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烧结法生产高强粉煤灰陶粒的立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5348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烧结法生产高强粉煤灰陶粒的立窑,包括混料装置、输送机构和立窑体,立窑体为柱状,立窑体上下贯通,上部为进料口,下部由数个支腿支撑在料台上,形成出料口,立窑体的中部是烟道,烟道的顶部置于进料口处,其上设有烟道盖板,烟道盖板周边为斜面,其边沿与立窑内壁之间有料道,烟道盖板与烟道口之间设有排烟口,烟道底部位于立窑的下方,并通过排烟通道与烟囱相连,排烟通道与烟囱之间设有抽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地少,投资小、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成品率高,且可减少烟气排放,实现节能减排。(*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建筑材料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烧结法生产高强粉 煤灰陶粒的立窑。
技术介绍
粉煤灰陶粒是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掺加少量粘结剂和固体燃料以及少量化学添 加剂混合成球状后经高温焙烧而制成的一种人造轻集料,具有体轻、强度高、保温隔热、节 能、无污染、吸水率低等优点,是应用十分广泛的新型建筑材料。采用粉煤灰作原料生产建 筑陶粒是50年代后期从国外最早发展起来的,英国是生产粉煤灰陶粒最早的国家,1958年 采用立窑焙烧,形成的年产量为10万立方米,由于结构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产品质量不 易保证,成品率很低,因此得不到普遍推广,后来又专利技术了带式烧结机,该机为上喷火式,物 料输送机构为上下旋转式,这种设备比较先进,产品的成品率得到很大提高,在国外得到广 泛的推广应用。我国从I960年开始进行生产粉煤灰陶粒的研究,并于1964年建成了年产 3万立方米的中试生产线,此后义相继建成了一批生产线,其产品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上的使 用都取的了良好的效果,但长期以来,粉煤灰陶粒的产量一直不能满足市场霜求,其原因是 我国生产粉煤灰陶粒的设备基本上是采用国外的带式烧结机,投资大、成本高,建一条年产 20万立方米的生产线,设备投资需人民币4000多万元,一般投资人很难承受,且采用此种 设备生产粉煤灰陶粒需用煤粉,既增加了能耗,又使环境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烧结法生产高强粉煤灰陶 粒的立窑,该新型结构简单,对技术要求低,产品质量易保证,成品率高,且可减少烟气排 放,实现节能减排,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合理设计立窑的结构,实现连续送料 和焙烧,并确保在焙烧过程中减少烟气的排放,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 实现.本技术包括混料装置、输送机构和立窑体,立窑体为柱状,其特征在于立窑体 上下贯通,上部为进料口,下部由数个支腿支撑在料台上,形成出料口,立窑体的中部是烟 道,烟道的顶部置于进料口处,其上设有烟道盖板,烟道盖板周边为斜面,其边沿与立窑内 壁之间有料道,烟道盖板与烟道口之间设有排烟口,烟道底部位于立窑的下方,并通过排烟 通道与烟 相连,排烟通道与烟 之间设有抽风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如下混料装置将原料混合成粒状后被送到输送带上,经 输送带输送至立窑上方的烟道盖板上,经烟道盖板与立窑内壁之间的料道进入烧结室,烧 结室底部放有少量燃料,点燃后使原料产生自燃,便可连续不断的进行烧结,产生的烟气向 上运动,经烟道盖板与烟道口之间的排烟口进入烟道,在抽风机的作用下被排放到大气中, 由于立窑结构合理,燃烧完全,基本没有烟气排出,烧结好的陶粒下落到料台上,经人工运 送到存料场地。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对技术要求低,产品质量易保证,成品率 高,且可减少烟气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特别是占地少,投资小、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混料装置1是圆盘状,倾斜放置,下面是输送机构2, 采用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的末端置于立窑上方,立窑体11为柱状,上下贯通,上部为进 料口,下部由数个支腿支撑在料台10上,形成出料口,立窑体的中部是烟道6,烟道的顶部 置于进料口处,其上设有盖板4,盖板周边为斜面,其边沿与立窑内壁之间有料道3,粒状原 料12经该料道进入烧结室,盖板与烟道口之间设有排烟口 5,烟道底部位于立窑的下方,并 通过排烟通道9与烟 7相连,排烟通道与烟@ 7之间设有抽风机8。权利要求1. 一种用烧结法生产高强粉煤灰陶粒的立窑,包括混料装置、输送机构和立窑体,立窑 体为柱状,其特征在于立窑体上下贯通,上部为进料口,下部由数个支腿支撑在料台上,形 成出料口,立窑体的中部是烟道,烟道的顶部置于进料口处,其上设有烟道盖板,烟道盖板 周边为斜面,其边沿与立窑内壁之间有料道,烟道盖板与烟道口之间设有排烟口,烟道底部 位于立窑的下方,并通过排烟通道与烟囱相连,排烟通道与烟囱之间设有抽风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烧结法生产高强粉煤灰陶粒的立窑,包括混料装置、输送机构和立窑体,立窑体为柱状,立窑体上下贯通,上部为进料口,下部由数个支腿支撑在料台上,形成出料口,立窑体的中部是烟道,烟道的顶部置于进料口处,其上设有烟道盖板,烟道盖板周边为斜面,其边沿与立窑内壁之间有料道,烟道盖板与烟道口之间设有排烟口,烟道底部位于立窑的下方,并通过排烟通道与烟囱相连,排烟通道与烟囱之间设有抽风机,本技术结构简单,占地少,投资小、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成品率高,且可减少烟气排放,实现节能减排。文档编号C04B38/00GK201858859SQ20102057182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荆家林, 闫兴存 申请人:承德四海建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烧结法生产高强粉煤灰陶粒的立窑,包括混料装置、输送机构和立窑体,立窑体为柱状,其特征在于立窑体上下贯通,上部为进料口,下部由数个支腿支撑在料台上,形成出料口,立窑体的中部是烟道,烟道的顶部置于进料口处,其上设有烟道盖板,烟道盖板周边为斜面,其边沿与立窑内壁之间有料道,烟道盖板与烟道口之间设有排烟口,烟道底部位于立窑的下方,并通过排烟通道与烟囱相连,排烟通道与烟囱之间设有抽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家林闫兴存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四海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