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3652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装置及电子设备。该面板装置包括功能区和配线区。该功能区具有多个功能器件,该配线区以环绕或局部包围功能区的方式设置,其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该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与功能区并列设置,且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分列于功能区两侧。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上分别形成有多条相互不交叉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每一功能器件至少与一条第一引线连接和至少与一条所述第二引线连接;且在同一时刻,连接同一所述功能器件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中至少有一条用于传输信号。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是用所述面板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板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面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相对传统CRT显示器具有功耗低、体积小等优点,液晶显示技术得到 了迅猛发展,液晶显示装置日益取代CRT显示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主流显示装置。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色滤光基板、阵列基板以及夹持于彩色滤光基板和阵列基板 之间的液晶层。该彩色滤光基板包括彩色滤光膜层和公共电极层,所述彩色滤光膜层用于 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色显示。该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数据线和多条驱动线,该多条数据线 相互平行,该多条驱动线亦相互平行,且该多条数据线与该多条驱动线相互交叉定义出多 个像素区域。在该多个像素区域内形成有多个像素电极及控制该像素电极的多个薄膜晶体 管。该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层共通用于控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偏转,当像素电极与公共 电极层加载相同的电信号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分布不发生改变,光线可通过液晶分子 的折射作用发生偏转;当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层加载相反的电信号时,在像素电极与公共 电极层之间形成电场,使位于该电场内的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沿该电场方向, 进而使穿过该液晶层的光线不发生偏转。因此,液晶显示面板是通过向像素电极加载与公 共电极层相同或相反的电信号来控制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去向,进而控制穿过液晶层的光 线是否发生偏转,来实现显示。传统液晶显示面板中,各条数据线和驱动线分别通过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周边区 域的一套引线与控制器相连。然而,在制作或使用过程中,所述引线容易发生断线,进而使 液晶显示面板的一条或多条驱动线或数据线中无信号流过,液晶显示面板出现显示缺陷, 如液晶显示面板出现亮线、分屏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防止断线带来的功能性缺陷的面板装置。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面板装置的电子设备。—种面板装置包括功能区和配线区,所述功能区具有多个功能器件。所述配线区 以环绕或局部包围所述功能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面板装置上,所述配线区包括第一模块和 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功能区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模块与所述功能区并列设置,且 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分列于所述功能区两侧,所述第一模块上形成有多条相互不交叉 的第一引线,所述第二模块上形成有多条相互不交叉的第二引线,所述多个功能器件中的 每一功能器件至少与一条所述第一引线连接,所述多个功能器件中的每一功能器件至少与 一条所述第二引线连接;且在同一时刻,连接同一功能器件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中至少 有一条用于传输信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多条第一引线分别与所述功能区的多个功能3器件相连接,所述多条第二引线分别与所述功能区的多个功能器件相连接,且所述多条第 一引线和多条第二引线分别关于所述功能区对称,关于所述功能区对称的第一引线和第二 引线连接同一功能器件,连接同一功能器件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一条 用于传输信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多条第一引线和多条第二引线均包括第一层 结构和第二层结构,所述第一层结构由铝或铝化合物或铝合金制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由透 明导电氧化物形成,且所述第二层结构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层结构;所述多条第一引线的第 一层结构和多条第二引线的第一层结构在同一工艺中同时形成,所述多条第一引线的第二 层结构和多条第二引线的第二层结构在同一工艺中同时形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面板装置中,所述多条第一引线的第一层结构和多条第二引线 的第一层结构在所述功能区中多个功能器件形成之前形成,所述多条第一引线的第二层结 构和多条第二引线的第二层结构与采用相同材质的多个功能器件的结构同时形成。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面板装置和处理单元,所述面板装置包括功能区和配线区,所 述功能区具有多个功能器件。所述配线区以环绕或局部包围所述功能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 面板装置上,所述配线区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功能区并列设置, 所述第二模块与所述功能区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分列于所述功能区两 侧,所述第一模块上形成有多条相互不交叉的第一引线,所述第二模块上形成有多条相互 不交叉的第二引线,所述多个功能器件中的每一功能器件至少与一条所述第一引线连接, 所述第二模块上形成有多条相互不交叉的第二引线,所述多个功能器件中的每一功能器件 至少与一条所述第二引线连接;且在同一时刻,连接同一所述功能器件的第一引线和第二 引线中至少有一条用于传输信号;所述多条第一引线还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多条 第二引线还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选择模块,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 多条第一引线中的至少一条和/或多条第二引线中的至少一条来实现同一所述功能器件 与处理单元之间的信号传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选择模块选择部分所述多条第一引线连接部 分所述多个功能器件与所述处理单元,选择部分所述多条第二引线连接剩余部分所述多个 功能器件与所述处理单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选择模块选择所述多条第一弓I线连接所述多 个功能器件与所述处理单元,当且仅当,有至少一条所述第一引线出现断线时,选择单元选 择与出现断线的第一引线对称的第二引线在所述第一引线连接的功能器件和处理单元之 间传输信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检测模块,其用于检测所述 多条第一引线或多条第二引线中是否有断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检测模块在所述电子设备开启时进行检测动 作,或根据用户的设定,定期进行检测动作,或者响应用户的操作,即时进行检测动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多条第一引线和多条第二引线均包括第一层 结构和第二层结构,所述第一层结构由铝或铝化合物或铝合金制成,所述第二层结构由透 明导电氧化物形成,且所述第二层结构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层结构;所述多条第一引线的第 一层结构和多条第二引线的第一层结构在同一工艺中同时形成,所述多条第一引线的第二层结构和多条第二引线的第二层结构在同一工艺中同时形成;所述多条第一引线的第一层 结构和多条第二引线的第一层结构在所述功能区中多个功能器件形成之前形成,所述多条 第一引线的第二层结构和多条第二引线的第二层结构与采用相同材质的多个功能器件的 结构同时形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板装置及使用该面板装置的电子设备具有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 且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上分别形成有多条第一引线和多条第二引线,该多条第一引线 和多条第二引线关于所述功能区对称,在所述对称的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出现断线时, 可通过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并通过选择模块选择与断线的所述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 对称的第二引线(或第一引线)来连接所述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连接功能器件与处理 单元,进而可有效避免所述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出现断线时,所述面板装置的功能区中 出现功能性缺陷,如亮线、分屏、失去触摸功能等。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面板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使用图1所示的面板装置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板装置及使用该面板装置的电子设备,以下结合说 明书附图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面板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装置,包括功能区和配线区,所述功能区具有多个功能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区以环绕或局部包围所述功能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面板装置上,所述配线区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功能区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模块与所述功能区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分列于所述功能区两侧,所述第一模块上形成有多条相互不交叉的第一引线,所述第二模块上形成有多条相互不交叉的第二引线,所述多个功能器件中的每一功能器件至少与一条所述第一引线连接,所述多个功能器件中的每一功能器件至少与一条所述第二引线连接;且在同一时刻,连接同一所述功能器件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中至少有一条用于传输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敏朱泽力商陆平李绍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