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循环海水对虾池塘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309050 阅读:3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系对虾养殖技术,一种封闭循环海水对虾池塘养殖系统,依次包括①养殖塘为方形或圆形,单塘面积0.4-0.6m2,由2-3个虾塘组成,塘深2-2.2m,水深1.6-1.8m;②竖流沉淀塘为圆形或方形切圆角池型,周边内壁(2)向上倾斜,上边缘设置环形出水槽(1),出水管(8),中心底部设置集泥坑(5),由排泥管(4)接至池外,集泥坑(5)上方设中心管(3)由支架(6)支撑固定在沉淀塘中心底部位置,中心管(3)下部设有反射板(7),从池外接入的进水管(10)伸入中心管(3)下部;沉淀塘深2.5-3m,水深2-2.5m;③贝藻综合处理塘水深1.6-1.8m,塘中吊养滤食贝类和藻类;④人工红树林湿地的水力停留12-24h。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使对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全面有效去除,构造简单,去除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有利于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对虾养殖领域,具体是涉及用封闭循环海水对虾池塘养殖的一种系统配置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华南沿海集约化对虾养殖业迅速发展,池塘养殖面积维持在较高水 平。对虾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颗粒悬浮物、水生浮游性动植物和氮磷等溶解 性营养盐,以及养虾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难降解的抗生素、中草药等复杂有机物和重金属 消毒剂的残留物等。由于目前多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养虾废水几乎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 周边海域,大大超过海域的自净能力,加速了周边海域的的富营养化严重时甚至引发赤潮。 这种养殖模式已经制约了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多位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构建了不同的养殖模式以降低 对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其中主要的模式一是采用混养模式,将对虾与其他食性和 生态位互补的两种或多种养殖生物以一定比例放养在同一池塘中,如毛玉泽、王吉桥等构 建虾藻混养模式,在虾塘中养殖江蓠、石莼等大型藻类来吸收水中N、P等溶解盐;周毅、王 俊等构建了虾贝混养模式,利用牡蛎、扇贝等贝类的滤食作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微藻和细 菌;冯翠梅、田相利等构建了虾、贝、藻混养的养殖模式;彭友桂、黄凤莲等构建红树林-对 虾一种种植-养殖耦合系统。该模式使得养殖水体中各种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都能较为充 分的利用,提高了虾池中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二是对虾采用单养模式,对养殖过程中产生 的废水通过构建简单的沉淀处理塘进行沉淀处理后排放,排放废水从沉淀塘一端进入,经 较长时间沉淀后从另一端排出入海。三是对虾采用单养模式,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 行综合处理,如申玉春,叶富良等构建了一种虾-鱼-贝-藻多元养殖及水质生物调控系 统,将虾塘排放废水依次经鱼、贝、藻类净化吸收后再次进入虾塘,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以上 研究均取得一定成果,为我国对虾养殖系统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现有的混养模式,将两种或多种生物混养在同一水体中,会带来养殖生物在生存 空间和溶解氧上的直接竞争;贝类和鱼类的排泄物还会增加水中的氨氮和悬浮物浓度等, 以及带来各种疾病预防的困难;塘中各种生物混杂在一起,导致各生物收获时带来不便等 问题;混养模式在虾池换水时,仍会有大量沉积在池底的污染物排出,而无法得到有效处 理,排放废水仍对环境带来一定污染。对虾采用单养模式,将排放废水进行塘外处理,仅采 用沉淀处理,无法去除废水中的难以沉淀的悬浮物、微藻和溶解性氮磷等营养盐等物质且 存在且沉淀塘占地面积大,效率低等问题;如采用虾-鱼-贝-藻等养殖模式,将贝藻处理 分离,会导致处理区占地面积过大,导致经济效益较高的对虾养殖区面积较小,进而影响了 养殖的经济效益。此外,以上养殖模式无法去除水中残留的各种难降解的抗生素、中草药等 复杂有机物和重金属消毒剂的残留物等。现有对虾养殖模式存在着如下困难需要解决采用混养模式导致对虾养殖过程中 管理困难,且无法避免虾塘换水或收虾时,排放废水中含有的高浓度污染物无法去除的问题。沉淀塘池型构造简单,对水中悬浮物去除效率低且占地面积大等问题。虾塘排放废水 处理组合设施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排放废水中所含氮磷等营养盐和水本身无 法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排放废水中的所含养虾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难降解的抗生素、中草 药等复杂有机物和重金属消毒剂的残留物等无法有效去除问题。