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输液软袋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6382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输液软袋生产线,包括制袋组件、一组以上的灌封组件、交接组件和电控系统,每组灌封组件包括拨轮式输送机构以及依工序依次布置的灌装机构、焊盖机构、出袋机构,拨轮式输送机构包括位于制袋组件中传送带输送件出袋处一侧的回转拨轮,回转拨轮通过交接组件与传送带输送件相连;回转拨轮固定于回转轴的上方,回转轴的下方通过第一传动件与驱动件相连,回转拨轮上沿着圆周方向开设有一个以上的软袋卡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占地面积小、使用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支持在线清洗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输液软袋生产线技术 领域本技术主要涉及到医药包装机械设备领域,特指一种大输液软袋生产线。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大输液软袋生产线,按照工序来分,主要分为两个联动的工段,第一工段为 制袋工段,第二工段为灌装工段。制袋工段与灌装工段分别包括一套传送带输送组件,两套 传送带输送组件呈首尾交接的方式布置,且均呈跑道状;两套传送带输送组件之间通过机 械手来实现软袋的转接。上述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两条传送带输送组件首位连接,导致整个 生产线的长度很长,整体设备的占地面积非常大,而且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 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占地面积小、使用成本低、工作稳定可靠、支持在线清 洗的大输液软袋生产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输液软袋生产线,包括制袋组件、一组以上的灌封组件、交接组件和电控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灌封组件包括拨轮式输送机构以及依工序依次布置的灌装机构、 焊盖机构、出袋机构,所述拨轮式输送机构包括位于制袋组件中传送带输送件出袋处一侧 的回转拨轮,所述回转拨轮通过交接组件与传送带输送件相连;所述回转拨轮固定于回转 轴的上方,所述回转轴的下方通过第一传动件与驱动件相连,所述回转拨轮上沿着圆周方 向开设有一个以上的软袋卡接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交接组件包括安装于回转拨轮与传送带输送件之间的交接摆杆,所述交接摆 杆的一端连接于旋转轴上并可随旋转轴运动,所述交接摆杆的另一端上设有用来与真空发 生器相连的交接吸头,所述旋转轴与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传送带输送件的出袋口和回转拨轮的进袋口分别位于交接摆杆摆动轨迹的 两个端点处或位于两个端点之间。所述灌装机构包括固定于灌装升降机构上的灌装头,所述灌装头下方并位于回转 拨轮的一侧设有在线清洗机构,所述在线清洗机构包括清洗杯部、固定杆、安装部和限位 部,所述清洗杯部和限位部分别位于安装部的两侧并呈交错布置,所述固定杆套设于安装 部内并通过锁止件锁紧,所述清洗杯部的顶端设有清洗液盛装槽,所述清洗杯部的底端与 清洗液管相连通,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口径小于软袋颈部口径的通孔。所述锁止件为穿设于安装部外侧壁上的锁紧螺钉,所述固定杆上与锁紧螺钉对应 的位置处开设有使清洗杯部处于灌装头下方的第一定位孔以及使限位部处于灌装头下方 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焊盖机构包括固定于焊盖升降机构上的焊盖头,所述焊盖头固定于焊盖安装板上,所述焊盖安装板上远离焊盖头的一端上设有焊盖定位杆,所述回转拨轮上开设有用来与焊盖定位杆配合的焊盖导向孔。所述每个焊盖导向孔对应一个软袋卡接部,所述焊盖导向孔与相对应的软袋卡接 部以回转拨轮的中心呈对称布置。所述焊盖头下方并位于回转拨轮的一侧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拨 叉、限位转轴以及第二传动件,所述限位拨叉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限位口并与软袋卡接部组 合成圆孔状,所述限位拨叉固定于限位转轴的顶端,所述限位转轴的底端设有第二传动件, 所述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可靠性 好、自动化程度高,通过一组以上拨轮式输送机构与传送带输送件完成软袋的交接,并通过 其输送软袋以完成灌封作业,因此能够大大缩短生产线长度和减小占地面积;2、本技术中在回转拨轮与传送带输送件之间采用交接组件,结构简单紧凑、 成本低廉、安装方便,通过交接摆杆即可完成两个输送组件之间软袋的交接,且交接过程平 稳可靠,实用价值非常高;3、本技术通过在灌装机构中设置在线清洗机构,不但能够对灌装头进行在线 清洗、消毒,大大提高其洁净度;还能在灌装过程中,对软袋进行限位作用,提高其工作的可 靠性和稳定性;4、本技术在焊盖机构中设有限位组件,不仅能够对软袋的位置进行有效的限 