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TN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动压轴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9432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动压轴承装置,将轴承套筒(8)的外周面(8d)比第1动压产生部(B1)更靠内径侧形成。这种情况下,能够一面确保第1推力动压产生部(B1)具有与现有那样在轴承套筒端面设置推力动压产生部的情况相同程度的推力负载容量,一面将轴承套筒(8)薄壁化。从而,能够减少封入轴承装置内的润滑剂总量,因此能够将缓冲功能低容量化,谋求密封装置(9)的小型化、进而是谋求轴承装置(1)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依靠在轴承间隙中产生的润滑流体的动压作用能够旋转地支承轴构件的动压轴承装置
技术介绍
动压轴承装置因其高旋转精度及肃静性,而能够适于作为信息设备、例如HDD等磁盘驱动装置,CD—ROM、 CD—R7RW、 DVD—ROM/RAM等光盘驱动装置,MD、 MO等光磁盘驱动装置等的主轴马达用,作为激光打印机(LBP)的多角度扫描仪马达、投影仪的彩色轮马达,或在电气设备的冷却风扇等上使用的风扇马达等小型马达用而使用。例如专利文献1的动压轴承装置,包括具有轴部及法兰部的轴构件、将轴部插入内周的烧结金属制的轴承套筒和将轴承套筒保持在内周的壳体。在轴承套筒的端面,形成使在该面与法兰部的端面之间形成的推力轴承间隙的润滑流体产生动压作用的推力动压产生部。专利文献l:特开2003—239951号公报通常,这种动压轴承装置的内部空间全部由润滑油等润滑流体充满。其另一方面,在动压轴承装置中需要一种吸收润滑流体热膨胀的发挥缓冲功能的密封装置,用以防止封入内部的润滑流体由于热膨胀而向轴承装置外漏出。若用润滑流体充满轴承装置的内部空间,则烧结金属制的轴承套筒内部也充满润滑流体,从而轴承装置中的润滑流体总量增加,为了确保缓冲功能,需要将密封装置大型化。与之相对,如果将轴承套筒薄壁化,那么能够减少保持在轴承套筒内部的润滑流体总量,因此能够谋求缓冲功能的低容量化、即密封装置的小型化,从而能够谋求轴承装置的小型化。可是,若将轴承套筒薄壁化,则轴承套筒的端面面积减小,在该面上形成的推力动压产生部缩小,从而动压作用降低,推力方向的支承力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维持推力方向的支承力、且谋求动压轴承装置的小型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动压轴承装置,包括具有轴部及法兰部的轴构件、内周配置轴部的多孔质体、内周保持多孔质体的壳体、轴向一端为大气开放侧而另一端成为密闭侧的径向轴承间隙、连接到径向轴承间隙的密闭侧且面对轴构件的法兰部的一端面的推力轴承间隙和面对该推力轴承间隙且产生润滑流体的动压作用的推力动压产生部,所述动压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多孔质体的外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比推力动压产生部更靠内径侧。像这样,本专利技术中,多孔质体的外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推力动压产生部更靠内径侧。这种情况下,即使轴承套筒的一部分或全部薄壁化,也能够确保推力动压产生部具有与现有那样在轴承套筒的端面设置推力动压产生部的情况相同程度的推力负载容量。因而,不会损害推力方向的轴承性能,能够将多孔质体的至少一剖分薄壁化。从而,能够减少封入轴承装置内的润滑剂的总量,因此能够将发挥缓冲功能的密封空间低容量化,谋求密封装置的小型化、进而是谋求轴承装置的小型化。该推力动压产生部能够设置在例如壳体的端面或法兰部的端面中的任意一面。另外,若在法兰部具有向两端面开口的轴向的贯通孔,则能够将法兰部的两端面所面对的空间的润滑流体连通,从而能够合理保持容易产生负压的壳体封闭侧的空间中的压力平衡。另外,若所述推力动压产生部是使润滑流体向外径方向流动的抽出型,则特别是能够向容易产生负压的法兰部外径侧的空间积极地供给润滑油,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负压的产生。专利技术效果如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维持推力方向的支承力、且实现动压轴承装置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装入了动压轴承装置1的主轴马达的截面图。图2是动压轴承装置1的截面图。