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冲击板、冲击区护板、挡墙为一体的一种用于异型中间包的复合式多功能冲击垫,该装置是由四个侧面和一个底面构成的空心敞口桶状结构,其侧墙2由两个竖直侧墙和连接两个竖直侧墙的圆弧过度侧墙三部分构成,并且侧墙2上设置有功能导流孔4、5和辅助导流孔6,迎接钢水的底面7为平面或其上设置有凹陷结构或凸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产品成型简单、现场施工施工方便、抗侵蚀和抗冲刷能力强等特点,并且能有效的防止钢水飞溅,最大限度的均匀分流,一方面有利于夹杂物的上浮,同样也使得能够获得质量高且稳定的铸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铁冶金行业在炼钢过程中使用的中间包冲击垫,特别是涉 及一种集冲击板、冲击区护板、挡墙为一体的一种复合式多功能冲击垫。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中间包只起到储存、分配钢水和稳定注流的作用。随着对钢清洁度的要求 的提高,人们把中间包作为钢包与结晶器之间的一个精炼反应器,以进一步改进钢的质量。 研究发现,在中间包内合理的设置控流原件可以有助于提高钢水在中间包内的停留时间, 从而有利于夹杂物上浮,提高铸坯的质量。对于比较常见的中间包,诸如T形中间包和矩形中间包,控流原件的配置种类比 较多,实现方式也比较简单,但是对于中包容量相对比较小的异型中间包而言,控流原件的 配置起来相对而言比较困难,同时研究发现小容量中间包配置过多预制件反而不利于铸坯 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特殊种类中间包的一种复合式多功能冲击 垫,用一种装置实现多种功能,解决特殊种类中间包难以配置控流原件的问题。为了解决异型中间包难以配置高质量控流装置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 冲击板、冲击区护板、挡墙为一体的复合式多功能冲击垫,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四个侧 面和一个底面构成的空心敞口桶状结构,其侧墙2由两个竖直侧墙和连接两个竖直侧墙的 圆弧过度侧墙三部分构成,并且侧墙2上设置有功能导流孔4、5和辅助导流孔6,迎接钢水 的底面7为平面或其上设置有凹陷结构或凸出结构。本技术还可作如下改进所述圆弧过渡侧墙为弧形结构。所述凸出结构为凸出的波纹形状结构或凸出的半球形状结构。所述复合式多功能冲击垫的材质为镁质或铝镁质或镁铝质或铝硅质或高铝质。本技术的优点是解决了冲击区相对较小的多流异形中间包无法使用优良控 流装置的问题,同时具有产品成型简单、现场施工施工方便、抗侵蚀和抗冲刷能力强等特 点,并且通过迎钢面7上的结构能有效的防止钢水飞溅,同时通过复合的挡墙功能,能最大 限度的均勻分流,一方面有利于夹杂物的上浮,同样也使得能够获得质量高且稳定的铸坯。 本技术解决了异型中间包难以配置高质量控流装置的问题,同时具有施工简单,抗侵 蚀和抗冲刷能力强等特点,并且通过复合的挡墙分流孔使得中包内的钢水温度及成分充分 均勻,有利于夹杂物上浮,从而提高多流异形中间包的铸坯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实施例1的主视图;附图3是图1实施例1的俯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冲击垫施工在中间罐中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此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本说 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能限定解释为通常的含义或辞典中的含义,而 应当立足于为了以最佳方式说明其技术专利技术人可以对术语的概念进行适当定义的原 则解释为符合本技术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随之,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 中表示的结构只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之一,并不能完全代表本技术的技术思想, 因此应该理解到对于本技术而言可能会存在能够进行替换的各种等同物和变形例。在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中所示适合于25T左右成对使用的流 间距在1300mm左右的四流小方坯异型连铸中间包。在图1,图2,图3中所示的一种复合式多功能冲击垫,该装置由四个侧面和一个底 面构成的空心敞口桶状结构,其侧墙2由两个竖直侧墙及圆弧过度的侧墙三部分构成,并 且侧墙2上设置有功能导流孔4、5和辅助导流孔6,能最大限度的均勻分流,迎接钢水的底 面7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其上设置有凹陷或是凸出的波纹形状或半球形状的结构。本实用 新型的优点是解决了冲击区相对较小的多流异形中间包无法使用优良控流装置的问题,同 时具有产品成型简单、现场施工施工方便、抗侵蚀和抗冲刷能力强等特点,并且通过迎钢面 7上的结构能有效的防止钢水飞溅,同时通过复合的挡墙功能,能最大限度的均勻分流,一 方面有利于夹杂物的上浮,同样也使得能够获得质量高且稳定的铸坯。在图4,图5,图6,图7中所示分别为实施例2、3、4、5中底面7的对应形状结构示 意图,如上述图所示,该多功能冲击垫迎钢的底面7可以做成凹陷的排列波纹或凸起的排 列波纹或凹陷的排列半圆或凸起的排列半圆,此结构可以进一步抑制湍流,平稳钢水流动。如图8中所示,该冲击垫上设置的功能导流孔4、5和辅助导流孔6,能最大限度的 均勻分流,使得能够获得质量相对较高且质量均衡的铸坯。本技术解决了异型中间包难以配置高质量控流装置的问题,同时具有施工简 单,抗侵蚀和抗冲刷能力强等特点,并且通过复合的挡墙分流孔使得中包内的钢水温度及 成分充分均勻,有利于夹杂物上浮,从而提高多流异形中间包的铸坯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多功能冲击垫,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四个侧面和一个底面构成的空 心敞口桶状结构,其侧墙O)由两个竖直侧墙和连接两个竖直侧墙的圆弧过度侧墙三部分 构成,并且侧墙⑵上设置有功能导流孔(4、5)和辅助导流孔(6),迎接钢水的底面(7)为 平面或其上设置有凹陷结构或凸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多功能冲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过渡侧墙 为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多功能冲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结构为凸 出的波纹形状结构或凸出的半球形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多功能冲击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多功能 冲击垫的材质为镁质或铝镁质或镁铝质或铝硅质或高铝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冲击板、冲击区护板、挡墙为一体的一种用于异型中间包的复合式多功能冲击垫,该装置是由四个侧面和一个底面构成的空心敞口桶状结构,其侧墙2由两个竖直侧墙和连接两个竖直侧墙的圆弧过度侧墙三部分构成,并且侧墙2上设置有功能导流孔4、5和辅助导流孔6,迎接钢水的底面7为平面或其上设置有凹陷结构或凸出结构。本技术具有产品成型简单、现场施工施工方便、抗侵蚀和抗冲刷能力强等特点,并且能有效的防止钢水飞溅,最大限度的均匀分流,一方面有利于夹杂物的上浮,同样也使得能够获得质量高且稳定的铸坯。文档编号B22D11/103GK201832968SQ201020580930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丰文祥, 刘丽, 张建超, 张晓波, 徐延庆, 时光辉, 谭兴无, 赵继增 申请人:上海利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利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多功能冲击垫,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四个侧面和一个底面构成的空心敞口桶状结构,其侧墙(2)由两个竖直侧墙和连接两个竖直侧墙的圆弧过度侧墙三部分构成,并且侧墙(2)上设置有功能导流孔(4、5)和辅助导流孔(6),迎接钢水的底面(7)为平面或其上设置有凹陷结构或凸出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光辉,张晓波,刘丽,赵继增,徐延庆,张建超,谭兴无,丰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利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利尔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