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起高装置,包括相互套接的起高架和起高底座,通过钢丝绳的牵引,以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推动,起高架能够相对于起高底座整体上升。这种装置尤为适用于方便地将胶带机机尾的带面同时提升,然后对带面下的标准段进行接续安装或拆移。(*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高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胶带机带面起高装置。
技术介绍
经常地,可伸缩胶带机的机尾在移动(例如延伸或收缩)时,对于标准段(例如托 辊架及托辊)的接续和拆除,往往需要多个人员利用辅助工具将上下带面抬高才能实现。 这样就比较耗费人力,操作麻烦,人工接续标准段,也比较困难。具体而言,在可伸缩胶带机的使用中,每当胶带机机尾推移到一定长度,就必须人 为地将胶带机张紧系统松开,由数人(经常是4到6个人)利用辅助工具(钢管或撬棍) 在胶带机机尾处将胶带机带面提升到距地面的特定空间距离,然后才可以对带面下的标准 段进行接续安装或拆移。目前而言,并没有任何专门的可用于可伸缩胶带机机尾胶带提升的起高装置,在 标准段的接续安装和拆移时,都必须由人工操作来对胶带机带面进行起高,从而导致操作 复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高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胶带机的起高装置,包括起高架,包括第一滑动立柱,其顶部设置有顶高支座,顶高支座内设有第一绳卡;第二滑动立柱,其内设有第二绳卡;连接第一滑动立柱和第二滑动立柱的横梁;和一个或多个托辊支架,每个托辊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滑动立柱和第二滑动 立柱;起高底座,包括起高支座;第一拉架,包括第一铰链座和从第一铰链座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立柱,第一导向 立柱与所述第一滑动立柱相套接,并设有第一导绳轮和第二导绳轮,第一导绳轮处于第二 导绳轮上方;第二拉架,包括第二铰链座和从第二铰链座向上延伸的第二导向立柱,第二导向 立柱与所述第二滑动立柱相套接,并设有第三导绳轮和第四导绳轮,第三导绳轮处于第四 导绳轮上方,并且第三导绳轮位于第二绳卡上方;液压油缸,该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头与顶高支座套装,并且该液压油缸的底部与 第一铰链座铰接安装;和绳,该绳一端固定于第一绳卡,顺次绕过第一导绳轮、第二导绳轮、第四导绳轮、第 三导绳轮,从而使该绳另一端固定于第二绳卡。优选地,第一铰链座和第二铰链座铰接到胶带机机尾。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托辊支架分为上托辊支架和下托辊支架。更优选地,所述上托辊支架支撑上三连托辊组。更优选地,所述下托辊支架支撑下平托辊组。更优选地,所述起高架还包括鞍座,所述下托辊支架安装在鞍座底部。优选地,所述液压油缸是手动液压油缸。优选地,所述液压油缸是动力液压油缸。优选地,所述绳是钢丝绳。优选地,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头与顶高支座通过销连接套装。通过上述起高装置,可以在胶带机不需要松开张紧的情况下,由单人操作起高装 置,一次性地将上下带面抬高到所需要的位置,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地完成标准段的接续安 装和拆移。附图说明图la示出起高装置中的起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lb示出起高架的鞍座和安装在鞍座底部的两个下托辊支架图lc示出顶高支座的仰视图;图2a示出起高底座的两个拉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b示出拉架的侧视图;图2c示出起高底座的仰视图;图3a示出起高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3b示出起高装置的局部侧视图;图3c示出起高装置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图la示出起高装置100中的起高架10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la所示,起高架101 包括顶高支座102、两个对称的滑动立柱103,104、横梁105、上托辊支架106,另外,如图lb 所示,起高架101还包括鞍座108和安装在鞍座108底部的两个下托辊支架107。上述起高 架101的各组成部分通过螺栓连接而形成一个整体起高架。如图la所示,顶高支座102安装在滑动立柱103顶部,横梁105的两端分别等高 地固定在滑动立柱103、104上。上托辊支架106两端也分别安装于滑动立柱103、104上。上三连托辊组和下平托辊分别装挂于上托辊支架101和下托辊支架107上,分别 做为胶带机机尾的上带面和下带面的滚动支撑,也是也做为上、下胶带的托辊支撑。