总之,对虾养殖排放废水的处理是系统构建的关键,既要合理高效,又要建设和运 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符合我国的国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拟提供海水对虾池塘养殖的一种系统配置结构,能克服上述缺点,达到全 面有效去除排放废水中高浓度污染物,沉淀塘池型构造简单,对水中悬浮物去除效率高,占 地面积小,实现废水中氮磷等营养盐的资源化利用和水的循环利用,使对虾池塘养殖业保 持环保可持续发展,并且有利于节能减排。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封闭循环海水对虾池塘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系统依次包括对虾 养殖塘、竖流沉淀塘、贝藻综合处理塘和人工红树林湿地;所述养殖塘为方形或圆形池型,单塘面积0. 4-0. 6m2,由2_3个虾塘组成,塘深 2-2. 2m,塘中水深 1. 6-1. 8m ;所述竖流沉淀塘为圆形或方形切圆角池型,周边内壁2向上倾斜,上边缘设置环 形出水槽,出水管,中心底部设置下凹集泥坑,由排泥管接至池外,集泥坑上方设中心管由 支架支撑固定在沉淀塘中心底部位置,中心管下部设有反射板,从池外接入的进水管伸入 中心管下部;沉淀塘深2. 5-; ,水深2-2. 5m ;所述贝藻综合处理塘的水深1. 6-1. 8m,塘中吊养滤食贝类和藻类;所述人工红树林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_24h。进一步,所述沉淀塘内壁及环形出水槽为混凝土结构,池底为塑胶膜。进一步,所述人工红树林湿地种植树种为海桑或桐花树,种植密度为1-2棵/m2。进一步,设置配备消毒设施和增氧机的预处理塘,为养殖系统提供进水、用水。采用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由对虾养殖塘-竖流沉淀塘-贝藻综合处理塘-人 工红树林湿地组成的养殖系统,该封闭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由对虾养殖塘、竖流沉淀塘、贝 藻综合处理塘、人工红树林湿地、预处理塘以及进排水系统等组成。对虾养殖塘排放的废水 中经过竖流沉淀塘沉淀、贝藻协同净化、人工红树林湿地深度净化处理之后,水中的污染物 得以有效去除,重新提升回流至对虾养殖塘中,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在此过程中,将原本对 环境产生污染的悬浮物和氮磷等营养盐重新被贝藻和人工红树林湿地等利用,并可通过贝 藻和红树的收获产生经济价值,变废为宝;废水中含有的抗生素和重金属离子也在沉淀作 用和人工红树林湿地的吸收降解作用下得以去除,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另外,对沉淀池和 贝藻塘中沉淀的底泥定期回收,晒干后可作为种植作物肥料。该养殖模式具有环保、高效且 易于推广的特点,非常适合我国华南亚热带、热带沿海地区对虾养殖。有利于促进海水池塘 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虾养殖初期所需用水从自然海域取得,经预处理塘沉淀、杀毒、曝气处理后进入 本系统中的对虾养殖塘、竖流沉淀塘、贝藻综合处理塘、人工红树林湿地等,采用一次注满 的形式。对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悬浮颗粒物、微藻、氮磷等营养盐以及残余的抗生素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随着虾塘换水从虾塘中央的出水管路排出。1.排放废水首先进入竖流 沉淀塘,通过沉淀去除水中较易沉淀的悬浮颗粒物以及部分氮磷等营养盐。2.经过竖流沉 淀塘净化的废水进入贝藻塘,通过贝类的滤食作用去除水中不宜沉淀的悬浮颗粒物和微藻 等;通过大型藻类的吸收作用去除水中的溶解的氮磷等营养盐。3.经过贝藻塘处理后的废 水进入人工红树林湿地,通过人工红树林湿地错综复杂的根系所构建的基质-微生物-植 物复合系统的来有效降解水中的抗生素并促进重金属离子的沉淀。4.经过以上系统净化的 废水,水中的污染物得以全面有效的去除,经泵提升后,通过进水渠进入预处理塘,在此经 沉淀、消毒、增氧后,进入对虾养殖塘,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除了在养殖期间,需要补充因 蒸发或渗漏造成流失的水分外,不需外界补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目前海水对虾池塘养殖在我国华南沿海水产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若采用本专利 技术,可实现对虾用水的封闭循环利用,可极大减少以往养殖排放废水对海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封闭循环海水对虾池塘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系统依次包括养殖塘、竖流沉淀塘、贝藻综合处理塘和人工红树林湿地;所述养殖塘为方形或圆形池型,单塘面积0.4-0.6m↑[2],由2-3个虾塘组成,塘深2-2.2m,塘中水深1.6-1.8m;所述竖流沉淀塘为圆形或方形切圆角池型,周边内壁(2)向上倾斜,上边缘设置环形出水槽(1),出水管(8),中心底部设置下凹集泥坑(5),由排泥管(4)接至池外,集泥坑(5)上方设中心管(3)由支架(6)支撑固定在沉淀塘中心底部位置,中心管(3)下部设有反射板(7),从池外接入的进水管(10)伸入中心管(3)下部;沉淀塘深2.5-3m,水深2-2.5m;所述贝藻综合处理塘的水深1.6-1.8m,塘中吊养滤食贝类和藻类;所述人工红树林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24h。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果锋刘晃吴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