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祝财专利>正文

自行车副车架及装设有该副车架的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6774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副车架及装设有该副车架的自行车,所述自行车副车架装设于自行车中,其包括一主杆,主杆两端各设有一固定部,该固定部为扣槽,该主杆另设有二延伸板,二延伸板与主杆之间形成有一定位槽,二延伸板的自由端设有一踏板,二踏板的自由端向彼此远离的一侧延伸。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利用二扣槽将主杆组装于一自行车的自行车架,在主杆上设置一座部与一握把以供使用者乘坐,并将自行车架一部分容置于定位槽中,通过二延伸板或主杆抵压于自行车架,使该自行车副车架可供拆卸或稳固地组装固定于自行车上,从而提供稳固的坐骑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的附加载架,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副车架及装设有该 副车架的自行车。
技术介绍
已知的自行车架中,有如中国台湾D106569号专利所公开的亲子自行车等自行车 架的类型,可供亲子共骑,但此类自行车在孩童长大后或成人单独外出坐骑时,供儿童使用 的辅助车把及辅助坐垫却占去极大空间,造成使用上的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副车架及装设有该副车架的自 行车,该自行车可供亲子共骑或成人单独坐骑,并具有舒适的坐骑效果。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副车架,其组装于自行车中,所述 自行车副车架包含一主杆,其设有一立管与一握把管,所述主杆两端各设有一固定部,其中,一固定 部为第一扣槽,另一固定部为第二扣槽;一握把,其设于握把管的自由端;—座部,其设于立管的自由端;一踏部,其包含二延伸板与二踏板,二延伸板的一端分别设于主杆,且二延伸板与 主杆之间形成有一定位槽,二踏板的一端分别设于二延伸板的自由端,二踏板的自由端分 别向彼此远离的一侧延伸。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扣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主杆,第二扣槽的延伸方向 垂直于主杆。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二延伸板之间固设有一连接板,连接板两侧分别固设于 二延伸板。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行车,装设有上述的自行车副车架,所述自行车还包 含一自行车架,其包含一杆体、一前管与一座管,杆体一端固设于前管,另一端固设 于座管,在前管或杆体中设有一扣部,在杆体或座管中设有另一扣部,第一扣槽扣合于一扣 部,第二扣槽扣合于另一扣部,二延伸板跨置于杆体两侧,将杆体一部分容置于定位槽;一前叉,其转动地设于前管,所述前叉设有一前轮;一后叉,其固设于自行车架远离前管的一端,所述后叉设有一后轮。本技术可利用二扣槽将主杆组装于自行车的自行车架,并将自行车架一部分 容置于定位槽中,通过二延伸板或主杆抵压于自行车架,使该自行车副车架可供组装或拆 卸,从而提供稳固的坐骑效果。3附图说明 图l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 1 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图5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l自行车副车架153紧迫块 11主杆16定位槽 1 1 1固定部2自行车 112第一扣槽2l自行车架 1 13第二扣槽211杆体 114立管212前管 13座部221前轮 14踏部222自行车把手 141延伸板23后叉 142踏板231后轮 143连接板24扣部[00353 151轴杆24’另一扣部[00363 152螺固件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较佳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l,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副车架l,其组装于一自行车2中使用,包括一主杆111一握把121一座部13及一踏部14。 主杆11两端各设有一固定部Ill,用以与自行车组装固定,主杆前端的固定部为第一扣槽112,主杆后端的固定部为第二扣槽113,第一扣槽112的延伸方向与主杆11平行,第二扣槽113的延伸方向与主杆11垂直。在另一实施例中,将第一扣槽设于主杆后端的固定部,使得第一扣槽1第二扣槽的设置位置相互交换。二固定部各设置有一紧迫装置,紧迫装置包括有一轴杆。 踏部14包括有二延伸板。[41 t亏二踏板[42,请参考图2,二延伸板141 n9一端分别设于主杆11,另一端则相互间隔延伸,二延伸板14l与主杆11之间形成有一定位槽16。