转动机构,包括摇臂杆、固定轴、 摇臂座以及空心轴套筒,所述摇臂座安装在机架上,而固定轴则固定地安装在摇臂座上,且 固定轴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旋转套筒内,所述摇臂杆紧配合连接在摇臂套筒内,所述摇臂 套筒与旋转套筒固定连接,而摇臂杆则与空心轴套筒固定连接;所述托盘升降旋转分离机构,包括法兰空心轴、支撑圆筒、升降气缸、导向板以及两个以上的分离气缸,所述法兰空心 轴、支撑圆筒、导向板、升降气缸以及托架盘同轴设置,所述法兰空心轴通过轴承配合安装 在空心轴套筒内,所述支撑圆筒下端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地与法兰空心轴连接,而支撑圆 筒上端则与导向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置于支撑圆筒内,且该升降气缸的底座固定地 安装在导向板中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托架盘固定连接,而分离气缸则均勻地分布在导 向板的四周,且分离气缸的底座与导向板固定连接,分离气缸的活塞杆与顶块刚性固连,所 述托架盘与分离气缸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用于顶块通过的通孔;所述托架盘的盘面分别开 设外圈腰形孔以及内圈腰形孔,同时,托架盘的上表面安装有垫板,所述内圈腰形孔、内圈 腰形孔以及垫板皆分别周向地均勻分布在托架盘四周。所述摇臂杆和摇臂套筒上对应地开设一组以上的导向孔,该摇臂杆通过在导向孔 内安装的限位螺栓与摇臂套筒紧定连接。所述托架盘的下方周向地设置复数个升降气缸导向装置,该升降气缸导向装置包 括导杆连接套、导向杆以及导套,所述导杆连接套固定地安装在托架盘的下表面,而导套则 固定地安装在导向板上,且导杆连接套与导套同轴线设置,所述导向杆穿过导套后于导杆 连接套固定连接。所述分离气缸为三个,且该三个分离气缸的活塞杆皆分别通过一同步板连接成一 体。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轨道式移动机构、摇臂转动机构以及托盘升降旋转分离机构三者的组合工 作,实现对丙纤丝束下装式高压纺丝组件进行安装、拆卸、分离的半自动化,提高了纺丝组 件安装、拆卸分离的工作效率,解决了前纺增添隔离纺丝室后带来的传统手推式组件安装 分离小车无法使用的难点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由于纺丝室地面不平带来的手推式组件安装 分离小车安装十分困难、且十分不安全的难点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纺丝钢平台与箱体下装式高压纺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F部分的放大视其中1’ -外圈;2’ -喷丝板;3’ -分配板;4’ -内圈;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轨道式丙纤丝束下装式高压纺纺丝组件拆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护栏、12-上梁、13-边柱、14-斜撑梁、15-中梁、16-中柱、17-底梁、18-丝束 总过丝杆18、2_上油机;图4是图1中摇臂转动机构部分的局部放大其中摇臂座31旋转套筒32固定轴33盖板34摇臂套筒35摇臂杆36空心 轴套筒37定位螺钉38导向孔391限位螺栓392法兰空心轴41 图5是图1中托盘升降旋转分离机构部分的局部放大其中升降气缸42支撑圆筒43分离气缸44导向板45顶块46同步板47导 杆连接套481导套482导向杆483托架盘5垫块51 图6是图1中轨道式移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垫板61 轮架62 导向轨道63 导向轨轮64刹车轮65图7是图1的俯视其中托架盘5垫块51外圈腰形孔52内圈腰形孔53通孔M活动护栏7铰链8图8是图1的左视图9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气缸供气部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 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3至8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丙纤丝束高压纺丝组件的轨道式拆装装置,包括机 架、轨道式移动机构、摇臂转动机构、托盘升降旋转分离机构以及托架盘5,其中所述机架,如图3所示,由护栏11、上梁12、边柱13、斜撑梁14、中梁15、中柱16、底梁 17构成,中柱16和边柱13设在底梁17上共同支撑。所述轨道式移动机构,如图6所示,包括平面轨道、垫板61、轮架62、导向轨轮64、 导向轨道63、刹车轮65以及闸车制动件,所述轮架62通过垫板61固定地安装在机架底部, 所述导向轨轮64以及刹车轮65轴接在轮架62上,且导向轨轮64与导向轨道63卡接,而 刹车轮65则置于平面轨道上,且刹车轮65上安装有闸车制动件。导向轨道63采用304角 钢制成,平面轨道采用304钢,而导向滚轮则采用45钢,刹车轮65为聚氨酯材质;导向滚轮 和刹车轮65经固定轴33连接在轮架62上后安装在底梁下面两侧的垫板61上,导向滚轮 卡在导向轨道63上,导向轨道63固定在平面轨道后固定在地面,平面轨道设置在地面被凿 平的凹槽内。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在地面铺设平面轨道以保证本专利技术运行时的水平度,同时本 专利技术在其中一条平面轨道上安装导向轨道63,以确保本专利技术在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纤丝束高压纺丝组件的轨道式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轨道式移动机构、摇臂转动机构、托盘升降旋转分离机构以及托架盘,其中:所述轨道式移动机构,包括平面轨道、垫板、轮架、导向轨轮、导向轨道、刹车轮以及闸车制动件,所述轮架通过垫板固定地安装在机架底部,所述导向轨轮以及刹车轮轴接在轮架上,且导向轨轮与导向轨道卡接,而刹车轮则置于平面轨道上,且刹车轮上安装有闸车制动件;所述摇臂转动机构,包括摇臂杆、固定轴、摇臂座以及空心轴套筒,所述摇臂座安装在机架上,而固定轴则固定地安装在摇臂座上,且固定轴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旋转套筒内,所述摇臂杆紧配合连接在摇臂套筒内,所述摇臂套筒与旋转套筒固定连接,而摇臂杆则与空心轴套筒固定连接;所述托盘升降旋转分离机构,包括法兰空心轴、支撑圆筒、升降气缸、导向板以及两个以上的分离气缸,所述法兰空心轴、支撑圆筒、导向板、升降气缸以及托架盘同轴设置,所述法兰空心轴通过轴承配合安装在空心轴套筒内,所述支撑圆筒下端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地与法兰空心轴连接,而支撑圆筒上端则与导向板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置于支撑圆筒内,且该升降气缸的底座固定地安装在导向板中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托架盘固定连接,而分离气缸则均匀地分布在导向板的四周,且分离气缸的底座与导向板固定连接,分离气缸的活塞杆与顶块刚性固连,所述托架盘与分离气缸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用于顶块通过的通孔;所述托架盘的盘面分别开设外圈腰形孔以及内圈腰形孔,同时,托架盘的上表面安装有垫板,所述内圈腰形孔、内圈腰形孔以及垫板皆分别周向地均匀分布在托架盘四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网云郦海涛孙文泉
申请(专利权)人: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