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376579 阅读:3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涉及L-色氨酸。先对ATCC 27325进行筛选,制作成冷冻甘油管,然后接种于一级摇瓶种子培养基培养成一级种子,再接种于种子罐中培养成二级种子,最后接种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发酵采用在菌体进入对数期时开始流加浓度为200~300g/L的邻氨基苯甲酸,初始流加速度为0.1~0.3g/L/h,之后逐渐增大,至发酵结束时流加速度为0.6~0.8g/L/h。采用发酵法生产的L-色氨酸的产量可达40~50g/L,糖酸转化率20%~22%,且发酵周期短,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满足工业化生产L-色氨酸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前体流加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筛选:取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E.coli K12W3110)ATCC 27325菌液,用已灭过菌的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10↑[3]~10↑[6]倍后涂布于LB平板,于35~37℃培养18~30h;从LB平板中挑选单菌落涂布于新的LB平板,于35~37℃再培养18~30h,将得到的单菌落用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振荡稀释,然后涂布于新的LB平板,于35~37℃培养18~30h后得到菌层,用LB培养基洗下菌层,然后将菌液加入到无菌保种管,按1∶1比例加入40%的无菌甘油后于-20℃保存备用;2)一级摇瓶种子:将步骤1)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科举谢友坪卢英华凌雪萍姚传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