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铁氧体预烧料之预混原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316422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永磁铁氧体预烧料之预混原料的制备方法,属制造业原料生产领域,首先将预混粗料和水混合的粗料浆送入筒磨机,在筒磨机内通过进行连续混合研磨成为均匀规范细粒度的预混原料,再送入大容量精控罐通过泵力输送的纵向循环搅拌、搅拌叶轮的横向搅拌和罐壁竖直肋片的侧边搅拌,对预混原料进行均匀化处理;然后进行成分检测并作精准调整,制备成为成份精准、粒度一致的永磁铁氧体预烧料之预混原料,本方法连续生产,脱摆了传统球磨机间歇粗放的生产方式,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改善了作业环境,确保了预混原料浆产品的粒度和成分的高度一致和精准,为提高下游磁性产品的品级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制造业原料生产领域,特别 涉及湿法生产永磁铁氧体预烧料之原料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当制备永磁铁氧体预烧料之预混原料时,其关键在于控制预混原料粒度的均一性 和混料成份的精准性,如果制备的预混原料的粒度不均一、混料成份比例不准确,必将导致 后续生产时预烧料烧结温度不同,因此而造成大量废品,即使调整烧结温度后预烧料勉强 烧结成形,在后续制作磁性器件时烧结温度也将不同,而最终将影响其下游产品的质量。所 说的这种预混原料之初级原料铁红,是来自于冶金行业的酸洗铁红的回收物料。因此,确保 生产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的品级质量的核心是提高其预混原料之品级质量、预混原料粒度的 均一性和混料成份的精准性。但是,现有生产不能满足要求。目前,永磁铁氧体预烧料之预 混原料的制备方法概括有以下两种一、球磨机制料本行业普遍采用球磨机制料方法,用球磨机磨料,为满足生产采用多机运作,球磨 机数量多,每台球磨机配料需开闭球磨机仓门,到合格粒度后,从球磨机下料,到搅拌储存 罐,此方法为间歇式生产,每罐料上下料及磨制耗时长,且完全由人工控制,工人劳动强度 大,机械占地面积大,料浆容易污染环境。批次多、批量小,各批次质量、品级分散,虽然抽样 检测次数多,但所磨制物料的质量和品级不一致,难以满足要求。二、球磨机、砂磨机联合制料采用球磨、砂磨联合制料,将球磨机开闭仓门的进出料方式改为预先混料,再通过 管道进入球磨机,并增加后续砂磨机辅助磨料,此方法解决虽然比球磨机制料提高了生产 效率,提高了混料的均勻性,但仍为间歇式生产,仍然存在机械占地面积大,料浆仍容易污 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实现预混 原料连续性生产制备,提高预混原料粒度均一性和混料成份的精准性,并且,提高制料的生 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操作环境。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首先,将按比例的预混粗料和 水混合的粗料浆采用隔膜泵送入筒磨机,该粗料浆在筒磨机内通过钢球的连续混合研磨, 成为均勻规范细粒度的预混原料,再将其送入大容量精控罐中,并在罐中通过泵力输送的 纵向循环搅拌、搅拌叶轮的横向搅拌和罐壁竖直肋片的侧边搅拌,对预混原料进行均勻化 处理;然后对该预混原料进行成分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作成分的精准调整后,遂制备成为 成份精准,粒度一致的永磁铁氧体预烧料之预混原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筒磨制料设备,包括地坑 式混料机,筒磨机,储料槽,大容量精控罐和泵,该地坑式混料机、筒磨机、储料槽、大容量精 控罐之间经管道连通,料浆由泵输送,特点是大容量精控罐备有料浆纵向循环泵和管道、搅 拌叶轮,罐壁设有竖直肋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混粗料和水混合的粗料浆在筒磨机内经过连续混合磨细,成为均勻规范的细 粒度预混原料;2、上述均勻规范的细粒度预混原料,在大容量精控罐中通过泵力纵向循环搅拌、 大片叶轮横向搅拌和罐壁竖直肋片的侧边搅拌,对细粒度预混原料进行均勻化处理;3、对经上述步骤2均勻化处理的预混原料进行成分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成 分进行精准调整。