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有机压电材料的汽车轮胎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04051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电子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有机压电材料的汽车轮胎监测装置。其由轮胎内探头、胎内电路部分(从级)和主控电路部分组成,是利用PVDF薄膜配合特定的支架做成探头,将汽车轮胎在运行过程中的轮胎欠压下的作用距离x的变化经过探头转化为作用在PVDF膜上的压力和形变,从而产生压电信号,利用压电信号来反映轮胎的状态。同时将感应信号经过多物理量的数据修正处理,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输信号,系统可以对胎压进行实时、有效地测量和估计,还可以判断轮胎真正危险的漏气欠压情况并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电子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有机压电材料的汽车轮胎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汽车的驱动性、舒适性、稳定 性和安全性。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最近的调查,每年75%的轮胎故障是由于轮胎渗漏 或充气不足引起的;据公安部统计,在中国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有70%是由于轮胎 问题引起的。所以,能够对轮胎状态,尤其是胎压进行实时有效监测,从而在汽车行驶时能 及时发现车胎漏气,使之保持标准的胎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由此可见,对汽车轮胎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大的科研意义,于是汽车轮 胎气压监测系统TPMS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开始得到开发与使用,并成为 了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焦点。同时,许多新的材料和技术也应用到轮胎监测系统中,其中主 要有两种传感器件一是在硅基上利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工艺制作的电容式或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还有一种是采用声表面波SAW (Surface Acoustic Wave)技术设计的无线射频传感器件。国内对TPMS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有了 一些技术研究和方案,还有轮胎监测报警系统的专利。但由于其可靠性、稳定性和灵敏度等 方面还远达不到实际使用的要求,所以这些专利很少得到应用。国外对于TPMS系统的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了,到目前为止,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的相关科研机构已申 请了许多专利。而且,国外的电子厂商,如英飞凌、飞思卡尔、摩托罗拉等,已生产了硅集成 电容式或硅压电阻式的商品化TPMS压力传感器件。压电现象在1880年被居里兄弟发现,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所谓压电 效应就是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时,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 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的 状态。不过压电材料大多数为无机材料,如石英晶体、陶瓷等。1969年,日本科学家Kawai 发现极化后的有机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压电特性后,PVDF压电薄膜的优越性能引 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经研究发现,较之过去传统的无机压电材料,PVDF具有如下特点1)压电常数d和压电系数g比一般的压电石材料高,使得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 有更明显的压电效应。2)柔性和加工性能好,可弯曲不易破碎,任意剪裁,可制成5μπι Imm厚度不等、 形状不同的大面积薄膜,因此适于做大面积传感元件。3)声阻抗低,与水、人体肌肉的声阻抗很接近,并且柔顺性好,便于人体接触,因此 用作水听器和医用仪器的传感元件时,可不用阻抗变换器。4)频率响应宽,室温下在10_5 IO9Hz范围内响应平坦,即从准静态、低频、高频、 超声及超高频均能转换机电效应。5)机械强度高,使得它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疲劳性高。6)高介电强度,可耐受强电场作用,此时大部分陶瓷已退极化。7)质量轻,它的密度只是压电陶瓷的1/4,做成传感器对被测量的结构影响小。8)容易加工和安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制定形状,用一般的树脂胶,如502胶来 粘贴固定。因为PVDF有着优越的物理特性和巨大的应用价值,所以使其成为国内外相关科 研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在电声、水声、结构监测、航空和航海、医疗电子和机器人领域都有着 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PVDF材料在检测汽车轮胎方面也有了一些尝试,圣地亚哥大学的 Jingang Yi将PVDF传感器贴到轮胎内侧,制成了通过PVDF形变产生的信号来反映车轮与 地面之间的接触和摩擦信息的传感器。