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08354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置,用于解决目前不同机柜不同线缆的防水装置重复设计、通用化程度低、配置不灵活等缺陷。该防水装置包括过线模块、固定装置和框架,拼装时先将过线模块放入框架内部,然后将出线线缆扣合,再依次放入弹性模块和压紧模块。接着将螺钉置入压紧模块的孔洞旋拧,螺钉就会逐渐向框架的底面运动,从而驱动压紧模块向框架的底面运动,压紧模块通过其斜楔面为弹性模块传送斜向下的驱动力,推动弹性模块向两侧压紧,进而推动过线模块紧紧压合出线线缆,使其达到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线缆防水装置通用化程度低、配置不灵活的缺陷。(*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通信及其相关领域中,户外或者其他特殊场合使用的通信设备机柜对防水有着 很高的要求。其中,线缆引出机柜时的防水处理是难点,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现有技术 中,线缆引出机柜时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防水a)、每根线缆采用一个独立的防水结构来满 足防水要求,20062004(^63. 6号专利就是基于这种思想。该方式的缺陷是当机柜出线线缆 数量很大时,会导致防水结构增多,造成成本高、占用空间大、不利于安装等缺陷。b)、每个 机柜采用一种防水模块来满足防水要求,不同机柜采用不同的防水模块。该方式的缺陷是 不同机柜需要设计不同的模块,导致设计重复、资源浪费、模块通用程度低、使用受限制等 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 置,以解决目前不同机柜不同线缆的防水装置重复设计、通用化程度低、配置不灵活等缺 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 水装置,包括过线模块、固定装置和框架,其中,过线模块由两个相同的挖有半圆形凹槽的长方体模块对合而成,对合之后两个半 圆形凹槽形成完整的圆形过线孔;固定装置包括压紧模块、弹性模块和螺钉,压紧模块为斜楔结构,上下表面贯穿开 有安装螺钉的孔洞,弹性模块与过线模块等高,其一个侧面包含斜切面,与压紧模块的斜楔 面贴合;框架为底面具有法兰边的长方体中空结构,容纳过线模块和压紧模块,其前后左 右四面封闭,上下两面开放并具有四周向内包围的凸边,下表面设有与固定装置螺钉配合 的螺纹结构。在本技术所述的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置中,过线模块具有至少一 个圆形过线孔。在本技术所述的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置中,同一过线模块的圆形 过线孔直径相同,不同过线模块的圆形过线孔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技术所述的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置中,框架上下表面的凸边 内侧垫有密封垫。在本技术所述的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置中,框架下表面的螺纹结 构为不通孔螺纹。本技术所述的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只需一次设计便可重复利用,模块化和通用化程度高,配置灵活,可同时适用于不同机柜不同直径 线缆的防水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线缆穿过过线模块的示意图;图2方本技术防水装置各模块拼装后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防水装置各模块拼装后的另一种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防水装置各模块拼装后的正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基本思想是为不同机柜不同直径的线缆设计不同孔径的过线模块, 其中过线孔的直径比线缆的直径略小,以保证过线模块受到固定装置的压力时紧紧压合出 线线缆,达到密封效果;固定装置利用斜楔原理进行力的传递,其通过螺钉驱动斜楔形压紧 模块向下运动,进而驱动弹性模块向两侧运动,将过线模块紧紧压合在四周封闭的框架内, 达到防水的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2为本技术防水装置各模块拼装后的立体结构图,如图2所述,该防水装置 包含三个模块过线模块1、固定装置2和框架3。其中,过线模块1由两个相同的挖有半圆 形凹槽的长方体模块对合而成,对合之后两个半圆形凹槽形成完整的圆形过线孔101,该圆 形过线孔直径比出线线缆直径略小,以保证过线模块1受到固定装置2的压力时紧紧压合 线缆,达到防水要求;固定装置2包括螺钉201、弹性模块202和压紧模块203,其中,压紧模 块203为斜楔结构,上下表面贯穿开有安装螺钉201的孔洞,弹性模块202与过线模块1等 高,其一个侧面包含斜切面,与压紧模块203的斜楔面贴合,另一侧面为竖切面,与过线模 块1的侧面贴合;框架3为具有法兰边301的长方体中空结构,其前后左右四面封闭,上下 两面开放并具有四周向内包围的凸边302,上表面另设有过线模块1的进出口,下表面另设 有与螺钉201配合的螺纹结构。图4为本技术防水装置各模块拼装后的正面剖视图,如图4所示,拼装时首先 将过线模块1经框架3上的进出口放入到框架内部,然后将出线线缆扣合,接着依次放入弹 性模块202和压紧模块203,此时弹性模块202的斜切面与压紧模块203的斜楔面贴合,弹 性模块202的竖切面与过线模块1的侧面贴合。在过线模块1和固定装置2全部置入并充 满框架3之后,将螺钉201置入压紧模块2的孔洞旋拧,螺钉201就会逐渐垂直向框架3的 底面运动,从而驱动压紧模块203向框架3的底面运动,压紧模块203通过其斜楔面为弹性 模块202传送斜向下的驱动力,推动弹性模块202向两侧移动,进而推动过线模块1紧紧压 合出线线缆,使其达到防水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置,包括过线模块、固定装置和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模块由两个相同的挖有半圆形凹槽的长方体模块对合而成,对合之后两个半 圆形凹槽形成完整的圆形过线孔;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压紧模块、弹性模块和螺钉,其中,所述压紧模块为斜楔结构,上下 表面贯穿开有安装所述螺钉的孔洞,所述弹性模块与所述过线模块等高,其一个侧面包含 斜切面,与所述压紧模块的斜楔面贴合;所述框架为底面具有法兰边的长方体中空结构,容纳所述过线模块和所述压紧模块, 其前后左右四面封闭,上下两面开放并具有四周向内包围的凸边,下表面设有与所述螺钉 配合的螺纹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 模块具有至少一个圆形过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过线 模块的圆形过线孔直径相同,不同过线模块的圆形过线孔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 上下表面的凸边内侧垫有密封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 下表面的螺纹结构为不通孔螺纹。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置,用于解决目前不同机柜不同线缆的防水装置重复设计、通用化程度低、配置不灵活等缺陷。该防水装置包括过线模块、固定装置和框架,拼装时先将过线模块放入框架内部,然后将出线线缆扣合,再依次放入弹性模块和压紧模块。接着将螺钉置入压紧模块的孔洞旋拧,螺钉就会逐渐向框架的底面运动,从而驱动压紧模块向框架的底面运动,压紧模块通过其斜楔面为弹性模块传送斜向下的驱动力,推动弹性模块向两侧压紧,进而推动过线模块紧紧压合出线线缆,使其达到密封效果。本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线缆防水装置通用化程度低、配置不灵活的缺陷。文档编号F16L5/02GK201827524SQ201020558580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1日专利技术者明卫军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设备线缆引出机柜的防水装置,包括过线模块、固定装置和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模块由两个相同的挖有半圆形凹槽的长方体模块对合而成,对合之后两个半圆形凹槽形成完整的圆形过线孔;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压紧模块、弹性模块和螺钉,其中,所述压紧模块为斜楔结构,上下表面贯穿开有安装所述螺钉的孔洞,所述弹性模块与所述过线模块等高,其一个侧面包含斜切面,与所述压紧模块的斜楔面贴合;所述框架为底面具有法兰边的长方体中空结构,容纳所述过线模块和所述压紧模块,其前后左右四面封闭,上下两面开放并具有四周向内包围的凸边,下表面设有与所述螺钉配合的螺纹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卫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