本专利技术方法为本业提供了一种连续的生产方法,使本行业完全脱摆传统的采用球 磨机的间歇粗放式的生产方法,在本专利技术方法和装置方案中,采用了大容量精控罐设计,其 罐壁竖直设置有肋片,罐内设置大叶片搅拌轮和泵力循环管道,预混原料料浆在该罐内得 到充分的机械式翻动、搅拌的均勻化处理,而后再进行成分检测和精细调整,因此确保了预 混原料浆产品的粒度和成分的高度一致和精准,为提高下游磁性产品的品级质量奠定了坚 实基础;此外,本专利技术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并且降低了生 产成本,改善了作业环境。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筒磨制料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本专利技术筒磨制料装置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是如何实施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筒磨制料设备,采用的大 容量精控罐容积约30立方米,可容纳每批次投料40吨。具体方法步骤如下述实施例所述。实施例1、氧化铁红粗料、碳酸锶、水按工艺配比,倒入地坑式混料机1,混合1小时;2、混合好的料浆由泵2、输送管道3输送到筒磨机4进行磨制,筒磨机按原料不同 配置钢球,由进料量控制磨制粒度。3、磨制后粒度合格的料存放在储料槽7,通过泵8、输送管道9、精控罐进料口 11输 送到大容量精控罐10,同时启动搅拌叶轮12、精控罐料浆循环管道13,加之大容量精控罐 10罐壁肋片的搅拌,对料浆进行充分搅拌均勻化处理。4、用X荧光分析仪对搅拌储存罐中料浆进行成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精确 调整,直至为合格产品,供下步工序备用。权利要求1.,首先,将预混粗料和水混合的粗料浆,采 用隔膜泵送入筒磨机,该粗料浆在筒磨机内通过钢球的连续混合研磨,成为均勻规范细粒 度的预混原料,再将其送入大容量精控罐中,并在该罐中通过泵力输送的纵向循环搅拌、搅 拌叶轮的横向搅拌和罐壁竖直肋片的侧边搅拌,对预混原料进行均勻化处理;然后对该预 混原料进行成分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作成分的精准调整后,遂制备成为成份精准,粒度一 致的预混原料。2.根据权利要求1的筒磨制料设备,包括地 坑式混料机,筒磨机,储料槽,大容量精控罐和泵,该地坑式混料机、筒磨机、储料槽、大容量 精控罐之间经管道连通,料浆由泵力输送,其特征是大容量精控罐备有料浆纵向循环管道, 搅拌叶轮,罐壁设有竖直肋片。3.根据权利要求1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混粗料和水混合的粗料浆在筒磨机内经过连续混合磨细,成为均勻规范的细粒 度预混原料;2)、上述均勻规范的细粒度预混原料,在大容量精控罐中通过泵力纵向循环搅拌、搅拌 叶轮横向搅拌和罐壁竖直肋片的侧边搅拌,对细粒度预混原料进行均勻化处理;3)、对经上述步骤2均勻化处理的预混原料进行成分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成分进 行精准调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制造业原料生产领域,首先将预混粗料和水混合的粗料浆送入筒磨机,在筒磨机内通过进行连续混合研磨成为均匀规范细粒度的预混原料,再送入大容量精控罐通过泵力输送的纵向循环搅拌、搅拌叶轮的横向搅拌和罐壁竖直肋片的侧边搅拌,对预混原料进行均匀化处理;然后进行成分检测并作精准调整,制备成为成份精准、粒度一致的永磁铁氧体预烧料之预混原料,本方法连续生产,脱摆了传统球磨机间歇粗放的生产方式,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改善了作业环境,确保了预混原料浆产品的粒度和成分的高度一致和精准,为提高下游磁性产品的品级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文档编号C04B35/26GK102070331SQ20091027284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杨宗维 申请人:武汉景宏工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永磁铁氧体预烧料之预混原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预混粗料和水混合的粗料浆,采用隔膜泵送入筒磨机,该粗料浆在筒磨机内通过钢球的连续混合研磨,成为均匀规范细粒度的预混原料,再将其送入大容量精控罐中,并在该罐中通过泵力输送的纵向循环搅拌、搅拌叶轮的横向搅拌和罐壁竖直肋片的侧边搅拌,对预混原料进行均匀化处理;然后对该预混原料进行成分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作成分的精准调整后,遂制备成为成份精准,粒度一致的预混原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景宏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