二踏板142的一端设于二延伸板141的自由端,其中,二踏板142分别通过二延伸板141 一体 弯折延伸形成或通过另一板体固设于延伸板形成,二踏板142的自由端分别向相互远离的 一侧延伸。请参考图3,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在二延伸板141之间固设一连接板143,使得 踏部14可利用一板体弯折形成,从而使得本技术较易于制作,定位槽16则仍形成于二 延伸板141与主杆11之间。再参考图1,利用上述技术,本技术可供装设于一自行车2中,此自行车2 包括一自行车架21、一前叉22及一后叉23。自行车架21包括一杆体211、一前管212与 一座管213,杆体211两端分别固设于前管212与座管213,在前管212上固设一扣部24, 座管213上固设另一扣部M’,各扣部可根据实际设为一短管。前叉22可转动地设于前管 212,在前叉22上设有一前轮221,并可在前叉22上装设自行车把手222,以转动前叉22与 前轮221,从而控制自行车的移动方向。后叉23固设于座管213,并在后叉23上设有一后 轮231,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将后叉23固设于杆体或自行车架的其它位置,使得后叉23位 于自行车架远离前叉22的一侧。在自行车架21及后轮231上还可设置齿轮链条组或马达 等动力装置,然而,没有设置动力装置,这样使用者可以直接通过脚蹬前进。因此,本技术可供组装,可先将第一扣槽112卡抵于其中一扣部24,再转动主 杆11,可使得第二扣槽113垂直扣合于另一扣部24’,即可如图4与图5所示将自行车副车 架组合于自行车中,使主杆11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设于前管212与座管213,使得二延伸板 141跨置于杆体211两侧,使该杆体位于二延伸板141之间,并使得杆体211 —部分容置于 定位槽中。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将二扣部固设于杆体,可使得主杆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设于 杆体。随后可利用二紧迫装置,将各轴杆穿设于扣部M、扣部M’,使得各扣部与各固定部 夹设于各螺固件152与各紧迫块153之间。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自行车副车架可装设于自行车中,并可任意拆卸, 其中主杆的两端固定于自行车,并将自行车的杆体容置于定位槽中,可利用延伸板或主杆 抵压于杆体,使得自行车副车架与自行车进一步相互固定,从而提供可拆卸且稳固的乘坐 使用效果。如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举凡所属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 依照本技术所作的改变或变化,均未超出本技术说明书与附图所涵盖的精神,皆 应同理属于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副车架包含一主杆,其设有一立管与一握把管,所述主杆两端各设有一固定部,其中,一固定部为 第一扣槽,另一固定部为第二扣槽;一握把,其设于握把管的自由端;一座部,其设于立管的自由端;一踏部,其包含二延伸板与二踏板,二延伸板的一端分别设于主杆,且二延伸板与主杆 之间形成有一定位槽,二踏板的一端分别设于二延伸板的自由端,二踏板的自由端分别向 彼此远离的一侧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 主杆,第二扣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主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延伸板之间固设有一连接 板,连接板两侧分别固设于二延伸板。4.一种自行车,装设有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行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 行车还包含一自行车架,其包含一杆体、一前管与一座管,杆体一端固设于前管,另一端固设于座 管,在前管或杆体中设有一扣部,在杆体或座管中设有另一扣部,第一扣槽扣合于一扣部, 第二扣槽扣合于另一扣部,二延伸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副车架包含:  一主杆,其设有一立管与一握把管,所述主杆两端各设有一固定部,其中,一固定部为第一扣槽,另一固定部为第二扣槽;  一握把,其设于握把管的自由端;  一座部,其设于立管的自由端;  一踏部,其包含二延伸板与二踏板,二延伸板的一端分别设于主杆,且二延伸板与主杆之间形成有一定位槽,二踏板的一端分别设于二延伸板的自由端,二踏板的自由端分别向彼此远离的一侧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祝财
申请(专利权)人:邱祝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