制,以保证较佳的焊盖精度;还可以进一步与软袋卡接部一道在焊盖时支承软袋,提高其工 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灌封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灌封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灌封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拨轮式输送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拨轮式输送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焊盖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焊盖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灌装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灌装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在线清洗组件在灌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在线清洗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中在线清洗组件在清洗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中交接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中交接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中交接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 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大输液软袋生产线,包括固定于机架组件4上的制袋组 件1、一组以上的灌封组件2、交接组件3和电控系统5,统一由电控系统5控制协调运动。 制袋组件1包括传送带输送件19、口管输送件16、口管预热机构14和依次布置的上膜机构 11、印字机构12、拉膜机构13、制袋成型机构15、口管焊合机构17。口管输送件16的输出 端与传送带输送件19上的传送夹相对应,用于将口管输送至传送带输送件19的传送夹上。 制袋成型机构15和口管焊合机构17设于传送带输送件19的外侧上方。口管输送件16与 制袋成型机构15之间沿传送带输送件19的传送方向设有口管预热机构14。经预热的口管 在传送带输送件19的传送下,经制袋成型机构15和口管焊合机构17压入膜袋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中每组灌封组件2包括拨轮式输送机构21、 盖输送机构25、驱动机构26、加热片机构27以及依工序依次布置的灌装机构22、焊盖机构 23、出袋机构24,拨轮式输送机构21、灌装机构22与焊盖机构23运动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灌装机构22和焊盖机构23设于拨轮式输送机构21上进袋端与出袋端之间,且沿拨轮式输 送机构21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拨轮式输送机构21的出袋端与出袋机构24的进袋端相 连。驱动机构26用于驱动灌装机构22灌装软袋、驱动焊盖机构23将盖输送机构25送进 且经加热片机构27预热后的盖体焊接至拨轮式输送机构21上的软袋上。本技术用一 组或多组拨轮式输送机构21取代呈跑道状的传送带完成软袋的输送,并通过灌装机构22 和焊盖机构23沿拨轮式输送机构21的软袋输送方向依次布置、以在拨轮式输送机构21不 同旋转角度时完成灌装和焊盖,其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使用成本低。参见图5和图 6,拨轮式输送机构21包括位于制袋组件1中传送带输送件19出袋处一侧的回转拨轮211, 回转拨轮211通过交接组件3与传送带输送件19相连;回转拨轮211固定于回转轴213的 上方,回转轴213的下方通过第一传动件216与驱动件相连,回转拨轮211上沿着圆周方向 开设有一个以上的软袋卡接部2111。其中,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输液软袋生产线,包括制袋组件(1)、一组以上的灌封组件(2)、交接组件(3)和电控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灌封组件(2)包括拨轮式输送机构(21)以及依工序依次布置的灌装机构(22)、焊盖机构(23)、出袋机构(24),所述拨轮式输送机构(21)包括位于制袋组件(1)中传送带输送件(19)出袋处一侧的回转拨轮(211),所述回转拨轮(211)通过交接组件(3)与传送带输送件(19)相连;所述回转拨轮(211)固定于回转轴(213)的上方,所述回转轴(213)的下方通过第一传动件(216)与驱动件相连,所述回转拨轮(211)上沿着圆周方向开设有一个以上的软袋卡接部(21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阳波霍本洪刘焱宇何远荣唐岳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