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太虎专利>正文

脊柱牵引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720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脊柱牵引治疗器。该治疗器的前后两侧设有两根导轨1、导轨1中间设有丝杠5,丝杠5上装有螺母4,螺母4和连杆3固定,连杆3分别和滑板2、8固定,丝杠5端头装有摇把6、导轨1上设有可在导轨1内滑动的滑板2、8,滑板2、8下设垫板10,滑板2、8上设有固定牵引带的固定柱9。病人捆缚胸带和骨盆带仰卧牵引器上,牵引带与固定柱9固定,摇动摇把6即可牵引。(*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保健器。目前国内外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其中90%的病人采用非手术治疗,以牵引治疗应用最广泛、最安全、最有效。牵引的方法有人工的、机械的、持续的、间歇的、动态的。在基层医院和家庭多采用悬垂重量牵引。病人捆缚上胸带和骨盘带仰卧于有栏杆的单人床上,用绳索把胸带两侧与头侧栏杆连接拉紧。在床尾固定牵引架滑轮,骨盆带两侧的绳索通过滑轮悬垂重量。可起到一定的牵引作用,但身体与床面的摩擦力大,悬垂重量较烦锁,费人费时费力,在城市大医院使用牵引床牵引。动力传动方式有蜗轮蜗杆、齿轮、链条、液压、电动等。造价3000~5000元不等。应用较重的蜗轮蜗杆式牵引床板分为二块。床板两端各有2个固定柱。人体捆缚胸带和骨盆带仰卧床上,四条牵引带与四个固定柱相连。当摇动摇把时下身床极平行移动,带动骨盆下肢向下移动,上身板固定胸部对抗牵引,磨擦力小,牵引效果好。但牵引后,门诊病人在返家途中,行走持重,腰锥骨间隙重新受压变窄,影响疗效,近年国内生产出三维多功能牵引床,可变换牵引体位方向,提高疗效。但造价昂贵,8万元左右,仅个别大医院购买。腰锥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中的疑难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劳动。其中90%的病人通过牵引等非手术方法可以治疗,但病人需长时间路途往返到少数大医院门诊进行2~6个月疗程的治疗,花费大量时间和经费,疗效欠佳。为了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迫切需要研制一种价廉、易行、安全、有效的家庭牵引治疗器,在医生指导下,自行牵引,保持卧位,提高疗效,加快康复。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价廉、轻便、易行、安全脊柱牵引治疗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脊柱牵引治疗器,其特征是由导轨(1)、滑板(2)、连杆(3)、螺母(4)、丝杠(5)、摇把(6)、滑板(8)、固定柱(9)和垫板(10)组成,导轨(1)设在脊柱牵引治疗器的前后两侧,导轨(1)中间设有丝杠(5),丝杠(5)上设有螺母(4),螺母(4)和连杆(3)固定,连杆(3)分别和滑板(2)、滑板(8)固定,丝杠(5)端头设有摇把(6),在导轨(1)上设有可在导轨(1)内滑动的滑板(2)、(8),滑板(2)、(8)下设有垫板(10),滑板(2)、(8)上设有螺孔(7),螺孔(7)上装有固定牵引带的固定柱(9)。本技术的优点牵引治疗器较牵引床具有价廉、轻便、易行、安全、有效的优点,避免病人路途往返及时方便,节省时间和经费。牵引后保持卧位,提高疗铲,便于开展广泛的家庭治疗。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述。脊柱牵引治疗器是由两根导轨1、二块滑板2、8、四根连杆3、二个螺母4、一根丝杠5、摇把6、四根固定柱9和垫板10组成。两导轨1设在脊柱牵引治疗器的前后两侧,两根导轨1中间装有一根丝杠5,丝杠5上装有两个螺母4,每个螺母都和两根连杆3固定,连杆3的一端和滑板2连接,另一端和滑板8固定,丝杠5的端头装有摇把6,两根导轨1上装有可在导轨1内滑动的滑板2、8,滑板2、8下固定有垫板10,滑板2、8的端头设有螺孔7,螺孔7上装有固定牵引带的固定柱9。使用时,把脊柱牵引器顺行平放木板床上,病人捆缚胸带和骨盆带仰卧牵引器上,将四条牵引带与四个固定柱相连。摇动摇把,二滑板各伸出150mm左右,牵引带绷紧,腰部有牵拉感,停止摇动,牵引半小时,每日二次,15次为一疗程。牵引后保持卧位。权利要求1.一种脊柱牵引治疗器,其特征是由导轨(1)、滑板(2)、连杆(3)、螺母(4)、丝杠(5)、摇把(6)、滑板(8)、固定柱(9)和垫板(10)组成,导轨(1)设在脊柱牵引治疗器的前后两侧,导轨(1)中间设有丝杠(5),丝杠(5)上设有螺母(4),螺母(4)和连杆(3)固定,连杆(3)分别和滑板(2)、滑板(8)固定,丝杠(5)端头设有摇把(6),在导轨(1)上设有可在导轨(1)内滑动的滑板(2)、(8),滑板(2)、(8)下设有垫板(10),滑板(2)、(8)上设有螺孔(7),螺孔(7)上装有固定牵引带的固定柱(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脊柱牵引治疗器。该治疗器的前后两侧设有两根导轨1、导轨1中间设有丝杠5,丝杠5上装有螺母4,螺母4和连杆3固定,连杆3分别和滑板2、8固定,丝杠5端头装有摇把6、导轨1上设有可在导轨1内滑动的滑板2、8,滑板2、8下设垫板10,滑板2、8上设有固定牵引带的固定柱9。病人捆缚胸带和骨盆带仰卧牵引器上,牵引带与固定柱9固定,摇动摇把6即可牵引。文档编号A61F5/04GK2307552SQ97204969公开日1999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李太虎 申请人:李太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脊柱牵引治疗器,其特征是由导轨(1)、滑板(2)、连杆(3)、螺母(4)、丝杠(5)、摇把(6)、滑板(8)、固定柱(9)和垫板(10)组成,导轨(1)设在脊柱牵引治疗器的前后两侧,导轨(1)中间设有丝杠(5),丝杠(5)上设有螺母(4),螺母(4)和连杆(3)固定,连杆(3)分别和滑板(2)、滑板(8)固定,丝杠(5)端头设有摇把(6),在导轨(1)上设有可在导轨(1)内滑动的滑板(2)、(8),滑板(2)、(8)下设有垫板(10),滑板(2)、(8)上设有螺孔(7),螺孔(7)上装有固定牵引带的固定柱(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太虎
申请(专利权)人:李太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