但是目前还没有系统地将PVDF应用于TPMS的研究。基于国内外TPMS和PVDF压电材料的研究现状,本专利技术利用PVDF压电材料配合特 定的支架做成探头,将感应信号经过多物理量的数据拟合处理,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系统,设 计制作出一种能对轮胎状况进行准确估计,结构简明,可实际应用的轮胎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利用了新型有机功能材料PVDF(聚偏氟乙烯)薄膜的压电效应,将汽车轮 胎在运行过程中的胎压情况,经过探头转化为作用在PVDF膜上的压力和形变,从而产生压 电效应的极化电荷,再用该压电信号来反映表征轮胎的状态。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基于有机压电材料的汽车轮胎监测装置,由轮胎内探头、胎内电 路部分(从级)和主控电路部分组成(主级,主控电路包括无线电收发模块和单片机,其作 用是从汽车总线中读取轮胎的转速f,并将f值通过主控电路的收发模块发送到胎内电路 的无线电收发模块14,并接受来自无线电收发模块14的轮胎欠压下的作用距离χ的相关信 息,将其储存后发送到汽车总线)。轮胎内探头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a), (c)是探头 在轮胎内的侧视图,(b),(d)是探头的俯视图),1是轮胎,2是轮毂,3是探头基底支架,4是 压电薄膜,5是作用单元,6是橡胶薄膜。其中,探头基底支架3是可以用树脂胶粘接在轮胎 1内表面上的板材,如软塑料板、橡胶板等,长观 45cm,宽10 20cm,厚度1 20mm。压 电薄膜4为有机压电薄膜聚合物,如PVDF,P(VDF-TrfE)(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 等,面积小于探头基底支架3的面积,厚度20 μ m 1mm,压电常数d33 > 10pC/N,断裂伸长 大于10%,断裂拉伸强度大于20MPa,压电薄膜4的上下表面用真空镀膜法、电镀法或热喷 涂法镀上金属电极,电极材料可以是金、银或铝。作用单元5是硬度大于探头基底支架3的 球状或椭球状物体,质量轻(如塑料质地赛璐珞),长直径不大于6cm,短直径不小于2cm。探头基底支架3的边缘用树脂胶粘接在轮胎1的内表面上,两面镀有金属电极的 压电薄膜4也用胶粘在探头基底支架3的正中位置,作用单元5压在压电薄膜4的正中位 置,并用少许树脂胶将其粘接固定在压电薄膜上,橡胶薄膜6将压电薄膜4和作用单元5包 覆住,其边缘用树脂胶粘在探头基底支架3上,形成“碗状”结构。在轮胎内标准气压时,橡 胶薄膜6下部距离轮胎内表面0. 5 2cm。设轮胎的半径为R,轮胎的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h。当轮胎处在标准气压Ptl时(P。 大约2 ;3bar),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形状几乎不会发生变化,h R,如图1(a)所示。当轮 胎内气体因为漏气等原因有所损耗的时候,轮胎内气压会欠压,这样轮胎形状一定会发生 变化,如图1(b)所示,尤其是轮胎的与路面相接触部分,产生形变较大,h< R ;当轮胎内部的探头部分转到路面时,作用单元5就会向上挤压PVDF压电膜4,向其电轴方向(垂直薄膜 面)施加正向的压力,相应的PVDF膜就会产生电荷( ΤΕ。同时,基板3也会随着轮胎形变和 作用单元5的挤压而变形,那么PVDF压电膜4也随之弯曲,内部产生横向拉应力,PVDF膜 也会产生出感应电荷Qm整个PVDF压电薄膜4产生总的电荷为Q。将PVDF压电薄膜的两 个表面用常温固化银胶分别和导线粘接,这样可将电荷Q导出到胎内电路系统进行后续处 理。Q = Qte+Qle(1)Qte = d33 σ ,A1 (2)Qle = CI31O1A2 (3)其中,d33,d31是压电薄膜的压电常数,σ t,σ i是单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有机压电材料的汽车轮胎监测装置,包括轮胎内探头、胎内电路部分和主控电路三个部分,其特征在于:(1)轮胎内探头由探头基底支架(3)、压电薄膜(4)、作用单元(5)和橡胶薄膜(6)组成,压电薄膜(4)的面积小于探头基底支架(3)的面积,压电薄膜(4)的上、下表面镀有金属电极,作用单元(5)是硬度大于探头基底支架(3)的球状或椭球状物体,且质量轻;探头基底支架(3)的边缘用树脂胶粘接在轮胎(1)的内表面上,压电薄膜(4)贴在探头基底支架(3)的正中位置,作用单元(5)压在压电薄膜(4)的正中位置,并用少许树脂胶将其粘接固定在压电薄膜(4)上,橡胶薄膜(6)将压电薄膜(4)和作用单元(5)包覆住,其边缘用树脂胶粘在探头基底支架(3)上,形成“碗状”结构,在轮胎内标准气压时,橡胶薄膜6下部距离轮胎内表面0.5~2cm;(2)胎内电路由电荷放大器(7)、前置放大器(8)、峰值保持电路(9)、A/D采集电路(10)、复位电路(11)、单片机(12)、温度传感器(13)和无线电收发模块(14)组成,电荷放大器(7)将压电薄膜(4)所产生的电荷Q转化为电压信号U↓[i],再经过前置放大器(8)放大成为U,峰值保持电路(9)输出等于U峰值的直流电压,A/D采集电路(10)将此直流电压值转换为数字信号传给单片机(12);(3)利用控制变量法,建立车轮转速频率f、轮胎内的温度T、轮胎欠压下的作用距离x、电压信号U之间的经验关系曲面,通过划分曲面后将得到的一系列不同车轮转速频率f↓[n]下的多组三维变量数组[U↓[n],T↓[n],x↓[n]]的数据按照一定的地址储存在单片机(12)中;(4)在实际测量中,根据测得的f、T和U值,由单片机(12)中存储的不同车轮转速频率f↓[n]下的多组三维变量数组[U↓[n],T↓[n],x↓[n]]的数据求得轮胎欠压下的作用距离x,然后通过无线收发模块(14)发送到主控系统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韩冰李陈孝黄东岩胡天立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