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植入剂组装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植入剂组装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5842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入剂组装方法,包括:输送外套筒;将内套筒组装在外套筒内;将手柄组装在外套筒上;将预充针组件组装在外套筒内;将助推套筒组装在预充针组件上;将盖帽组装在助推套筒上;将保护帽组装在外套筒上。还公开了一种植入剂组装系统,包括平行的第一循环输送机构和第二循环输送机构,第一循环输送机构依次设有第一上料机构、第一组装机构、第二组装机构和第一下料工位,第二循环输送机构依次设有上料工位、第四组装机构、第五组装机构、第六组装机构和第二下料工位,上料工位上设有第三组装机构,第一下料工位与上料工位之间设有中间转送机构。本植入剂组装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对植入剂进行组装、生产效率高及组装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植入剂组装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如图1所示,植入剂1包括保护帽11、外套筒12、内套筒13、手柄14、预充针组件15、助推套筒16和盖帽17。

2、现有申请号为cn200810083674.7、名称为与预填充的针筒一起使用的注射器以及组装方法,公开了组装预充针时,将护针器插入中空管状手柄,再将保护性盖帽结合,弹簧抵靠在针筒上,将弹簧和针筒组件插入护针器中,将柱塞插入并锁紧在手柄上。

3、现有注射器以及组装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4、1)由于注射器与植入剂1结构不相同,不能用于对植入剂1进行组装;

5、2)采用的组装系统空间占用大,生产效率低,报废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植入剂进行组装、生产效率高以及组装效果好的植入剂组装方法及系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植入剂组装方法,所述植入剂包括保护帽、外套筒、内套筒、手柄、预充针组件、助推套筒和盖帽,所述植入剂组装方法包括:

4、s1:竖直输送外套筒;

5、s2:将内套筒组装在外套筒内;

6、s3:将手柄组装在外套筒的顶端形成三件套组件;

7、s4:将预充针组件由上至下组装在三件套组件内;

8、s5:将助推套筒由上至下组装在预充针组件上;

<p>9、s6,将盖帽组装在助推套筒的顶端;

10、s7,将保护帽由下至上组装在外套筒的底端。

11、一种植入剂组装系统,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循环输送机构和第二循环输送机构,所述第一循环输送机构沿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将外套筒上料至第一循环输送机构上的第一上料机构、用于将内套筒组装在外套筒内的第一组装机构、用于将手柄组装在外套筒上的第二组装机构以及供第一循环输送机构上的组装产品下料的第一下料工位,所述第二循环输送机构沿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用于供第一循环输送机构的组装产品上料至第二循环输送机构上的上料工位、用于将助推套筒组装在预充针组件上的第四组装机构、用于将盖帽组装在助推套筒上的第五组装机构、用于将保护帽组装在外套筒上的第六组装机构以及供第二循环输送机构上的组装产品下料的第二下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上设有用于将预充针组件组装在外套筒上的第三组装机构,所述第一下料工位与上料工位之间设有用于转送第一循环输送机构的组装产品的中间转送机构。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13、所述第一循环输送机构和第二循环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下料工位与上料工位之间还设有用于缓存第一循环输送机构的组装产品的缓存区。

14、所述第一循环输送机构上设有第一组装效果检测机构、第二组装效果检测机构和第一剔废机构,所述第一组装效果检测机构位于第一组装机构和第二组装机构之间,所述第二组装效果检测机构和第一剔废机构均位于第二组装机构和第一下料工位之间,所述第一剔废机构位于第二组装效果检测机构的下游。

15、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对接有用于供应外套筒的第一供应机构,所述第一组装机构对接有用于供应内套筒的第二供应机构,第二组装机构对接有用于供应手柄的第三供应机构。

16、所述第二循环输送机构上设有第三组装效果检测机构、第二剔废机构、第四组装效果检测机构和第五组装效果检测机构,所述第三组装效果检测机构和第二剔废机构均位于第四组装机构和第五组装机构之间,所述第二剔废机构位于第三组装效果检测机构的下游,所述第四组装效果检测机构位于第五组装机构和第六组装机构之间,所述第五组装效果检测机构位于第六组装机构和第二下料工位之间。

17、所述第四组装机构对接有用于供应助推套筒的第四供应机构,所述第五组装机构对接有用于供应盖帽的第五供应机构,所述第六组装机构对接有用于供应保护帽的第六供应机构。

18、所述第二下料工位的一侧设有良品输出机构。

19、所述第二下料工位与良品输出机构之间设有良品转送机构。

20、所述第三组装机构的一侧设有用于组装并输送预充针组件的组装输送机构。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22、本专利技术的植入剂组装方法,能够实现对植入剂进行组装,且对外套筒定向为竖直状态输送,再结合植入剂的结构特征,按顺序依次组装,生产效率高,组装效果好。