图3是轴承套筒8的截面图。图4是壳体7的仰视图。图5是盖构件11的俯视图。图6是动压轴承装置21的截面图。图7是动压轴承装置31的截面图。图8是动压轴承装置41的截面图。图中,l一动压轴承装置,2 —轴构件,2a—轴部,2b —法兰部,2b3一贯通孔,7—壳体,8—轴承套筒,9一密封部,Rl、 R2 —径向轴承部,Al、 A2 —径向动压产生部,Tl、 T2 —推力轴承部,Bl、 B2 —推力动压产生部,S —密封空间。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表示装入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动压轴承装置1的信息设备用主轴马达的一构成例。该主轴马达用于HDD等盘驱动装置,具备旋转自如地非接触支承轴构件2的动压轴承装置1、安装在轴构件2上的盘毂3、安装在动压轴承装置1外周的托架6和隔着例如半径方向的间隔对置的马达定子4及马达转子5。马达定子4安装在托架6的外周面,马达转子5安装在盘毂3内周。盘毂3上保持着一张或多张磁盘等盘D。若对马达定子4通电,则在马达定子4与马达转子5之间的电磁力作用下,马达转子5旋转,随之,盘毂3及轴构件2—体旋转。图2表示动压轴承装置1。该动压轴承装置1由向轴向两端开口的壳体7、封闭壳体7—端开口部的盖构件11、固定在壳体7内周上的作为多孔质体的轴承套筒8和配置在轴承套筒8内周的轴构件2构成。还有,为了便于说明,以壳体7由盖构件11封闭的一侧作为下侧,以其相反侧作为上侧进行说明。轴构件2由轴部2a和设置在轴部2a下端的法兰部2b构成,由SUS钢等金属材料形成一体或分体形成。轴构件2的各部除了由同种材料形成以夕卜,还能够由不同材料形成。例如,可以用金属材料形成轴部2a,同时用树脂材料形成法兰部2b的一部分或全部,这种情况下,轴构件2可以通过将轴部2a作为嵌入构件的树脂注射成形进行制作。轴部2a的外周面2al与轴承套筒8的内周面8a对置。另外,法兰部2b的上侧端面2bl与轴承套筒8的下侧端面8c及壳体7的肩面7c对置,下侧端面2b2与盖构件11的上侧端面lla对置。在法兰部2b上形成1处或多处(例如圆周方向的多处)连通上侧端面2bl和下侧端面2b2的轴向贯通孔2b3。为了抑制对推力轴承间隙的影响,贯通孔2b3优选是可在内部流动润滑流体、且在取得法兰部2b两侧的压力平衡的范围内尽可能形成小径,同时设置在法兰部2b的尽可能内径侧。例如图2所示,贯通孔2b3的上端开口部能够设置在向由轴承套筒8的下端侧的内周倒角和设置在轴部2a的下端的退让部2a2形成的空间开口的位置。轴承套筒8由多孔质材料形成,本实施方式中由以铜为主成分的烧结金属的多孔质体形成圆筒状。轴承套筒8利用压入、粘接、借助粘接剂之下的压入等固定在壳体7的小径内周面7a的规定位置。还有,形成轴承套筒8的多孔质材料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以铜以外的金属为主成分的烧结金属和多孔质树脂、多孔质陶瓷等,只要是具有多孔质性的材料就能够任意使用。在轴承套筒8的内周面8a,例如图3所示,轴向间隔开形成第l径向动压产生部A1及第2径向动压产生部A2。第1径向动压产生部A1由人字形状的动压槽8al1、在动压槽8al1之间形成的背的部分8al2和在动压槽8al1轴向间形成的环状部8al3构成。背部8al2和环状部8al3在同一圆筒面上连续形成。同样,第2径向动压产生部A2由人字形状的动压槽8a21 、背部8a22和环状部8a23构成。第1径向动压产生部A1的动压槽8al1相对于轴向中心m (上下倾斜槽间区域的轴向中央)轴向非对称地形成,比轴向中心m靠上侧区域的轴向尺寸Xl大于下侧区域的轴向尺寸X2。轴构件2旋转时,在该第1、第2径向动压产生部A1、 A2和轴构件2的外周面2al之间形成径向轴承间隙。还有,第l、第2径向动压产生部A1、 A2不一定在轴向间隔开,例如也可以在轴向连续地设置。或者,也可以只形成第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压轴承装置,包括:具有轴部及法兰部的轴构件、内周配置有轴部的多孔质体、内周保持多孔质体的壳体、轴向一端为大气开放侧而另一端成为密闭侧的径向轴承间隙、与径向轴承间隙的另一端侧相连且面对轴构件的法兰部的一端面的推力轴承间隙和面对该推力轴承间隙且产生润滑流体的动压作用的推力动压产生部,所述动压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 多孔质体的外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比推力动压产生部更靠内径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塚贵开古森功堀政治山本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