图lc示出了顶高支座102的仰视图。图lc的虚线部分分别示出上三连托辊组和 下平托辊。根据上文描述可以看出,如果使用外力向上或向下推动起高架101,装挂于起高架 101中的上带面和下带面也将随之一同向上或向下推进。下文将描述的是起高底座200,该起高底座200用于支撑所述起高架101,并且起 高架101可沿着起高底座200上下滑动。起高底座200包括起高支座201和两个拉架203、204。起高支座201的两端可通 过螺栓连接于左右两边的两个拉架203、204。如图2a所示,拉架203、204中分别包含导向立柱205、206以及铰链座207、208。 导向立柱205从铰链座207向上延伸,导向立柱206从铰链座208向上延伸。铰链座207、208将起高底座200铰接到胶带机机尾,这样,起高底座200 (乃至起 高装置100整体)就可以与胶带机机尾同步移位。导向立柱205包含两个导绳轮202a、202b,导向立柱206包含两个导绳轮202c、 202d。其中,导绳轮202a、202c等高并处于上方,导绳轮202b、202d等高并处于下方。这四 个导绳轮优选用轴销安装在导向立柱的槽口内。图2b示出拉架的侧视图。通过上述设置,就形成了一个起高底座200。图2c示出起高底座200的仰视图。通过将起高架101的两个滑动立柱103、104分别套接于起高底座200的两个导向 立柱205、206,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起高装置100。图3a示出起高装置100的整体结构图。图3a中还可见液压油缸301,液压油缸 301底部与起高底座200的铰链座207铰接安装,液压油缸301的活塞杆端头与起高架101 的顶高支座102销连接套装,这样,起高架101的上、下滑动就可随液压油缸301的活塞杆 伸缩来确定。图3b示出起高装置的局部侧视图。图3c示出起高装置的仰视图。下文将描述,起高架101在起高支座201上的整体升降通过钢丝绳、导绳轮、绳卡 的配合来实现。如图3a所示,在顶高支座102处设置一绳卡302,并在滑动立柱104处也设置一 绳卡303。需要注意的是,绳卡303的高度应低于导向立柱206上的导绳轮202c。提供一 钢丝绳,该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绳卡302,然后该钢丝绳从绳卡302起始顺次绕过导向立柱 205的导绳轮202a、202b,再绕过导向立柱206的导绳轮202d、202c,然后再从导绳轮202c 向下绕回到滑动立柱104上的绳卡303。当胶带机机尾处的上、下带面需要抬高时,如上文所述,由于上、下带面均承载在 起高架101上,因此,也就意味着,需要将起高架101整体抬高。此时,可以将液压油缸301 的转换手柄达到推移位,从而压动液压油缸操作杆,使得液压油缸301的活塞杆伸出。由于 如上文所述,起高架100的顶高支座102与液压油缸301的活塞杆端头销连接套装,因此, 液压油缸301的活塞杆就向上顶起顶高支座102,从而带动起高架100的液压油缸一侧向上 移动。同时,一端固定在绳卡302上的钢丝绳也随之向上牵动。此时四个导绳轮202a、 202b.202d.202c也随之滚动,起到定滑轮的作用,将钢丝绳的拉伸传递到滑动立柱104上 的钢丝绳卡303。这样,液压油缸301的活塞杆向上推动特定距离距离a,滑动立柱103也 随之被向上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胶带机的起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起高架(101),包括:第一滑动立柱(103),第一滑动立柱(103)的顶部设置有顶高支座(102),顶高支座(102)内设有第一绳卡(302);第二滑动立柱(104),第二滑动立柱(104)内设有第二绳卡(303);连接第一滑动立柱和第二滑动立柱的横梁(105);和一个或多个托辊支架,每个托辊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滑动立柱(103)和第二滑动立柱(104);起高底座(200),包括:起高支座(201);第一拉架(203),包括第一铰链座(207)和从第一铰链座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立柱(205),第一导向立柱(205)与所述第一滑动立柱(103)相套接,并设有第一导绳轮(202a)和第二导绳轮(202b),第一导绳轮(202a)处于第二导绳轮(202b)上方;第二拉架(204),包括第二铰链座(208)和从第二铰链座向上延伸的第二导向立柱(206),第二导向立柱(206)与所述第二滑动立柱(104)相套接,并设有第三导绳轮(202c)和第四导绳轮(202d),第三导绳轮(202c)处于第四导绳轮(202d)上方,并且第三导绳轮(202c)位于第二绳卡(303)上方;液压油缸(301),该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头与顶高支座(102)套装,并且该液压油缸的底部与第一铰链座(207)铰接;和绳,该绳一端固定于第一绳卡(302),顺次绕过第一导绳轮(202a)、第二导绳轮(202b)、第四导绳轮(202d)、第三导绳轮(202c),从而使该绳另一端固定于第二绳卡(30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