23、本专利技术的植入剂组装系统,能够实现对植入剂进行组装,再结合植入剂的结构特征,按顺序依次组装,生产效率高,组装效果好。

24、本专利技术的植入剂组装系统,第一循环输送机构和第二循环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反,形成往返并列式输送,减少布局占用空间,降低客户厂房占地面积与投资成本。第一下料工位与上料工位之间还设有缓存区,第一下料工位下料出的组装产品,可由中间转送机构转送至缓存区进行缓存,可以规避前端组装剔废引起的物料空缺,保证产品组装的出产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入剂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剂(1)包括保护帽(11)、外套筒(12)、内套筒(13)、手柄(14)、预充针组件(15)、助推套筒(16)和盖帽(17),所述植入剂组装方法包括:

2.一种植入剂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和第二循环输送机构(3),所述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沿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将外套筒(12)上料至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上的第一上料机构(21)、用于将内套筒(13)组装在外套筒(12)内的第一组装机构(22)、用于将手柄(14)组装在外套筒(12)上的第二组装机构(23)以及供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上的组装产品下料的第一下料工位(24),所述第二循环输送机构(3)沿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用于供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的组装产品上料至第二循环输送机构(3)上的上料工位(31)、用于将助推套筒(16)组装在预充针组件(15)上的第四组装机构(32)、用于将盖帽(17)组装在助推套筒(16)上的第五组装机构(33)、用于将保护帽(11)组装在外套筒(12)上的第六组装机构(34)以及供第二循环输送机构(3)上的组装产品下料的第二下料工位(35),所述上料工位(31)上设有用于将预充针组件(15)组装在外套筒(12)上的第三组装机构(311),所述第一下料工位(24)与上料工位(31)之间设有用于转送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的组装产品的中间转送机构(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剂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和第二循环输送机构(3)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下料工位(24)与上料工位(31)之间还设有用于缓存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的组装产品的缓存区(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剂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上设有第一组装效果检测机构(25)、第二组装效果检测机构(26)和第一剔废机构(27),所述第一组装效果检测机构(25)位于第一组装机构(22)和第二组装机构(23)之间,所述第二组装效果检测机构(26)和第一剔废机构(27)均位于第二组装机构(23)和第一下料工位(24)之间,所述第一剔废机构(27)位于第二组装效果检测机构(26)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入剂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21)对接有用于供应外套筒(12)的第一供应机构(211),所述第一组装机构(22)对接有用于供应内套筒(13)的第二供应机构(221),第二组装机构(23)对接有用于供应手柄(14)的第三供应机构(23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剂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输送机构(3)上设有第三组装效果检测机构(36)、第二剔废机构(37)、第四组装效果检测机构(38)和第五组装效果检测机构(39),所述第三组装效果检测机构(36)和第二剔废机构(37)均位于第四组装机构(32)和第五组装机构(33)之间,所述第二剔废机构(37)位于第三组装效果检测机构(36)的下游,所述第四组装效果检测机构(38)位于第五组装机构(33)和第六组装机构(34)之间,所述第五组装效果检测机构(39)位于第六组装机构(34)和第二下料工位(3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入剂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组装机构(32)对接有用于供应助推套筒(16)的第四供应机构(321),所述第五组装机构(33)对接有用于供应盖帽(17)的第五供应机构(331),所述第六组装机构(34)对接有用于供应保护帽(11)的第六供应机构(3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入剂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料工位(35)的一侧设有良品输出机构(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入剂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料工位(35)与良品输出机构(7)之间设有良品转送机构(8)。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剂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装机构(311)的一侧设有用于组装并输送预充针组件(15)的组装输送机构(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剂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剂(1)包括保护帽(11)、外套筒(12)、内套筒(13)、手柄(14)、预充针组件(15)、助推套筒(16)和盖帽(17),所述植入剂组装方法包括:

2.一种植入剂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和第二循环输送机构(3),所述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沿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用于将外套筒(12)上料至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上的第一上料机构(21)、用于将内套筒(13)组装在外套筒(12)内的第一组装机构(22)、用于将手柄(14)组装在外套筒(12)上的第二组装机构(23)以及供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上的组装产品下料的第一下料工位(24),所述第二循环输送机构(3)沿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用于供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的组装产品上料至第二循环输送机构(3)上的上料工位(31)、用于将助推套筒(16)组装在预充针组件(15)上的第四组装机构(32)、用于将盖帽(17)组装在助推套筒(16)上的第五组装机构(33)、用于将保护帽(11)组装在外套筒(12)上的第六组装机构(34)以及供第二循环输送机构(3)上的组装产品下料的第二下料工位(35),所述上料工位(31)上设有用于将预充针组件(15)组装在外套筒(12)上的第三组装机构(311),所述第一下料工位(24)与上料工位(31)之间设有用于转送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的组装产品的中间转送机构(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剂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和第二循环输送机构(3)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下料工位(24)与上料工位(31)之间还设有用于缓存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的组装产品的缓存区(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入剂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输送机构(2)上设有第一组装效果检测机构(25)、第二组装效果检测机构(26)和第一剔废机构(27),所述第一组装效果检测机构(25)位于第一组装机构(22)和第二组装机构(23)之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建权杨巍
申请(专利权)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